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现象:不应落后的最落后沿海城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9 04:0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程东升 郭锐湛
汕尾,一个本不应该落后的地方,却真实的落后着。
汕尾地区是广东惟一一个红色革命老区,虽然地处珠三角东岸和潮汕地区两大民营经济繁荣带之间,汕尾的经济却长期在全省倒数之列,建市22年落后21年,最近十几年来并没有太大改善,上市企业至今仍未实现零的突破。
汕尾发展经济的条件不可谓不好:有海岸线,有港口,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临海的小片平原可供发展工业区,有高速公路和即将建成的高速铁路;距离香港和深圳都很近,有区位优势;汕尾人也很会做生意,深圳市农产品市场几乎都是陆丰人的天下,奇怪的是汕尾本地经济却发展异常缓慢,基层矛盾激化,社会崩裂。
那么,坐拥如此便利条件的汕尾究竟为什么落后于人呢?不再落后的路又在哪里?
最落后的沿海城市
虽然身处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汕尾却尴尬地被媒体称为“最落后的沿海城市”,成为东部沿海经济带上的“陷落”一环。
3月12日凌晨,北方人都已经进入了梦乡。但在汕尾城区通港路口,一溜排开十多个大排档里灯火通明,前来吃宵夜的人们络绎不绝。狭窄的街道里,两轮摩托车和经过改装的拉客三轮摩托车轰着油门来回穿梭。
“老三文鱼档”在这里一家已经打烊的药店门前,一辆改装的报废机动三轮车就是做饭的餐车。
在汕尾街头,一些位置好的打烊的店铺门前空地,都被专门做宵夜生意的人占据了。这里几乎不存在占道经营的概念,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占据了半条人行道,甚至半边机动车道的摊点,而机动车也可以在画着禁停标线的路段随意停车。
排行老三、刚满42岁的海丰人张保国,做这个生意已经10年了。他租住在距离自己摆摊的地方200多米的一栋居民楼里,与太太一起照看生意,两个孩子则交给母亲照看。
“汕尾物价不低。”张保国说,他和太太每天忙碌也不过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开支,这导致他们一直无法在汕尾买一所自己的房子。
没有学历,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这是留守在汕尾的青壮年们普遍面临的人生难题。
央视《欢乐中国行》总导演孙滨在汕尾呆了一些时日后,在其博客里写道:“来到这里后才明白……,(汕尾)尽管沿海尽管被称为城市,但怎么看怎么不像广东的地盘,其经济发展的水平比起珠三角来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处在珠三角东岸和潮汕地区两大民营经济繁荣带之间,汕尾有临海平原可供发展工业,有高速公路和即将建成的高速铁路;距离香港只有80多海里,距离深圳只有一个多小时车程,汕尾的地理位置不可谓不好,条件不可谓不充分。报章曾说“海陆丰的地理位置起码可以让内地超过一百个市长羡慕不已”。
今日的汕尾虽然距离珠三角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深圳仅仅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却是冰火两重天。建市22年,汕尾是GDP 连续21年都位列广东全省倒数第一、人均GDP一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级市,多项指标连年垫底,上市企业仍未实现零突破。虽然身处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汕尾却尴尬地被媒体称为“最落后的沿海城市”,成为东部沿海经济带上的“陷落”一环。
当然,对于汕尾建市22年,GDP连续21年垫底,学界有不同看法。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广东省委党校前副校长、巡视员陈鸿宇教授认为,汕尾人口只有500万左右,地域只有5271平方公里,人口总量和地域面积在广东21个地级市里是最小的,因此,其GDP总量排名比较滞后有客观上的原因。但是,汕尾总体经济发展滞后,与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差距非常大确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何况,汕尾历史上也有过辉煌时期。
曾经梦里“小香港”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汕尾已有1万多人口(含渔民),其财政收入占了海丰全县的三分之二,有“小香港”之称。可惜,无数辉煌已经成为过眼云烟,今日汕尾给人的印象只有落后与破败。
汕尾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濒临红海湾,毗邻港澳,属亚热带海洋气候,一年四季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海陆资源丰饶;汕尾有过“南海物丰”的记载。
汕尾港早在宋初就成为商埠。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五十六年(1685-1717)间,汕尾港形成,并很快就成为粤东著名的渔港、商港和商品交贸中心。汕尾港有三个重要城圩,后径圩、汕尾圩和坎下城。15世纪到17纪期间,汕尾圩成为商旅雨集的汕尾小镇。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所立的石碑记载,“汕尾一镇,舟楫云屯,商旅雨集,亦海邑一大区会也”,当时汕尾港的繁荣景象由此可见一斑。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香港至和公司货轮始与汕尾通航,民国三年(1914年),已有客轮和货轮定期航行于汕尾与香港、广州和汕头等口岸之间。此时,汕尾大街区片全都以骑楼建筑风格作为居民房屋,其经济发展水平很高,人口也增长迅猛,对外交流的水平相当高。
清末民初,在汕尾经商的外圩商人已达百余家,其中较大的商号还在汕尾圩及汕头、香港、广州、泉州、上海等地设置电台,进行连锁经营。资料记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汕尾已有1万多人口(含渔民),其财政收入占了海丰全县的三分之二,有“小香港”之称。
新中国成立后,汕尾渔场成为全国闻名的四大渔场之一,改革开放后,汕尾渔场成为全国渔业综合体制改革试验区之一;汕尾还是中国“四大贝雕场产地”之一,广东省主要原盐生产和出口基地。此外,汕尾旅游资源丰富,素有“粤东旅游黄金海岸”之称。
可惜,无数辉煌已经成为过眼云烟,今日汕尾给人的印象只有落后与破败。
交通建设严重滞后
正是由于汕尾与内地和珠三角等地的交通不畅,导致汕尾的出海优势难以发挥、港口难以发展起来。汕尾民间戏称自己“有沿海没码头,毗邻特区却没有高铁”。
对于汕尾过去几十年来的落伍,一种解读认为,交通因素制约了汕尾的发展。
历史上,汕尾对外交通十分不便。
汕尾处于潮汕平原东侧、莲花山脉腹地,山地较多。1970年代,从深圳到汕尾要翻越几座大山,走悬崖边的盘山公路,需要一天的时间才能到汕尾地区。324国道开通后,一度成为汕尾与外界的唯一通途。
1996年,深圳至汕头的深汕高速公路开通,汕尾终于有了一条过境的高速公路。但即使这样,汕尾境内目前也只有324国道、深汕高速公路与珠三角相连。由于深汕高速修建较早,规划滞后,现在车流非常量大,而汕尾与陆丰段是最主要的分流点,导致经常堵车,节假日更是阻塞严重。此外,由于汕尾境内没有通向河源、梅州等地的纵向骨干道路,导致汕尾与腹地、内陆之间人流物流也沟通不畅。至今为止,汕尾尚是广东21个地级市里唯一一个没有一寸铁路的地级市。
当然,汕尾在交通上有个很大的优势是港口条件比较好,但是,惠州和汕头的企业都不可能把货物运到汕尾出海,因为两地都有自己的港口。汕尾的天然良港只能吸纳北边梅州或外省的货物。但是,由于汕尾没有纵向交通干道,北边或外省的货物无法运输到汕尾;汕尾港只能靠汕尾当地的货物支撑,而由于汕尾本身的工业并不发达,出口货物量非常小,导致汕尾港失去了支撑。
汕尾的农业也并不发达,仅仅400万人口,依靠工农剪刀差进行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不存在;与有大量外来资本支撑的东莞和民营企业发达的佛山不同,汕尾一无大量外来资本,二无雄厚的民营企业根基,这导致汕尾的财政收入一直在全省排尾,无法依靠自身积累进行公路、铁路、港口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无法支付超前建设的高额成本。
在部分汕尾官员看来,汕尾对外交通条件差与上级政府尤其是省政府的支持力度比较小有很大关系,毕竟跨区域之间的交通规划、建设是省级部门统一协调的。而在过去20多年里,汕尾一直被边缘化,交通规划照顾到汕尾的不多。
一位汕尾民间观察人士认为,历史上,广东省委省政府对海陆丰地区的确不是很重视,且有意无意地将汕尾地区纳入了潮汕地区,而非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汕尾无法获得更多资源。
一个典型例子是,广梅汕铁路的修建选址,从地理位置看,广州到汕头铁路,从广州出发历经东莞、惠州走东南沿海地区,从汕尾地区经过,最终抵达汕头是最便捷的选择;但事实上,不知道什么原因,广梅汕铁路走了北线,从惠州北上河源、梅州,然后绕了一个大弯折回到揭阳、潮州、汕头,作为珠三角与潮汕地区之间必经之地的汕尾恰恰被绕开了。尽管,广梅汕铁路的运力比较低下,但是,对于汕尾来说有总比没有好。
正是由于汕尾与内地和珠三角等地的交通不畅,导致汕尾的出海优势难以发挥、港口难以发展起来。汕尾民间戏称自己“有沿海没码头,毗邻特区却没有高铁”。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广东省委党校前副校长、巡视员陈鸿宇教授认为,在东部沿海城市里,汕尾的自然环境并不算好,由于一直远离市场、交通成本高,导致汕尾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比较贫穷。解放后,由于当地交通条件改善也不太明显,与珠三角和潮汕地区相比,汕尾也非常落后。
所以,在陈鸿宇看来,汕尾的发展基础并不算好,至今还比较落后,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
缺乏归属感的文化
从地理位置看,汕尾与珠三角、汕头都存在空间距离,因此与两地的经济联系都不强;此外,行政归属频繁变动,对汕尾的产业布局和发展也有很大影响。
此外,在文化上,汕尾缺乏归属感,也成为其发展经济的障碍。
初看到“汕尾”二字,人们往往会认为汕尾和汕头有地理上的首尾之分,其实不然。汕尾原名“汕美”,因“汕”的意思是海滩的高处,这里又以美丽滨海风光著称,故得名“汕美”,由于南方口音里“美”与“尾”谐音,后来“汕美”就被叫成了汕尾。
正因为也带有“汕”字,外界很容易将汕尾纳入潮汕地区,以为汕尾是正宗的潮汕文化。其实,汕尾是丘陵地带,潮汕大都是平原地带。两地从地理上、文化上、语言体系上、行政关系上都没有太多关联。汕尾人讲的是闽南话,与潮汕地区的潮汕话虽然都发源于闽南语系,但却有很多差异。汕尾的语言更接近于福建的“福佬话”。
行政区划上,隋唐时汕尾属于循州府(今龙川)而非隶属于潮州府,宋以后的一千多年里,汕尾大都属于惠州府而从没有隶属于潮州府。中共建政后,汕尾先是属于惠阳或东江行署,1958-1983年才前所未有地划归汕头行署,1983年又划回给惠阳行署,直到1988年设立地级的汕尾市。
在行政区划的变迁中,汕尾先后受到惠州的客家文化与汕头的潮汕文化影响,而这种左右摇摆的行政归属,也导致汕尾文化归属的模糊——既有潮汕文化的影子,又有惠州客家文化的影响。
1988年成为独立的地级市后,汕尾才形成一个独立的行政中心,并逐步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文化。而由于行政规划的历史演变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汕尾文化本质上就是潮汕文化与客家文化的杂糅。
遗憾的是,汕尾所辖海陆丰地区的汕尾文化,并未得到以潮州府为核心的潮汕文化的真正认同,而汕尾人自己对潮汕文化也不认同。因此,老一辈汕尾人说到“潮州”一定不会说“我们潮州人”,而是说,“他们潮州人”。
于是,处于强势的潮汕文化与客家文化交界地带的所谓的汕尾文化,也就不可能强势起来,甚至很难找到属于自己的立足点。
针对汕尾地理位置的尴尬,广东省社科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也有类似看法,他认为,从地理位置看,汕尾与珠三角、汕头都存在空间距离,因此与两地的经济联系都不强;此外,行政归属频繁变动,对汕尾的产业布局和发展也有很大影响。
投资环境让人却步
投资环境所依存的社会治安稳定及市场经济秩序商业诚信的缺失,成为汕尾发展经济的毒瘤。结果,在外挣到钱的汕尾人不愿回家投资,外乡人不敢来汕尾投资,恶名在外的汕尾吸纳外来资本一直不力。
当然,尽管在汕尾有一种普遍存在的观点认为,汕尾“陷落”有外界环境导致,但更主要的是汕尾自身发展不力,其中,早期走私等非法经营遗留下来的涉黑、政府有关机构灰色交易等,成为汕尾软环境的一大毒瘤。
2011年12月 29日上午10点多,汕尾城区一条小街道里,四五个穿着制服的城管乘坐一台喷着“城管执法”字样的三轮摩托车疾驰而过,在一个小巷里,城管们一哄而上,将刚刚拉完一个客人的施胜军团团围住,一个城管负责录像,一个将施胜军的三轮摩托车开走了。
这个老家在汕尾碣石、身材瘦小的男人哭丧着脸呆立一边——如果不是他挣了刚才那六块钱,就不会被城管们发现并捉住了。“我现在要联系中间人赎车。”他开始频繁地打电话给同行,打听“中间人”的联系方式,“车被扣进去,至少要交纳几百块才能赎回来,我没有钱,只有去借钱了”。他说。
初中文化的施胜军,家里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他之前在深圳做零工,几个月前老婆生了孩子,他回到汕尾一边照顾家人,一边继续打零工。几个月前,他以3000多块买了这台改装后的三轮摩托车拉客。快过年了,客人比较多,容易挣到钱。他很清楚自己的车没有牌照,随时有被抓的可能,但他还是要出来,每天,施胜军内心都充满了恐惧,以及侥幸走脱后的窃喜。实际上,他也想买一台有当地特许牌照的三轮车,但“需要一大笔费用,每个月还要交几百块管理费”,施胜军承受不起,只能做这种偷偷摸摸的生意。
自己的车这天被城管扣走后,这个年轻气盛的中年人愤愤不平地爆了粗口,质问“城管为什么不去管那么多占道经营,却来管我们?要管也应该是交警部门啊!”
最终,施胜军通过中间人,缴了400块罚款将车赎回来了,“如果不是找到熟人,至少需要700块。”
在汕尾市外宣办某负责人看来,对那些非法营运的三轮车进行整治是现实的需要。
城管管理营运车辆,且敢于拿钱放车,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汕尾职能部门分工的混乱以及灰色地带的存在。
而一名在深圳工作的汕尾人抱怨,他回汕尾办理身份证等证件的时候,时常会遭遇当地基层政府办事人员的刁难。本来可以当天办好的事情,如果不给具体办事的人员红包,会被一直拖延几天,而回去办事的人都希望当天办好返回深圳,于是只有乖乖行贿。
这名汕尾人对那些索要红包的办事人员也给予了理解——汕尾公务员的工资很低,尤其是一些基层公务员,月工资只有1000多块,还不如去外打工,在消费水平偏高的海陆丰,不想点其他办法搞钱,他们连生活都无法保证。这一定程度上导致汕尾部分基层政府政风不正。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越穷越想索要红包,越索要红包越难吸引投资,越吸引不了投资,越是经济低迷。
事实上,在汕尾,游走于非法与不规范之间的交易随处可见。
在汕尾,“枪、黑车”字样,附带一串电话号码的广告随时可能出现。
汕尾城区直属机关办公大楼位于通港路,这栋大楼对面的一堵围墙上,斗大的黑字写满了“手枪、黑车负责送车”等广告;而在另外一条大马路旁一块市政府“和谐汕尾”的宣传牌上也写满了类似字样。在一些K厅门口、小区外墙上,贩卖枪支、假币、黑车、黑摩的广告也时常进入眼帘。汕尾本地人对这种广告已经司空见惯。若干年前,当地还曾经出现过黑社会当街火拼的事件。
一名在汕尾城区做保安多年的陆河小伙子说,陆丰等地到现在还有人以贩卖军火为生,有的是从海上走私过来,有的甚至自己制造。
2011年12月29日晚上,在汕尾城区一个主干道上,至少6名警察和至少5名辅警在查车。一名参与查车的警察说,在汕尾,查到有不法分子驾驶的车辆时非常危险,有的会直接冲卡,有的甚至会与警察发生冲突,因此,当地警察在查车的时候,多预备一些人手是必要的。
汕尾社会乱象亦与其固有的民风有关。所谓“天上雷公,地上海陆风”,民风彪悍;此外,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有关系,比邻香港,港台黑社会影片看得多了,深受影响。一些人有了纠纷后,动辄动手甚者动刀动枪。
其实,汕尾社会矛盾冲突较多,敏感事件频发,根源在于经济发展滞后,社会缺乏基本的公平和正义,民众对地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当地社会生态的复杂,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政府职能部门的无力。
广东省社科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指出,投资环境所依存的社会治安稳定及市场经济秩序商业诚信的缺失,成为当地发展经济的毒瘤。结果,在外挣到钱的汕尾人不愿回家投资,外乡人不敢来汕尾投资,恶名在外的汕尾吸纳外来资本一直不力。于是,当珠三角的民间资本开始外溢的时候,比邻珠三角的汕尾并没有能够成为大量接纳上述投资的腹地。
人才外流严重
多年来,汕尾籍的大学生回到汕尾工作、生活的极少,偶尔有一些回去当公务员,回去创业的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好不容易培养的人才就这样流失了。这种情况的延续,导致汕尾人才空心化、低质化。
记者的调查显示,过去的几十年,汕尾非但无法吸纳更多外来资本,汕尾自身的人才也在不断流失。2009年6月,时任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的罗伟其在粤东工作现场会上说:汕尾“高中普及率全省倒数第一,义务教育辍学率在全省居高不下……”他指出,汕尾教育不发展,人口素质跟不上,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高级人才和技能人才都会跟不上。本地高素质人才匮乏的同时,汕尾人又大量外迁。
珠三角经济发展起来后,内地人纷纷涌向沿海城市,身为沿海城市汕尾的民众则大量进入深圳、广州、东莞等地。有数据显示,在深圳的汕尾人有20多万;陆河县只有30万人口,在深圳的陆河人就有七八万;整个珠三角的汕尾人差不多有100万。
这导致一个奇特的现象——作为一个地级市,汕尾市区内没有一辆象样的公共汽车,但各县区却有着大量的长途专线车。海丰不仅有到深圳市区罗湖和福田的车,还有通往龙岗、宝安的专线车,甚至有直达深圳下面许多镇的专线车,如西乡、松岗、龙华、坂田、坪山、沙头角等等;甚至还有直达深圳某个专业市场的专线车,如直通深圳福田“通天地手机专业市场”。
而汕尾人在外乡成就斐然:深圳装饰市场的生意有近40%是陆河人做的,全国装饰企业100强里有20强是陆河人的企业;深圳零售业前几强穗宝百货、海雅百货的老板都是汕尾陆河人;惠州本地最大的广场丽日广场开发商也是陆河人。显然,汕尾人其实跟潮汕人差不多,也有很会经商的头脑,敢闯敢干,善于经营,但这些都要在离开汕尾之后才能显现出来。
这还导致另一个奇特现象——表面上汕尾的财政收入很低,很落后,在全省经济里的排名靠后,但汕尾当地的消费水平不低,因为很多人将在珠三角挣的钱返回当地消费,提升了汕尾的消费水平。陆河表面上是国家贫困县,但当地很多消费比深圳都贵。
多年来,汕尾籍的大学生回到汕尾工作、生活的极少,偶尔有一些回去当公务员,回去创业的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好不容易培养的人才就这样流失了。这种情况的延续,导致汕尾人才空心化、低质化。
汕尾城区在哪里?
汕尾中心市区规模小,实力弱,核心地位不突出,难以起到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导致凝聚力弱,规模效益、集聚效益不大。
有个笑话至今流传在汕尾民间:
某深圳人开车去汕尾,朋友告诉他走深汕高速应该在哪个出口下。该人在那个出口下来高速公路,又开了十多分钟,眼前则是一片汪洋大海。该人于是电话问朋友,汕尾城区到底在哪里?朋友说你早已经开出汕尾城区了。
汕尾人常拿这个笑话自嘲汕尾城区规模之小。
汕尾城区辖3个镇和4个街道办事处,有58个村民委员会和35个居民委员会,总面积302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左右。至今,汕尾城区也就只有几条街道最为繁华,当地人说,乘车半个小时可以走完,走路也不用半天时间。
广东省社科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指出,汕尾城市规模不大,则导致自身发展的内力缺乏。
汕尾建市之初与深圳一样,都是要在一个小镇的基础上建设一个新城区。当时汕尾市区要在名为汕尾镇的地方重新规划新城区,有关机构规划了一条大马路叫汕尾大道,但当时的主政者认为,规划那么宽用不着,将规划的道路削减了一半,导致今天汕尾大道非常拥挤。
1988年建市之初,汕尾新城区的选址曾经有过争议,海丰人希望建到海丰县城,陆丰人则希望建到陆丰县城。但最终,在海丰和陆丰之间的汕尾镇成为了汕尾新城区的所在地。
对于这种选择,当地人都觉得无法理解。
如果在原来的陆丰、海丰等老城区建立新城区,由于老县城已经有一定的交通基础设施,就不需要重新搞各种基础建设,而在一个小镇上建立新城区,无疑会导致各种成本高昂,重复建设。
事实上,在一个传统县城基础上建立新城区是很多地方的成功做法。如深圳所在的深圳镇,原来是宝安县的县城所在地,河源是原来河源县的县城。
汕尾建市22年后的今天,一名汕尾人认为,汕尾新城区当初选择在海丰比较好,因为海丰历史上一直都是海陆丰的政治文化中心,雍正时期陆丰从海丰分离出来,汕尾城区早期也是属于海丰辖区的。汕尾新城区之所以没有选择海丰,或许是因为海丰不靠海、没有港口,而汕尾是靠海的,可能当时是想发展港口。
由于汕尾镇从来都不是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缺乏凝聚力,导致汕尾在汕尾镇建市后,陆丰、海丰等传统县域中心的民众都不认可,更造成了各区县发展经济时散沙一盘。
汕尾刚建市的时候,很多陆丰、海丰、陆河等地的民众都不知道汕尾在哪里的,即使到今天还有很多汕尾人并不知道汕尾已经是汕尾地区的市中心,甚至不知道汕尾是海丰、陆丰、陆河的上级行政机构。一名陆河当地居民说,去汕尾市区就好像去旅游,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直到今天,陆丰还没有一条路跟汕尾城区直通。
《汕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承认,汕尾“中心市区规模小,实力弱,核心地位不突出,难以起到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导致凝聚力弱,规模效益、集聚效益不大”。
一名在深圳工作的陆河人说,可能有60%到80%的陆河人从来没有去过汕尾城区,但90%的陆河人都去过深圳。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汕尾城区对陆河的发展完全没有太大的扶持的作用,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只是行政关系上的隶属关系。
一些汕尾市民认为,汕尾这个名字本身也有问题。海陆丰因彭湃领导革命而名震天下。相比而言,汕尾没有什么知名度,很容易与汕头搞混。一次,一个国家级慰问演出在汕尾举行,某著名歌星在汕尾观众的热情欢呼中大喊:“汕头的朋友们,你们好!”
因为这个名字导致汕尾人尴尬的事情不止这个。
央视《欢乐中国行》的总导演孙滨在其博客里写道:“不是因为做节目,我还不知道在广东还有汕尾这么个地方。孤陋寡闻吧?比较起来汕头这名字倒是挺响亮,估计在全国范围内像我这样只知其‘头’不知其‘尾’的也大有人在。”
在汕尾人看来,“汕”“尾”两字对海陆丰地区来说也实在不具有代表性,“汕”字容易混为潮汕地区,“尾”字在汉语里可谓也不是个好名字。因此,近年来,汕尾民众中出现了要求将汕尾市改名为海陆丰市的呼声。
错过黄金发展期
广东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强大的经济辐射力未能辐射到汕尾地区,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汕尾就是这种不平衡导致的苦果之一。这也导致汕尾作为沿海城市、比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未能体现出来。
虽然起点类似,但在近20年来的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汕尾已经难望周边的东莞、深圳、惠州中心区等地的项背。
珠三角城市化、工业化的第一推动力是港澳资本,深圳、东莞、惠州中心区等地无不是由此发展起来的。但显然,从距离上看,港澳资本的辐射力度有限,惠州一直到1990代末才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城市化,而一直到近5年,惠州主城区才进入高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汕尾的区位优势不如深圳、东莞,导致港澳资本并没有成为推动汕尾工业化城市化的主力。但港澳资本没有大规模进入汕尾,当地人还有另外的说法。
汕尾建市后,或许出于本地人自治的原则,最初几任市长、书记都是由当地的村干部、公社干部提拔上来的,有的连高中都没有上完,没有在外面做过官。有汕尾民众认为,前几任领导视野不开阔,缺乏前瞻性,更缺乏从宏观上统领汕尾经济发展的战略眼光。此外,汕尾当地宗族势力强大,海丰人与陆丰人一度对立、争夺对汕尾市的控制权,导致主要官员疲于应付内耗,错过了九十年代初到新世纪的黄金发展期。
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汕尾民众试图通过走私筹措最初的原始积累(国内很多地区都是这样完成了原始积累的),但1990年代被中央严厉打击,这一过程未可持续也未克其效,却为汕尾基层黑社会化埋下了祸根。
事实上,为改变经济发展落后局面,汕尾也进行了各种尝试。
1992年11月,汕尾红海湾经济开发试验区成立,实施“工业立区”的发展战略,形成以“电力、服装、针织、造船为主,其它工业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工业结构”。遗憾的是,汕尾本地民营经济的发展也远不如潮汕地区。在汕尾历史上有影响的工业企业不多,至今能叫的出名的只有曾经知名的大哥大集团等寥寥几个。
现代工业体量小、集聚度不高,一直被认为是汕尾经济的“硬伤”。
而在丁力看来,广东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强大的经济辐射力未能辐射到汕尾地区,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红利80%以上集中在珠三角,造成了广东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汕尾就是这种不平衡导致的苦果之一。这也导致汕尾作为沿海城市、比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未能体现出来。
地处潮汕地区和珠三角之间,汕尾一直被一个问题困扰——到底应该向东融入潮汕地区,还是应该向西融入珠三角地区?
向东?向西?这是个问题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将汕尾定在环珠三角范围的“内环”,强调,汕尾要加快融入珠三角,只有主动融入珠三角,才能真正接受两大经济区的辐射,变区位优势为发展优势。
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布,明确把“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之一,包括广东梅州、潮州、汕头、揭阳等地共计20市都被列入了海峡西岸经济区。
当年,汕尾市政府提出了“发展海岸经济,崛起蓝色汕尾”的发展方针,提请省政府向国家发改委申报,将汕尾也纳入海峡西岸经济区,此时,汕尾计划借力“海西经济区”,利用红海湾天然深水良港,发展临港工业,港口物流业等。
汕尾发展海洋经济还是很有优势的。
汕尾是全国最早组建海洋经济行政机构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的地级市。早在1992年,汕尾市就作出了《建设“海上汕尾”的决定》,成立了海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政策和措施,处理、协调海洋经济发展具体事宜。1993年组建了海洋经济发展委员会,并在1995年、1997年先后出台了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文件,为全省乃至全国海洋经济管理机构模式的建立起到了推动作用。2008年11月8日,汕尾在广州举办汕尾海岸经济论坛,提出了“发展海岸经济,崛起蓝色汕尾”战略。
同时,汕尾还是全国最早的国家渔业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验区。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汕尾市城区就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渔业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验区,并成立了汕尾市城区渔业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验区办公室,为全国渔业经济体制综合改革提供了经验。同时,创建了全国最早的汕尾市城区水产品批发市场,其管理模式、管理经验曾一度在全国推广。
2008年后,汕尾着力发展港口物流、临港工业、滨海旅游、加工制造、海洋水产五大龙头产业,打造“三角东”交通物流枢纽地位。
但事实证明,向东发展并没有能够改变汕尾的命运,或者说,汕尾主政者最终将发展重心转到了西部——珠三角地区。
事实上,汕尾民间早已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在汕尾街头,可以随处见到粤B、粤A牌照的汽车,即使去到距离汕尾城区半个多小时的捷胜镇,照样有众多粤B、粤A牌照的汽车穿梭而过。在某条街道,一排停放的几乎全是粤B牌照的汽车,会让你产生这里是深圳的错觉,但不时穿越而过写着汕尾-海丰,汕尾-揭阳等字样的粤H牌照的中巴车会告诉你,这里其实还是汕尾。
这些挂着深圳或广州、东莞等地牌照的小车,都是在珠三角发展的汕尾人回汕尾停留的标志,对于这些户籍还在汕尾,甚至已经不是汕尾户籍人口的汕尾人,汕尾二字只是一个与自己有家乡关系的名词。
2011年刚刚开通的揭阳机场距离汕尾其实只有两个小时的车程,但是,很多汕尾人表示,不会去揭阳机场坐飞机,他们更喜欢去深圳、广州的机场,因为深圳或广州等珠三角地区有大量亲友,社会关系都在那里,还有很多值得去的地方,甚至还可以办很多事情;而揭阳机场开通后,也并没有设立到汕尾的班车。
之前,汕尾想两边靠岸,既想靠上潮汕那边,又想靠珠三角这边。与珠三角相比,潮汕地区的经济实力明显比较弱,汕头没有能力辐射到汕尾。汕尾民间都认为,汕尾经济是受珠三角辐射的,深圳的辐射力度最大,其次是惠州、广州、东莞、香港。因此,汕尾民间人士极力主张汕尾融进珠三角,变成珠三角的一分子。
2008年,汕尾提出了打造蓝色汕尾的规划,但根本无力打“蓝色崛起”牌,主动融入珠三角成为汕尾最优的选择。
但是,广东省之前一直把汕尾划为粤东地区,所谓粤东四市(汕头、潮州、揭阳、汕尾),从来就没有把汕尾看作是珠三角的一部分,这种定位在客观上并没有给汕尾真正融进珠三角的机会。
近年来,广东省高层开始大力推动汕尾融入珠三角。
2009年6月,汕尾成为广东省委粤东四市现场会的第一站,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将汕尾定在环珠三角范围的“内环”,他强调,汕尾要加快融入珠三角,只有主动融入珠三角,才能真正接受两大经济区的辐射,变区位优势为发展优势。2010年,时任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在省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推动汕尾加快融入珠三角”。
汕尾市则确立了“深汕合作、海岸经济、宜居城乡、人文环境”四大发展战略,希望从过去珠三角和粤东之间“两头不靠”的尴尬,变成如今左右逢源,从过去的边缘地带变成东岸十市通衢,连结粤东与珠三角的桥头堡。
深汕特别合作区则成为汕尾融入珠三角、彻底扭转局面的关键支点。这,会终结汕尾过去几十年的失落,并给汕尾一个未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