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类债券占比不足20% 服务实体经济债市应加大创新力度 访建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谷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3 07:51 来源: 金融时报高国华
记者高国华当前债市总规模达贷款余额的42%
记者:债券市场在整个金融市场领域中承担着什么样的功能?从过去几年的发展看,债券市场发展的质量如何?
谷裕:债券市场是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子市场之一,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我国债券市场而言,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尤为重要。一是扩大社会投融资渠道。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深入,社会投融资需求呈现快速多元化,相应需要不断扩大和丰富投融资渠道,而债券市场无疑在满足投融资需求、提高投融资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是分散投融资风险。在我国,银行信贷作为社会投融资的主渠道,在发挥资金融通功能的同时,也使得风险高度集中在银行业。债券市场无疑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散风险机制,在化解投融资风险过度集中的矛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提高宏观调控效率。我国的债券市场还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着力点。一方面,债券市场的发展保证人民银行能有效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丰富了货币政策工具;另一方面,债券市场通过市场化的价格机制调控社会融资,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容量迅速扩大,过去五年我国债券市场托管量从12.3万亿元增加至21.4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目前债券市场的规模已达到贷款余额的42%。与此同时,债券品种日益丰富,特别是与实体经济关系密切的企业类债券占比迅速上升。企业类债券托管量从2007年底的7600亿元增长至2011年底的41700亿元。
债券市场制度建设方面推出了Shibor利率体系,成立了自律性行业组织,推出了自主产权的衍生产品主协议,建立了集中清算制度,加强了衍生产品的统计监管,完善了估值体系等一系列创新措施,发行体由财政部、人民银行、政策性银行扩展到商业银行、工商企业、国际性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资产池,其中工商企业还从大中型国有企业扩展到资信较低的中小民营企业。投资者也从传统的银行类金融机构、保险公司扩展到基金、券商、财务公司、理财产品等多种类型的机构投资者。
先试点、后推广原则保证创新稳步推进
记者:债券市场近年来取得了较大发展,您认为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取得的经验有哪些?
谷裕:总结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经验,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坚定市场化的发展方向。我国债券市场真正的大发展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建立之后。人民银行和交易商协会在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过程中始终注意尊重市场规律,坚持市场化的发展方向。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的主体。可以说,市场化的取向是我国债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二是顶层设计,科学规划。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金融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后发优势。人民银行等监管部门和交易商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通过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为我们市场的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稳步推进金融创新。金融创新虽然效率巨大,但创新本身也是一个高风险的事情。我国债券市场在创新方面一直以来遵循着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从而保证了创新能够稳步推进,成效显著。四是充分发挥市场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市场的主角是市场的参与者,具体到债券市场就是债券的买方和卖方,只有市场参与主体的积极性高了,市场才能保证活性,市场才能健康发展,这一条也是我国债券市场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培育中低评级信用债合格投资者
记者:这几年公司债虽然发展很快,但比重仍然有待提高,这方面需要做哪些基础性工作?如何进一步扩大债券市场的规模,更好地发挥债券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功能?
谷裕:目前我国债券市场中的企业类债券占比不到20%,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首先,加快相关制度环境的改善。长期以来,我国在投融资领域依赖间接融资,形成了相应的思想观念和制度环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旧有的环境因素已经对债券市场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制约。比如现在对一些简单的衍生产品创新还有不同意见,诸如国债期货之类的产品仍未能推出,还有现在部分债券的发行还是采用审批制等等。类似这样的状况都需要尽快改善。其次,培育信用债特别是中低评级信用债的合格投资者。与不断提高的融资需求相比,目前我国企业类债券市场上有能力、有意愿的信用债投资者规模偏低。这其中有信用债投资对投资者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要求较高的客观原因,但中低评级信用债在扣除信用风险补偿后的回报往往要好于高评级债,因此需要加快对合格投资者的培育。再次,发挥金融中介作用,做好融资企业的辅导。从卖方的角度出发,要熟悉、了解债券市场的游戏规则,要有诚信、不能作假,要明确自己的融资需求并寻求最佳的融资方案。这些都需要金融中介发挥作用。
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始终坚持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没有实体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债券市场的大发展。虽然债券市场在丰富产品品种方面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同发达市场相比仍显滞后。
近年来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充分考虑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交易商协会在这方面的工作也成效显著。从目前知道的信息看,今年将有以下举措:建立私募债券的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研究私募可转债;进一步丰富资产证券化的内涵,研究应收账款证券化问题;落实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的发行工作,为商业银行信贷支持小微企业提供激励;落实企业债券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工作,为保障房建设和房地产市场调控大局服务;为中低信用级别企业发债营造良好氛围,为中等规模企业、民营企业服务;继续扩大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市场规模,改进、提高市场效率;研究高收益债的可行性,扩大公司债市场。
防止出现信用风险传染性事件
记者:在今年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背景下,投资者应关注哪些可能的风险点?需要采取哪些方式控制风险?在处理地方融资平台问题上,债券市场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谷裕:首先要关注信用风险。在实体经济增速放缓,货币政策稳健基调未变的大环境下,要关注发行体偿债能力的变化,防止出现传染性信用风险事件。尤其是要关注债务负担过重、经营实力较弱的中低评级发行体的信用状况变化。其次要防范操作风险。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层次的丰富、结构的复杂,操作风险事件的危害变得非常严重。国外的经验表明,此类事件一旦发生极易引发连锁反应,给市场造成剧烈动荡。再次,关注理财业务对债券市场的冲击。随着金融脱媒的发展,理财业务兴起,银行的角色从投资人转变为资产管理者。形形色色的理财产品在投资风格上比传统的银行更为激进,风险偏好较高。一旦市场发生不利变动,容易引起理财产品投资风格的转变和风险偏好的大幅降低,造成市场需求断档,从而带来巨大冲击。
当前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较为突出,但总体仍处可控水平。对地方融资平台问题的处理,重点是做好化解工作,降低平台的负债率,债券市场在其中能发挥重要作用。解决地方融资平台首先要实现政企分开,提高平台资产负债的透明度,这样平台就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发行体进入债券市场,靠自身实力发债。一方面,较高的透明度有助于投资者正确评估平台的信用风险水平,其债券发行能更为顺利。另一方面,平台可以将相对成熟的项目进行资产证券化,发行资产支持债券,将其从资产负债表上剥离出去,有效降低负债水平。这样平台就能集中资源去开发那些未成熟的项目,实现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