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杨松:别让大别山区成为中部洼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0 00:49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专访湖北省政协主席杨松:别让大别山区成为中部洼地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维晨|北京报道

  轰鸣的机械,繁忙的工人。3月的大别山脚下,湖北省麻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扩工地一片繁忙,6条主干道雏形已现,7个新型社区正在开展土方平整与拆迁登记等工作。

  这是麻城市实施“南扩东进”战略,争做大别山地区经济中心的重要一笔,也是湖北在建设大别山经济试验区的道路上抢先一步的缩影。

  面对外界的发展和繁华,跨越鄂豫皖交界的大别山区落后了,成为中部发展的一块短板。

  这个被称为“红军摇篮、将军故乡”的广袤山峦,涉及三省六市、43个县(市、区),总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人口2180多万。但与同为革命老区的百色、延安、井冈山、遵义等地相比,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结构、人民生活等方面有较大差距,已成为“一般发展带不动、常规政策难奏效”的特殊贫困区域。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大别山区43个县(市、区)中,有28个县(市、区)的政协对当地经济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资料显示,28个县(市、区)中,现有国家贫困县18个(其中湖北7个,河南5个,安徽6个),省级贫困县3个(其中湖北1个,河南2个),贫困县比例达75%。28个县(市、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计为58亿元,平均一个县(市、区)只有2亿余元,并且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比重较小,基本都属“要饭财政”;且地方债务包袱沉重,据不完全统计,28个县(市、区)共负债近140亿元之多。

  今年两会,湖北省政协主席杨松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和加快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杨松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别山地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多种原因,这里的发展仍然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据他介绍,湖北省政协去年提出的关于设立大别山发展试验区的提案,已被纳入了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发展战略。

  大别山区为什么会发展落后?其所欠缺的是什么?怎样才能加快发展?就此相关问题,《中国经济周刊》专访了湖北省政协主席杨松。

  《中国经济周刊》:在湖北其他一些区域也存在贫困和发展滞后等困境,为什么要优先提出促进大别山区振兴发展的建议?

  杨松:大别山区有它的特殊情况。首先,大别山区是著名老区,对中国革命贡献很大。据不完全统计,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有200多万人投身革命,近100万人为革命捐躯,走出了400多位共和国将帅,诞生了多支红军主力部队,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虽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但是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与周边地区相比,与其他革命老区相比,差距还比较大。如果长此以往,我们无法告慰无数为革命献身的先烈。因此,加快大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意义。

  其次,国家于去年颁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将大别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给我们扶贫提供了极好机遇。可以预见,大别山区的建设与发展必然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现在提出促进大别山区振兴发展的建议,可以说是顺势而为。

  《中国经济周刊》:您刚才讲到,大别山区与沿海发达地区以及其他革命老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有哪些?

  杨松:大别山革命老区已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洼地”,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发展速度缓慢、人均收入水平较低,贫困人口较多、贫困程度较深,生态保护任务繁重、生态补偿不足,基础设施落后、水利设施失修,工业化起步晚、城镇化水平低,行政区划分割、发展被边缘化。我总结为几点:经济基础薄弱,发展严重滞后。贫困人口比重大,偏远山区、库区贫困程度尤其严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重。村级集体经济空虚,负债较重。这几个方面造成了大别山区发展严重滞后的原因。

  《中国经济周刊》:您认为目前大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杨松:推动大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最重要的是政策支持、项目支持、资金支持。三者都十分重要,互相之间不可替代,但首先是政策。国家颁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为大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政策,接下来,应当在落实和具体化上下工夫。

  我建议从几个方面入手考虑。首先,将大别山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第二,制订并实施《大别山区振兴发展规划》,将大别山区作为国家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区域,优先解决制约其发展的交通、环保、安全饮水等“瓶颈”问题。第三,在重大产业项目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民生工程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扶持。统一布局大别山区产业发展,形成独特的大别山区产业集群。第四,加大相关政策扶持力度。

  《中国经济周刊》:一些地区在开发过程中,通常会走高耗能、高污染,或卖土地做房产的老路。您认为应该如何避免大别山出现类似问题?

  杨松: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区,必须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走特色开发、绿色繁荣、可持续发展之路。青山绿水是大别山区的宝贵资源,良好的生态是大别山区的立区之本。大别山区的建设,不能走先染污后治理的老路。所以发展大别山一定要以绿色大别山为前提。

  加快大别山区发展,首先要注意加强环境保护。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资源潜力区,一是要支持大别山区申报国家级生态补偿试点。二是支持新建一批自然保护区,选择条件适宜的地方建立一批现代林业示范园区、珍稀树木园和珍稀动物繁育基地。

  在产业选择上,一是鼓励支持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大企业落户大别山区。二是培育发展茶叶、桑蚕、蔬菜、毛竹等优势产业,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要以财政补助或贷款贴息等方式重点扶持。三是发展绿色、红色、古色多彩旅游。

  《中国经济周刊》:您对大别山区的未来有怎样的构想和目标?

  杨松:简单地说,就是建设红色大别山、发展大别山、绿色大别山、富裕大别山。红色大别山,就是大力挖掘和弘扬大别山区人民的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使红色精神、红色文化成为响誉中国和世界的品牌。所谓发展大别山,就是要推动大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大别山区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所谓绿色大别山,就是重视和加强大别山区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充分发挥大别山区在我国生态系统中的屏障作用。所谓富裕大别山,就是通过建设和发展,使大别山区群众过上富裕幸福美满的生活。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