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GDP“弃八"的潜台词(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2 07:3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GDP“弃八"的潜台词(图)

  “中国政府主动调低经济增长目标,目的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确保经济可持续增长;是顺应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现实选择;可以增强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弹性;并不一定意味着中国经济‘硬着陆’”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为7.5%。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国政府首次将经济增长预期设定在8%以下。中国政府放弃“保八”,令全球经济震荡,股票市场下挫,并引发国内外广泛议论:有赞誉,也有批评;有担心,也有希望。

  毋庸置疑,中国政府主动调低增长目标,目的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确保经济可持续增长。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34年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高达9.9%;经济总量已于2010年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4000美元。同时,中国经济矛盾重重。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倾向于重速度,轻质量;重生产,轻消费;重效率,轻公平;重增长,轻结构。中国经济也越来越为这种倾向所钳制。这种粗放型增长模式酿成的后果是环境高污染、能源高依赖、物价高增长、生活低质量,极大地制约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持久力。2012年,主动“踩刹车”可以为中国经济转型、结构调整腾出空间,从而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留有余地。

  其次,中国政府主动调低增长目标,是顺应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现实选择。从内部看,受紧缩的货币政策、严厉的房地产政策和严格的信贷规模管控措施的影响,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逐季度下滑,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大,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令人担忧,通货膨胀压力仍然较大。从外部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尚无解决良方,美欧日等经济体迟迟不见复苏,中国净出口差额持续负增长,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负,预计2012年中国净出口将出现自1993年以来的首次年度逆差。这种严峻的形势迫使当局调低增长预期,变被动为主动,变攻势为守势,以避免盲目追求过快增长而埋下隐患,给经济造成伤害,或者避免未能实现增长预期而打击经济主体的信心。

  第三,中国政府主动调低增长目标,可以增强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弹性。曾经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潜在增长率为8%,一旦低于8%,中国将因为失业问题而出现社会动荡。为此,多年来,中国经济的主要目标在于促进经济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目标被设定在8%以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往往需要采取强有力的刺激政策。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为了保增长,中国政策采取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极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尽管经济增长的目标保住了,却产生了通货膨胀问题。这几年来,中国政府一方面要确保经济高增长,另一方面又要维持物价相对稳定,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经济内在规律,决定了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越来越刚性,可选择的政策措施捉襟见肘。因此,主动调低增长目标,可以舒缓日益刚性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但是,能够做出这种大胆的调整,是需要勇气的。

  中国政府主动调低增长目标,并不一定意味着中国经济“硬着陆”。一些观点认为:中国“人口红利”将很快消失;中国将步入“中等收入陷阱”;未来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维持在7%左右,就是平稳增长。然而,至今还没有找到充分的证据证明,中国“人口红利”会很快消失,中国一定会步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平稳增长一定为7%左右。实践经验表明,改革开放30年,中国借助国外资本,结合国内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不但促进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而且积累了雄厚的国内资本。未来30年,凭借雄厚的国内资本和仍然廉价而丰富的国内劳动力,加上逐步提升的技术,中国经济增长仍然有希望保持8%的年平均增长率。但是,这需要一个前提条件: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化,以适应经济体制变革的步伐。

  (作者系清华大学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责任编辑:彭金美)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