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青花瓷与咸鸭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6 01:30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郑静

  三十年前,有人捧着个青花八棱罐去鞍山博物馆献宝。据说这件让专家瞪大眼珠子的元朝宝贝在世上仅有两件,另一件在泰国古都素可太塔基下出土,而这件就被他老妈腌了一辈子的咸鸭蛋。于是,罐子留下,那人领着1000块钱回家和老妈继续腌鸭蛋了。

  时光荏苒,元青花的科普到今天是彻底完成了。去年身家清白的“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在澳门拍出了8个亿,伶伶俐俐的让人看着舒畅。这拍卖行里的行情一涨,琉璃厂里的货色也立刻多了起来。看看鉴宝节目,每期都有人捧着个青花罐子,说那是“元”的。

  人就这样,攀高枝的毛病多少有点。青花瓷的发迹是2005年,一个“鬼谷下山”的罐子在伦敦拍卖行的身价是2.3亿元人民币,据说按当时的国际牌价可以买两吨黄金。而那一年,在我们身边最亲近的青花模样要数川菜馆子里的菜盘子。一个洗脸盆模样的瓷盘装着水煮鱼,和画片上的鱼戏荷叶图交相辉映,别有一番乐趣。

  其实那些来自琉璃厂的青花罐,最合适的用途也就要数腌鸭蛋了。罐子腹大口小,底子深,扔上二三十个鸭蛋一定没问题。根据《齐民要术》的记载,这咸鸭蛋在南北朝就开始流行了,《东京梦华录》说,北宋的时候就能在市场上买到,那是相当深入人心了。它历经元、明、清,到今天我们还珍爱着。一枚鸭蛋也算成全了青花罐子的家世渊源,除此之外,那些重器和“元”是真的没半毛钱关系。

  比起那番麻辣香鲜,咸鸭蛋可算清雅了许多。鸭蛋好吃,得数青皮的,颇有种“天青色等烟雨”的感觉。周董的《青花瓷》里,众多谬误,但他在拍摄MTV时,如果放弃博物馆的场景,换成在高邮水乡,边拾鸭蛋边唱的话,那一切将是多么贴切呀。

  腌鸭蛋的手法,大致分为两种,一是用黄泥包裹,二是直接用盐水浸。面对一个青花的罐子,那自然是水浸法最好。选个清明前阴晴适宜的日子,煮一锅盐水,冷凉后倒入罐中。鸭蛋洗净晾干,一个个放入盐水中,水要浸没鸭蛋,然后封口即可。在这个过程中,容不得半点油腻,不管是罐子还是鸭蛋,都得清清净净的,否则开盖的时候,水混蛋臭,极为扫兴。

  到了立夏,一枚普通的鸭蛋就这样华丽转身,变成风情万种的样子。捞一颗出来,洗净煮熟,切开后一片粉白细腻,裹着油渍可见的蛋黄,让人不得不爱。吃鸭蛋最好是配粥,粥要糯,鸭蛋也要切得细小。每一块都如新月一般,带着黄,连着壳。吃的时候,捏一块在手中,用筷子一点点拨干净。拌了咸蛋的清粥,泛着油花,如一池春水被鱼扰了清静一般,场面立刻活泛起来。

  《浮生六记》里,让沈复最初动心的,就是芸娘闺房里的那碗清粥,只是不知道有无咸鸭蛋相配。按后面的记载,芸娘那样的巧手,如此家常的美味一定少不了准备。翻翻沈家的底子,一定能找个青花的罐子来,元的不敢说,那清的总少不了。看看《步步惊心》里,若曦给病中的十四阿哥喝药的汤碗不就是青花款的么,雍正爷就好这口了,到了嘉庆怎么着也有传承吧。只是剧中的青花盖碗、青花茶壶,一应能在超市里找到,少了点神秘感。按这路数,如果哪天琉璃厂里再流出个泛着盐花的青花罐子,那一定是若曦抱着它穿越过来的,睹物思人,只是不知四爷喜欢的鸭蛋是什么口味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