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企业智库引领舆论新尝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3 08:05 来源: 中国企业报

  —— 《中国企业报》“实体经济五十评”主评人李锦访谈

  任东晓

  2012年伊始,作为《中国企业报》首席评论员和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的李锦,带领其团队为广大民众献上新春开年大作——“系列评论专题:五十评发展实体经济”,对实体经济展开有规模、有深度、有气势的报道,在新闻界、实业界、经济理论界、金融界刮起一阵实体经济舆论旋风,形成两会报道的新气象,引起强烈反响。

  自2012年1月10日起,《中国企业报》连续9期,20个版面,54篇评论,共计13万多字的实体经济评论,并且带动实体经济报道30万字。这次的系列报道为当下几近干涸的实体经济土地带来了一场及时雨。为中国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与舆论引领。

  有读者评论认为,“李锦团队的新闻评论是中国媒体对于实体经济的‘旗帜与灵魂’,是中国企业的主旋律,主调鲜明而声音强大。印象中,这是中国新闻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系列评论。”

  李锦就实体经济评论与中国企业智库问题接受了我们的专访。

  在新闻界、实业界、金融界

  刮起实体经济舆论旋风

   中国报业网记者(以下简称记者):打开人民网强国博客首页,映入眼帘第一位“名家”是李锦。首页页面上的四篇评论《楼市已成为实体经济的“吸血鬼”》、《终结银行暴利“七策”》、《银行暴利的“三大推手”》、《金融改革呼唤“南巡讲话”》。这些稿件点击率很高,其中楼市一篇已是7000多人点击。请问你们是从什么时间开始搞实体经济评论的?

  李锦:人民网强国博客放在首位是第十五评发展实体经济开始的。这时候两会已经快开始了。

  我们最早搞实体经济评论是去年9月份,从温州高利贷事件就开始了,上海砸楼盘、鄂尔多斯楼市现象、淘宝商城,每件事出来我们都发表经济评论。系统地搞是今年1月10日,每期发三四篇,后来成为两会期间的主要项目,与两会代表、委员的讨论相互呼应,一直发到现在。

  记者:这些评论引起社会关注,有很大反响。在上期报纸头版上,我注意到一篇吸引人眼球的文章,名为《银行家交锋学者:金融论战因何而起的文章》。说的是您与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就银行业是否高利差所持有不同观点,看来你的文章引起了中国最大银行行长的关注。

  李锦:后来新浪网出现“李锦PK杨凯生”的文章,我不知PK是什么意思,后来听说是对决的意思,没有那么严重,说实话,我当初写《银行家们正在进入高风险期——三十五评发展实体经济》时并没有想着制造什么风波,只不过从一个学者的身份,从银行方面对实体经济进行评论。现在问题演变成一场学者与银行家的思想交锋,当然这未尝是一件坏事。银行暴利已经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的话题焦点,我与杨行长的不同观点为此又添一热闹。如我在博客中说的那样,我不是搞银行的,银行方面的知识要向杨行长学习、请教。

  不过能够引起这场交锋同样说明我们的评论的效果出来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正如这篇文章所讲的那样:“我们相信,争论的最终目的都是好的,都是希望中国的实体经济发展环境能够有所改善。”我们欢迎不同的声音,如果只是我们在这里唱独角戏,台下观众毫无反应,那说明我们唱得不好,问题也没法解决。怕就怕没人理会你,不在乎你说出的话。

  记者:我们还看到新浪网有一篇文章,有一个作者叫“培元2012”的,他把你们的“50评”全部转载了,还写了一篇标题是“著名学者、评论家李锦及其发展实体经济评论团队” 的文章,文中体现了对你的仰慕与敬重之意。

  李锦:看来《中国企业报》的“实体经济50评”已经引起广泛的注意。我们这些文章一方面通过网站转载,一方面通过博客转载。前些天,见到《求是》杂志总编辑张晓林,他把这些实体经济评论复印出来交给每个编委传阅。中国国际交流中心郑新立常务副主任也要求我们把文章全部整理一套给他,认为我们的评论思想性很强,有对策研究特点。

  怎么敲定实体经济

  这一主题的?

  记者:据我所知,贵报在去年就曾对国有企业展开过系列报道,当时同样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我很想知道,贵报为何会把绣球抛向实体经济?

  李锦:那次国企报道是经过精心组织的,后来得到张德江、刘云山、张高丽与王忠禹等领导的重视。其实,这次报道是那次报道的继续。我们在那次报道中发现很多问题,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存太困难了。这次实体经济报道的主角实际上是中小企业。

  《中国企业报》作为中国唯一以企业和企业家为报道内容的全国级报纸,在这个时候就必须站出来,为企业说话,贯彻我们“问题推动,思想引领”的办报思路。让老百姓了解到最新的情况,听到最真实的声音,引导社会舆论关注实体经济,推动各个机构去帮助实体经济的发展。 这次两会报道前,我们打听,中宣部、国资委对两会报道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报道精神,于是我们便确立了“为企业说话,说自己的话”的方针。把这份酝酿已久的计划拿出来了。

  记者:翻开《中国企业报》,发现你们的实体经济报道在去年八九月份便开始了。这些报道对你们敲定实体经济大讨论方向可能有探路作用。

  李锦:哲学家培根认为,“善于在做一件事的开端时识别时机,这是一种极难得的智慧。”如果一开始你的大方向都错了,那肯定不会成功。所以说,此次选择以实体经济展开系列报道,我们做了缜密的思考,这是一个过程。

  自去年9月底温州高利贷事件爆发后,产业“空心化”问题便暴露出来,那个时候我们不少报道已经把重心转到实体经济这一主题上了。

   例如鄂尔多斯楼市崩盘的报道,便是证明。当时我们是这么写的:“对于今天的鄂尔多斯来说,房地产是否崩盘已不重要。甚至于,房市泡沫消除也不是坏事,重要的是政府将如何作为:是把巨额资金用来救市,继续看着‘鬼城’复制出现,还是拿出壮士断腕之态,把资金投到实业上来,投到科技创新上来。”这是11月份的事。从那时起,我们的思路便已经明确了。

  12月19日又发表了《央企回归主业:乔木与灌木的抉择》一文,是专讲实体经济的。

  国家主席胡锦涛11月4日在G20法国戛纳峰会上讲话时指出,“要把财政和货币政策落到实处,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部门,扩大生产”;温家宝总理在天津考察时也强调,要把更大的力量放在发展实体经济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必须做到“四个牢牢把握”,其中之一就是“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这是中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作出的战略部署。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实业精神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然而当下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过度失调,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这个时候需要一股力量来帮助它。我们在采编会上一再强调这个思想。

  紧接着,在中央召开的一系列金融工作会议上,发展实体经济都被重点提出来。在短时间内中央对于实体经济的呼吁如此紧密,这也再次坚定了我们的信念。今年两会上实体经济再度成为关注的热点,说明我们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触动这个工程启动的是11月22日,新华社发表的八评实体经济,这几篇文章发表得很仓促,多是千把字,具体问题没有讲透,似乎是把一篇文章拆开来。我知道新华社本身没有经济学家,不易形成气候。但是,他们的创意提醒了我。于是我在元月10日推出第一期,一下子推出三篇,都是我执笔写的。这相当一本书的概论,把核心问题提出来了。

  正如我在四十七评《实体经济的“两个任何”是时代的最强音》中提到的张德江副总理的那句:“任何忽视实体经济发展的思想都是错误的,任何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都应该调整。”我们看到这句话都很兴奋。到这个时候,便已经进入高潮了。

  评论起“统帅”、“灵魂”作用

   记者:你们报纸这样重视评论,是出于传统,还是现实需要,有什么背景?

  李锦:《中国企业报》在2012年周二版改为周一版,对评论力量增强是报纸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当然,对实体经济选题的确立,最终是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两种需要碰到一起来了。

  现在《中国企业报》的一大特色就是评论。重视评论在走市场的报纸中非常明显,像《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都是评论起“挂帅”、“灵魂”作用,《人民日报》、新华社也多出高水平的文章。现在大家都去搞评论,怎么样才能形成我们的评论优势?那就是比思想,比智慧,比看问题的角度。不能仅仅追求标题的刺激和华丽的词句来吸引人,此时不能指望花拳绣腿打天下,要靠思想“挂帅”,靠智慧取胜。评论写作,处在灵魂地位的是思想,是传输给读者的思想。

  我们强调,头版必须有评论,一定要在气势上做足,拿出精品评论撑起整期报纸。每篇评论要有一点新东西拿出来,一般不要重复,拿出属于自己概括发现出来的东西,而且对现实有用。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比如对银行业的评论,仅仅从标题制作时就可以看出鲜明的思想指向性。《银行暴利的三大推手》、《终结银行暴利七策》、《金融垄断与腐败是“孪生兄弟”》、《银行家们正在进入高风险期》。这是其他报纸没有用过的标题,有我们的思想与见识,还有智慧。

   记者:完成这50篇评论可不是一个小工程,从多个角度对实体经济发展进行分析,论据充足,分析深入,颇有文献价值,对新闻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请问你们是怎么一篇一篇做下来的。

  李锦:策划为王,这是我们的思维。因为实体经济系列评论是我们自己的创意,主动做的课题,我们要搞这组评论,而且要大搞,没有理论准备是做不大、走不远的。我们把功夫放在理论储备与策划上。

  从去年10月到12月,这两个半月时间我们一直在研究实体经济问题。我是天天上网,做到了对局势了然于胸。然后开始找分析问题的角度,确定从实体与虚拟经济关系入手、企业本身做强、高利贷与吴英现象、金融体制改革、小微企业与实体精神六方面展开,此外针对税收、央企、楼市我们也有相关评论穿插其中。对公司制、税制等方面的内容触及得不深,没有说出什么新话来。我们的策略是暂时啃不动的,先放一放。从外表看,感觉是满目珠玑,显得挺热闹,基本上实现了我们一再要求的每期“有热闹看,也有道道看”的目标。

  后来做出新意的,多是足球场上“临门一脚”的功夫,抓住机会便迅速组织一组。根据新出现的舆论动向,一个专题一个专题扔出来。绵延成势,终而形成现在这样的局面。

  对银行业的批判

  有什么背景?

   记者:仔细研读了你们这50篇评论,发现对银行的评论占了相当大的篇幅。为什么要搞这么多针对银行的评论?

  李锦:我们在开始设计时也没有这么多内容,只有两三篇。后来在研究时发现这里面东西很多,写着写着,便把银行作为虚拟经济的载体来写了,作为实体经济的对立面来写,分量一下子便重起来了。从新闻美学来说,对于实体经济这个主题,有了银行暴利这个“阴暗面”,便显出一凸一凹,一明一暗,一正一反,使整个报道显得深刻而有力度了。

  的确如此。银行是这次评论中涉及最多的一块。我们先后推出了《企业衰退,银行还会幸免吗?》、《揭露理财产品猎杀老百姓财富的陷阱》、《银行整治收费草案难改“霸王”本色》、《银行榨取企业利润的“风景线”》、《银行暴利的三大推手》、《终结银行暴利七策》、《银行正在成为垄断资本阶层》、《银行与企业不能变成“黄世仁”与“杨白劳”》、《金融垄断与腐败是“孪生兄弟”》、《银行家们正在进入高风险期》、《愿闻温州人收购中国银行》、《衡量金融的终极标准是实体经济》、《银行暴利无法否认》、《实体经济是银行高利润的最大受害者》15篇关于银行方面的评论,同时本报在3月9日这期报纸整整10个版——“回归实体,银行暴力之弊端”,加以报道。通过这一连串集中式的轰炸,把实体经济寸步难行与银行业暴利的水火两重天现象描述出来。

  这些文章都写得很有激情,注重选择角度,语言也尽量形象生动,颇有嚼头。我们常讲智慧含量,像《银行正在成为垄断资本阶层》中对垄断走向资本的四个环节采用三切圆的方法进行论述,智慧便显出来了;从表述来看,《银行与企业不能变成“黄世仁”与“杨白劳”》中把银行比作肚肥满肠、富得流油的黄世仁,把企业比作骨瘦如柴、穷得揭不开锅的杨白劳。这些都是作者自己的理解,容易给人留下印象。

   记者:冒昧地问您一句,如此集中地对银行进行“狂轰滥炸”,你们是不是对银行存在一些成见?

  李锦:有人觉得我们这是自身主观情绪的发泄,似乎是对银行的成见,其实不然。之所以会选择对银行进行大篇幅的评论,完全是站在企业的角度去说话,是用《中国企业报》这个为企业服务的平台,为眼下身处融资困境的中小企业打抱不平,所评多显仗义执言,不夹杂任何厌恶银行、恶意攻击银行的情感。我们是把银行作为企业的对立物来看的,是作为虚拟经济的标志物来写的,所以便显得具有感情色彩了。

   如果大家都不出来说句公道话,唯唯诺诺,不敢开口,或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静观事态变化的心态,那么企业发展的问题永远解决不了。过去曾经派记者到温州去采访,企业家们都不敢说银行坏话,怕写出来,遭受银行的报复。我们是《中国企业报》,是中国企业的报纸,我们不说,谁说呢?去年在对央企舆论“一边倒”的情况下,我们迎难而上,组织有声势的央企报道,构成独有的“新闻现象”。现在虚拟经济的虚火太旺,我们要站出来为企业说话。当然实体经济自身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实业精神缺失等问题,我们也绝不会护短,该批评的就要批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新闻评论的功能,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形成公信力。

  记者: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发生就说明我国金融体制仍存在很大问题,你们对温州报道评论很多,你们似乎是有意借这个地方在表达一种倾向。

  李锦:我们实体经济稿件半数出于温州,或与温州有关。去年以来,我们三次派记者去温州调研。当高利贷危机出现时,我们持揭露批判的态度,这种状态保持两个多月。写到后来,觉得不是这么一回事,特别是纪念邓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时,我们觉出不能再批判温州人了,温州人活得太艰难。眼下中小企业融资难,高利贷盛行,很大程度是因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存在弊端,民间金融始终不能“阳光化”。针对这一角度,我们抓住吴英案,展开了系列报道。推出了《中国金融改革呼唤“南巡讲话”》、《吴英之罪,是企业融资难所逼》、《吴英为改革祭刀,是制度之耻》、《温州模式变异的中国意义》四篇文章。20年前的邓小平“南巡讲话”核心内容是提倡放权搞活,推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而20年后的吴英案实质上反映出金融体制放权搞活与收权管死、垄断资本与民间资本冲突的两对矛盾。眼下中国必须再来一次思想解放,遵循“南巡讲话”精神,打破金融垄断体制,以金融体制改革拯救中小企业,拯救中国实体经济。此时,我们的报道便有了一种历史沧桑感,一种理论纵深感了。

  做到“有热闹看,

  也有道道看”,以智慧取胜

  记者: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细读你们的文章,新闻素材都选的很新颖,很巧妙,报社不仅有“巧妇”,也有“香米”,你们这些报道题材不仅是《中国企业报》所独有,而是任何一家报刊都可以搞的,而你们却搞得最好。

  李锦:你是讲到点子上了。我在年轻时说过,什么是优秀记者,就是任何人都可以搞的,而你搞得最好,是别人搞不出来的。对一家报社,也是如此。实际上素材不分大小、不分好坏,关键是看你怎么用,能不能用自己的思想把一份旧素材整合成大家没见过的东西。新闻写作前一定要先定位,是写动态新闻还是评述新闻,是报道新闻还是评论新闻。然后突出重点和独特之处,以“定体则有、大体则无”为总原则。我们从一开始就讲,你发现有价值的东西,那就按照你自己的意思办,不要按图索骥,一定要有突破,有创新。还有一条,是不要重复别人说过的话。

  再就是充分利用挖掘的最新素材,确定所要表达的效果。现在很多媒体的记者多是采访回来写篇报道交差。我倡导的做法是,记者写完报道再写记者手记,一篇文章中包含三个观点的,你就分三篇写,把学问做透,这样便摆脱了以前做新闻的传统枷锁,做出新意。一个专题,有一两个新观点,有一两个出彩的地方,就立起来了,就算成功了。

  “吴英案”发生后,我便安排人员从金融制度方面对该事件进行分析,刊登了《吴英之罪,是企业融资难所逼》、《吴英为改革祭刀,是制度之耻》两篇文章。这两个标题便有道道了,显出智慧的含量,另外两篇是邓小平南巡讲话与金融改革,吴英案背后的腐败。这四篇文章分别写了金融改革、法律改革、体制改革与政体改革,我们的评论每个点都形成深度,这四篇是四个点,是开了四口深井,是一个深井群。这便是我们与《21世纪报道》、《经济观察报》和《经济日报》的区别。与《21世纪报道》的区别在深,与《经济观察报》的区别在实,与《经济日报》的区别在真。

  当然还要讲究写作的智慧。《“以钱炒钱”的狂热是经济危机的表现》,这是三评发展实体经济。我们文章是这么写的,“上帝要让一个人亡,一定会首先让你疯狂”。在果戈理的戏剧《钦差大臣》里出现这句话,出自《圣经》。中国版本的表述是:“天欲其亡必令其狂”的说法。对于“‘以钱炒钱’为主的企业来说,已是其死亡的前兆了,对于国家经济来说,证明我们已经步入经济危机阶段了”,最后还有一句,“新年伊始,总把新桃换旧符。我们期盼以钱炒钱的风气会消匿下去,投资实业的爆竹声会响亮起来。”这样的表述,始终保持智慧的眼光,智者的眼光与胸怀,智慧含量是我们新闻评论所强调的。

  新闻评论讲究

  现实性、贴近性、时效性

  记者:细读你们的文章,发现一个窍门,每篇文章都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贴近现实,不仅让广大民众了解到最新的社会事件,而且寻找到这些事件与发展实体经济的联系,你们是如何做到这点的?

  李锦:新闻评论姓“新”,是对新鲜事的评论;新闻评论是评,是对新事的评说,先说事,最后写到规律。我们是周报,要打新闻评论的牌。做新闻就是要讲求时效,讲求社会引导力。如果你只是就事论事,或是罗列上一系列的理论,那谁都可以做到,没有任何阅读价值。我们能做到这点,就在于我们在台下肯做苦功,善于思考,勤于观察。

  2月14日财政部公布2011年税收数据后,我立马执笔写了《喊得是“结构性减税”做的是“结构性增税”》。我们2月28日那期的头版新闻《财政部官员“税负不重”言论引争议》,这篇文章是记者在微博(http://weibo.com)上看到的,马上写,新闻的时效性就立马体现出来了。

  我们的评论不仅围绕国内事件,还有一些是针对国外的事件经验做出的评论。小的如每篇评论中涉及的相关国外经验,大的如我们刊登的《美国是如何把日本导入泡沫经济的?》,《面对德国的实体文化我们感到羞愧》等文章。这些都是具有很强说服力的。

  记者:李老师,我发现你们的评论中有几篇分量很重的评论,尤其是您每期在一版刊登的文章,像《中国金融改革呼唤“南巡讲话”》、《喊的是“结构性减税”做的是“结构性增税”》,都以全球眼光、历史视野、政治敏感与规律为四大特色,给人印象非常深刻。

  李锦:这几篇新闻评论,每篇都回答一个大规律,比较有分量。

  记者:在元月十五日,你们推出四篇银行方面的文章,一个系列,是在什么背景下思考的。

  李锦:没有什么背景。那天晚上,丢下饭碗便打开电脑,猛然间发现一条新闻:去年银行业利润超过烟草行业。打开一看,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陈永杰的谈话。此时已是八点钟了,我马上安排实习的学生写一篇,我自己动手写三篇,一口气写到天亮。以《企业衰退,银行还会幸存吗?》写银企关系,以《银行业榨取理论的“风景线”》写情况,以《银行暴利的三大推手》写原因,以《终结银行暴利七策》写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算是完成一个系统工程,一夜写出四篇,12000字。本来电脑上只是一句话,一点标题,一点火星,被我们接过来燃烧成熊熊大火。我们评论的目的是从信息中挖掘,形成智慧,形成规律。

  智库讲究思想性、

  智慧性与引领性

  记者:以上老师对新闻评论的看法,使我深得其中奥妙。我还注意到老师多次提到智库。布鲁金斯能够成为一个顶级智库,关键在于它一直坚守三个核心价值:质量、独立性和影响力。这三个价值整合在一起,界定了他们与众不同的特点,也奠定了他们成为全球领先智库的声誉。你们智库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李锦:我们有中国企业研究院,这便是中国企业智库。我们的稿件,也有三条标准,这便是思想性、智慧性与引领性。

  记者:您提到思想性是三个重要的核心价值之一。思想性在一个智库的研究工作和成功历程中有重要的作用?

  李锦:任何一个智库的声誉,都和他的思想性密切相关,这包括研究机构本身的思想独立性和学者的思想独立性。思想独立性包含了几个方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思想的独立。我们是把新闻评论为项目完成的,我们的文章以开放的思维来研究项目,并通过对事实的客观分析获得结论,传播出去的不是信息,而是思想。布鲁金斯这个平台不能用来为某一个党派的目标服务。我们的智库也不是为一个企业或一个单位服务的,而是为企业服务,为这个国家服务的。

  思想独立性也意味着我们的研究不受资助方的影响,我们的研究不会因为过度依赖于几个较大的资助方而被它们的利益所影响,也不是为了谋取商业回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既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这便是我们的智库方向。这样说有点理想化色彩,我们的文章是不赚钱,不媚众的。

  记者:有不少人评价你们的系列评论专题总是在提出对策,类似智囊所扮演的角色。您怎么看待这种评价?

  李锦:我们的评论,是追求“思想引领”风格的。因此,我们没有专门的批评报道,平时尽量减少单纯地表扬或批评,帮助国家解决企业难题,在社会上呼吁回归实体潮流,是我们此次评论系列的出发点。提倡以客观的态度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善,是我们的初衷;建设性,是我们的特色;帮忙解决问题,是我们的做法。个别媒体总是追住一个事件穷追猛打,喜欢揭开伤疤,血淋淋的,我们不喜欢这样去做,我们不喜欢用“骂”的方法去评论。虽然我们在文章开头及中间部分会对事件进行描述,包括对银行的那些评论,但是我们好多文章的结尾总是尽量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期望中国企业有个美好明天和未来,这是我们的基本态度。

  记者:思想独立的智库如何有引领性,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智库的最终目标是不是要产生影响力?

  李锦:如果说思想性是我们和企业的研究或游说团体之间的区别,那么从报纸改版以来对引领力的重视则是把我们和大学或者其他学术研究机构区别开来的关键。

  引领性至少有三种形式:引领舆论,引领讨论,引领政策。每一个形式都面向不同的听众,并使用不同的方法来传递信息。引领舆论可能是介绍一个新的观点以使公众接受新的觉悟,或者使公众对一些原本受到忽视的问题产生足够的重视。我们通过与各种政治机构、企业界、非盈利组织、主流媒体、研究者和学术界的沟通来实现这一过程。我们对发展实体经济评论,目前主要是通过网络与博客来形成影响力的。譬如人民网、理论网博客都把我列为名家之首,便使得我的实体经济评论得以传播,这也是引领性的体现。

  志在国家的智囊

  企业的思想库

  记者:李老师,我也经常关注您在新浪网及人民网的博客,发现您的评论在网上受到大家的高度关注。有位新浪网友说:“你们不愧是国家的智囊,发现思想,引领社会。”更有一个博名为“培元2012”的博友在其个人博客上对你们的50评全部转载。

  李锦:坦诚得说,我们的发展与读者、网友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这次实体经济系列评论带来的效果与网站传播有极大关系。各大网站如新浪网、金融界、人民网、网易、腾讯、凤凰网等对我们的评论都做了转载,有些是系列转载,这就把我们企业报——评论版块推向社会了。

  记者:你有两句话,令人注意。这便是做中国企业第一新闻发言人,做中国企业第一智库。这次实体经济评论能体现吗?

  李锦:因为我们有《中国企业报》这个平台,这便是品牌,具有天然的优越性。我们做中国企业第一新闻发言人,我们是做新闻的,企业界所有的新闻,我们都要有自己的声音,当仁不让,用评论发言,便是一种办法;做中国企业第一智库,是因为目前中国没有专业的形成影响的企业研究所,我们有这个条件组建这个智库,新闻评论及背后支撑的中国企业研究院,便是实现中国企业智库目标的平台。

  智库,也称“思想库”,即智囊机构、智囊团,是指由专家组成的多学科的,为决策者在处理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机构。按照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库——兰德公司的创始人弗兰克·科尔博莫的定义,智库就是一个“思想工厂”,一个没有学生的大学,一个有着明确目标和坚定追求,却同时无拘无束、异想天开的“头脑风暴”中心,一个敢于超越一切现有智慧、敢于挑战和蔑视现有权威的“战略思想中心”。我们对实体经济评论,具备其中一些特色。在中国目前的企业研究部门,能够对实体经济研究到这么大规模,这么深层次,这么大影响的,还没有。去年年底我们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中国企业十大新闻发布、中国企业高层论坛,便是中国企业智库的一次成功实践。这次实体经济评论便是中国企业智库的又一次试尝。

  智库首先是研究机构,有研究能力,但它们不是只专注于理论探究的学院。相反,它们的活动以观念、理念为指导,以专业的学术研究为基础,针对现实提出自己认为合理可行的立法设想与政策方案,旨在对社会施加影响。至于施加影响的途径,则主要是向民众传播理念;通过公共媒体,影响民众和立法者、决策者。

   记者:李老师,您一直强调思想性,此次的实体评论不仅是对政府号召的响应,也的确在社会上引起关注实体、回归实业之风,给人的感觉是当下的《中国企业报》如同企业的“智囊团”、“思想库”一样,是每个企业发展道路上必备的思想支持力量,您是否认为这是你们的发展方向?

  李锦:不瞒你说,成为中国企业的“智囊团”、“思想库”,中国企业新闻的第一智库一直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我们不能以揭露性新闻取胜,我们追求思想含量和理论含量,争取以理性的价值站住脚。

   记者:你们这批评论有一个突出的现象,便是强调“第一次”,很多东西是第一次提出。

  李锦:我们还得以实体经济评论来说话。你想想,当前中国实体经济如此衰败,而虚拟经济如火如荼,这种有着“短腿”残疾的国民经济还能坚持多久?!虽然政府也呼吁“回归实体经济”,但是银行垄断着,税费征收着,媒体迫于压力又不敢大声尽言,疲软的企业还有什么力量去生存?我们就是在这个时候站出来,为企业讲话,为它们的发展出谋划策。你要注意到,我们的评论中创造了许多“第一个”,譬如“实体经济危机已经发生”的判断,中国企业实体时代精神体系的提出,都是第一次提出来,是我们的研究成果。

   首先就要站在一定的思想高度,否则连对话的权利也没有。对于实体经济,我们主要以评论支撑与引领,同时还以分析性报道为主打。我们注意到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性,当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危机发生时,我们派记者前去调查。记者走到哪,地方警车就跟踪到哪,当地政府更是下达命令严禁记者采访,民众只要听到有关借贷的问题都是三缄其口。可我们的记者还是冲破重围,找到线索,摸到第一手材料。为何要花大成本派记者到现场采访,我们就是要掌握企业因借不到贷款而转向高利贷的实情,从而勇敢地作出“第一次判断”。

  这次组织的实体经济系列评论只是我们的一个尝试。事实充分证明社会需要我们企业的声音,企业需要我们的智慧,我们会继续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保持我们特有的风格,努力把《中国企业报》打造成中国新闻界的第一智库,企业新闻的主要发言人。

  记者:我们看到网上对你们实体经济评论的评论,跟了很多帖子。给我影响较深的是中国企业精神的评价反响特别大。“琪花LW瑶草”评论说,“这是一属孟子、梁启超文风的大文章。非常人手笔”;“冷月”评论说,“这是一篇气势磅礴,感情炙热、知识渊博,好文章”;“团子”评论说,“从这篇文章使我们学到很多东西。李老师提出中国的企业精神,从未见什么地方写过,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我们至今也不知道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由那些字组成的。而李老师的这十六个字概括是很有功底的,这应该是哪个部门出,是总工会,还是工信部,还是国资委,还是中央政研室?他们都没有写出来,请为《中国企业报》记一大功。”我们觉得这篇文章便是一个课题,扩展开来便是一本书。

  李锦:这篇文章酝酿了一个多月,是在我的学生贺璐婷协助下完成的。我们在分析很多问题后提出:时代需要新的价值观,历史呼唤新的价值观。中国企业需要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再度熔炼,需要伟大精神的引领。终于总结归纳出“立足主业、科技创新、勤劳致富、实业报国”。这十六个字是历史的昭示,时代的结论,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

  我做了认真分析,“立足主业”是中国企业发展的根基所在,“科技创新”是中国企业的活力所在,“勤劳致富”是中国企业发展的状态所现,“实业报国”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宗旨所在。这十六个字的价值体系是国家和政党主流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既是我国当今复杂的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也是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在企业领域的汇聚。它的作用在于引领社会思潮,目的是在企业界、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显然我们的一篇评论文章便是一项研究成果。

  怎样建设团队、带领团队

  记者:李老师,您这一仗打得这么漂亮,您是否可以给大家稍微透漏一下您的团队,您是怎样带领团队的呢?

  李锦:这次战役是以《中国企业报》的内设机构中国企业研究院为支撑的。主要策划人与执笔人是我,还有三四个研究生,报社的几名记者也参加了,还有几名外援,即外面的专家教授。一个团队一定要有核心人物,有统一思想,有共同目标,形成团队凝聚力。我主要就是充当这个领军人物的角色。团队如雁阵,必须目标统一、能力互补、感情融洽。每周二在采编例会上我们要对上一期的报纸进行总结,好的方面继续发扬,不足的地方及时改进。同时对下一期的报纸方向做一个宏观提示,定好基调。

  我们鼓励记者参与评论写作,也欢迎一些有不同风格的文章,不然报纸会很难看,大家都说一样的话就没劲了。我们常跟大家讲:方向不能变,但方法可以大变,具体看法可以有差异,有差异才有生命力。

  记者:在这次实体经济的系列报道中,无论是评论版还是其他版面,不乏出现魏杰、杨帆、刘纪鹏等著名学者的名字,可见他们都对你们的工作给予支持。

  李锦:这帮学者对于我们的理论储备具有一定的支持。从去年国企报道开始,我们就已经建立了合作关系,这是我们报纸能够办出水平的一大财富,也让我们在做企业“智囊团”、“思想库”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顺畅些。

  记者:李老师,我发现您在每篇文章后都会署上“作者系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恕我寡闻,您能简要介绍下中国企业研究院吗?

  李锦:这是在尝试着打研究院这张牌。中国企业研究院是在去年我们办国企报道时,考虑到国企报道的艰巨性和企业报长期发展的需要专门设立的,主要负责对企业进行研究服务、舆情监测等。我们的办报方针是“专业、权威、引领”,必须达到一定的理论层次、思想层次,我们决心以科研为龙头,即以研究院为龙头,带动整个报纸的发展与进步。这个研究院功能分为两块,一个是研究企业,一个是研究企业新闻。队伍也分成两块,一块是社内评论员队伍,也是研究院队伍,一块是社外评论队伍,研究员队伍,包括专家教授。目前社外研究员已有20多名。社内徐旭红的国企研究、丁明豪的公司研究、江雪的企业家研究、何宁的国际财经研究、王敏的专家访谈都已形成特点。

  记者:最后,我想问一下,贵报的系列评论专题暂时告一段落,贵报下一步打算是什么?

  李锦:这次评论已经发了54篇,还要写几篇,最后是60评收尾,实体经济的文化建设还有话要说。此次的尝试更坚定了我们报纸主打评论的决心,这也是我们今年的业务工作基调,我们将择机继续推出新的系列评论专题。我们要立志把《中国企业报》打造成中国企业新闻的主要发言人,中国企业第一智库,成为广大企业的“智囊团”,这是一个长期的奋斗目标。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