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券商再融资重新开战:5家公司募资欲超200亿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4 01:08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彭洁云 赵星巍

  2012年刚刚行进至3月,上市券商新一轮再融资的发令枪又打响了。

  市场回暖后,不甘失去先发优势,上市券商们扩充净资本的雄心再度被激起。此前,东北证券的数次增发失利、长江证券再融资遇冷遭“包销”、海通证券港股IPO去年搁置等已被抛诸脑后,一场扩充净资本的战斗已打响。

  据统计,目前共有5家上市券商正处于再融资进程中,预计将合计募集资金超过200亿元,而募集资金的用途无一例外,都是扩充净资本,开展创新业务等。

  “垫底”五券商均抛出再融资计划

  3月13日,国金证券因重大事项而开始停牌。公司发布公告称,正在策划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而在此前一周,宏源证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70亿元的再融资计划终于等到了证监会的批文。“屡战屡败”的东北证券也再次于今年2月7日发布募集40亿元的增发预案。另外,借壳上市不久的国海证券(微博)也在新年伊始抛出了50亿元的增发计划。

  加之去年披露50亿元增发预案的太平洋证券正翘首等待监管层的批复。至此,上市券商中净资本排名最末的几家券商均已展开再融资行动。

  统计数据显示,在18家上市券商中,净资本超过百亿的有8家。其中,中信证券资金实力最为雄厚,为385.97亿元,海通证券紧随其后,为332.71亿元。广发证券(微博)在去年8月定向增发121亿元完成后,也跻身前三宝座。

  而排名最末的太平洋证券净资本还不到中信证券的1/10,仅为18.88亿元。另外,国海证券、国金证券和东北证券也都“囊中羞涩”,净资本分别为21.37亿元、29.4亿元和32.28亿元。即使是净资本为49.88亿元,相较前述券商稍显宽松的宏源证券也在发行预案中坦言,公司自2007年以来再未进行过融资,净资本排名已由2006年末的第三位迅速下降至2009年末的21位,且与业内排名靠前的证券公司净资本规模差距较大。

  大股东“保驾护航”

  早在2011年2月,宏源证券就已抛出70亿元的再融资计划,当时计划募集不超过5亿股,发行价格不低于15.10元/股。然而,去年低迷的市场行情,让其不得不对发行计划进行再度修正。其于2011年10月修改预案,将募集股数增至5.25亿股,发行价格也调低至13.22元/股。

  而在此过程中,大股东中国建投一直坚定地为其“保驾护航”。公告的预案显示,宏源证券的控股股东中国建投拟认购金额不少于人民币150000万元且不超过300000万元。而再融资计划被搁置四年,“屡战屡败”的东北证券也得到了大股东的支持。在今年2月最新披露的非公开发行预案中,其第一大股东吉林亚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拟出资不少于10亿元且不超过12.28亿元认购增发股份,第二大股东吉林信托也拟出资3.5亿元认购。

  而东北证券的再融资之路可谓命运多舛,一波三折,募资规模从150亿元缩到40亿元,发行价格从46.49元/股到如今的11.79元/股,其从2008年至今多次发布的预案均因各种原因而告折戟。

  中信建投分析师魏涛向记者表示,去年市场大环境不佳,令券商再融资难度增大。今年以来的市场回暖,让东北证券重新找到机会,最终是否能够成功与市场未来走势和股票价格息息相关,但此次再融资的成功率将会较高。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分析师也指出,在当前以净资本为核心的监管体系下和证券公司分类监管的行业环境下,净资本实力决定了证券公司的业务规模和竞争能力。净资本规模较大的证券公司在各类创新业务(如融资融券)的获取方面往往能捷足先登,领先一步。整个市场目前正处于回暖修复期,净资本落后的公司肯定要抓紧机会增发融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