分享更多
字体:

“教育经费4%”渐行渐近令人期待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2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本报记者万润龙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两会做政府工作报告。他在介绍2012年主要任务时表示,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

  连日来,这个4%激起强烈反响。记者却心存疑虑:温总理说今年要“确保实现”这4%的目标,今年能够实现吗?

  据记者所知,世界各国对教育的投入平均占GDP的比例为4.9%。我国国务院1993年就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到2000年应达到4%的目标。我国的《教育法》也规定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不得低于4%。然而,这个4%的比例在提了近20年之后,至今依然未达目标。我国的教育经费支出不仅大大低于美国、德国等欧美国家,即便与亚洲的韩国、印度相比,也大大逊色。

  为了促使这4%能够实现,有识之士几乎从未停止过呼吁。2007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原北航校长沈士团呼吁:“为确保2010年实现教育经费达到4%,应该把这个目标明确写入国务院有关部门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的文件中。”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纪宝成披露,当年我国GDP和财政收入都创历史最好成绩,但教育财政经费投入竟然下降了8%,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差的一年。

  教育投入的不足,导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义务教育”不“义务”,上学难、上学贵,贫困儿童失学,校舍不达标……由此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足,逼着校长在收费上动脑筋;教师的待遇不高,致使他们业余兼职赚钱;学校教学设施不足,导致教育质量问题……

  最糟糕的是教育经费的不足导致的儿童失学。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张保庆曾经披露: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各类学校的2.4亿在校生中,约有五分之一的学生在求学道路上遇到经济困难。而据全国妇女活动中心曾经发布的一项调查披露,全国有流动儿童近2000万,他们的求学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国际著名数学家、菲尔茨奖获得者丘成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对中国的教育现状提出过严厉批评。他表示,一些天赋很好的学生,就因为家庭困难而被重点学校拒之门外,从而失去了与富裕家庭子女平等竞争的机会。这种“起跑线上的不公平”是社会的悲哀。

  教育投入的不足,也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地方政府“重形象、轻教育”是重要原因之一。加上我国对“教育投入不足”缺乏监督机制和问责机制,教育投多投少与政绩无关,致使教育投入迟迟不能达到4%。

  好在这次温总理终于设定了教育投入达到4%的期限,而这期限的到来也不足10个月的时间。希望这次总理的承诺能够兑现,投给教育的4%能够“确保”。当然,教育投入的增加必须以教育公平和以人为本为前提,因为这4%依然是穷国办教育的比例,还不能有太多的锦上添花,而需要多些雪中送炭。

  希望明年的全国两会能够传来好消息:教育投入的4%已经达标,教育的历史旧账不再叠加,“让所有贫困家庭的子女都能上学,真正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温总理提出的“穷人的教育学”真正实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