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法刊:对叙利亚动武未必符合西方利益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6 08:5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法国《现代价值》周刊2月29日一期社论】题:叙利亚:危机的危险

  原文提要对叛乱分子进行镇压的巴沙尔·阿萨德政权很难重新控制局势。他正在失去对局势的控制。这真的是个好兆头吗?

  2011年3月15日爆发的叙利亚危机或许造成近6000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是包括年轻人在内的平民。在这里必须加上“或许”两字,因为消息来源稀少,无论当局还是“影响”部分西方媒体的反对派方面,所有人都在操纵新闻。在这个拥有2300万人口的动荡国家,口耳相传是夸大事实的重要工具。

  巴沙尔仍有王牌

  但是群情激愤并未催生有些人在2011年“阿拉伯之春”潮流中等待的革命。目前,虽然叙利亚当局在恢复秩序和权威过程中的困难表明它被国际制裁所削弱和束缚,但叙利亚依然屹立不倒。

  支撑这个政权的,一是扎根于占少数的阿拉维派内部的族群关系,他们忠于阿萨德家族,二是它围绕安全核心(军队、警察、情报部门)构成的牢固组织。 40年来,包括逊尼派神职人员在内的社会各阶层对政权十分忠诚,这维护了政权稳定。

  巴沙尔握有两张靠得住的王牌——伊朗和俄罗斯。什叶派伊朗的支持是战略上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不惜一切代价力图在亲西方逊尼派为主的中东地区保住最后一个重要盟友。叙利亚是伊朗对抗以色列的前哨,是向黎巴嫩真主党提供武力支援的中转站。伊朗向叙利亚塔尔图斯港派遣两艘战舰表达了它的支持。2011年2月以来,这是伊朗战舰第二次挑衅性地出现在地中海,迫使以色列海军进入警戒状态。

  俄罗斯进行了战术上的支援。作为叙利亚武器的供应国,俄罗斯希望维护它的舰队在塔尔图斯港得到的优待。俄罗斯对叙利亚问题积极作为,也为其他争议(例如反导系统问题)提供了一张可用之牌。如果有一天俄罗斯认为它的利益得到维护,它将毫不犹豫地抛弃巴沙尔。

  无论巴沙尔能否维持权力,都将同样麻烦。维持政权将鼓励目前的杀戮,扩大族群裂痕,并暴露西方的矛盾和伪善,因为它们毫不犹豫地出兵推翻卡扎菲政权,但面对卡扎菲政权的叙利亚翻版却裹足不前。

  (责任编辑:林秀敏)

  

  开战后果难控制

  推翻巴沙尔政权将威胁叙利亚及其邻国的稳定。新的时期可能与旧时期同样血腥。2003年到2008年美国在伊拉克犯下的可怕错误和陷入泥潭的阿富汗战争,向西方世界证明“优秀”(民主)往往是“良好”(地区和平)的敌人。

  叙利亚国内的族群冲突并非不可避免,然而“黎巴嫩化”是一种地区病。40年来被迫屈服于人口占少数的阿拉维派,人口占多数的叙利亚逊尼派可能进行报复。

  叙利亚基督徒在现政权下较受宽待,也可能成为极端组织影响下的新政权的牺牲品。但不是所有基督徒都这样认为,他们认为自己的境况不会比巴沙尔统治时期更糟。

  黎巴嫩面临动荡威胁,那里有巴沙尔政权坚定的支持者。叙利亚冲击波已经在阿拉维派众多的黎巴嫩北部造成动荡,也会引爆贝鲁特和黎巴嫩南部的局势。阿拉维派与逊尼派民兵在黎巴嫩的黎波里发生冲突。黎巴嫩什叶派真主党目前不断叫嚣“别碰巴沙尔!”对这一警告应该严肃对待,尤其是法国,它在黎南部驻有1300人的维和部队。

  阿拉伯国家联盟和中东逊尼派政权对叙利亚反对派的公开支持加大了地区动荡威胁。土耳其、卡塔尔和沙特阿拉伯用金钱、外交和半岛电视台进行干涉。土耳其在其领土上包庇并支持叙利亚自由军。卡塔尔提出建立一个由军队保护的人道主义走廊。危机国际化把叙利亚变成中东对抗的新战场。

  伊朗也在什叶派聚居区域散布威胁。在对他们持欢迎态度的什叶派占多数的伊拉克,伊朗毛拉们有能力破坏美军在伊拉克结束任务的行动。在黎巴嫩,他们能够鼓励真主党反对西方和以色列。巴林逊尼派君主政权被什叶派民众的请愿所削弱,美国军事基地的后背上被捅了一刀。

  更重要的是,伊朗有可能点燃沙特东部什叶派占多数地区的局势,那里是沙特主要的石油蕴藏区域。中东动荡已经导致油价上涨,再爆发一场什叶派革命将导致油价飙升。进行一场新的“为别人打的战争”真的符合西方利益吗?为了我们的经济,答案是否定的。为了维护人权原则,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开战,就必须承受巨大代价。

  (未经允许,其他媒体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文)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