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戏非人生(法眼)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0 01:00 来源: 国际金融报

  

  戏非人生(法眼)

  【新闻背景】

  近日,媒体报道,某市法院发布了《关于家事纠纷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下称《报告》),称离婚纠纷连续3年稳坐家庭纠纷审理的“头把交椅”,并“炮轰”影视作品中对“拜金主义”、“包二奶”等不良社会风气的渲染,认为离婚纠纷是由此诱发。

  未见《报告》全文,不排除媒体报道有走形的可能。不过,认为影视作品对离婚率产生影响,是一种并非十分肤浅的生活经验,可能是对纯朴生活的本能捍卫,这种捍卫在历史上曾惊心上演过。

  1755年春天,法国哲人伏尔泰定居当时的日内瓦共和国,在家中排演戏剧引起日内瓦上流社会的关注。演至下半年,伏尔泰说要建剧院(当时日内瓦全境无剧院)。消息一出,有宗教人士知会他,担心日内瓦市民因为《中国孤儿》的演出而对戏剧发生兴趣。伏尔泰另有办法,让剧团在城外演戏,获得成功。

  伏尔泰并不满足于此,在其授意下,达朗贝尔在1757年撰写《百科全书》时,将“日内瓦”词条里加入了“倡议在日内瓦建剧院”的释义。

  这终于激怒了早在冷眼旁观的卢梭,一向以日内瓦公民身份为荣的他要捍卫道德,发表了《关于戏剧艺术的信》,质问达朗贝尔为什么把一种几乎在各地都强化了不道德的娱乐形式介绍到一个以清规戒律闻名的城市来,它们煽动情感,尤其是性和暴力。喜剧嘲笑美德,悲剧几乎全部是描画罪恶。在日内瓦这个小国寡民的社会,戏剧会毒害每个阶层。

  最终,哲人的内讧被政客加以利用,争论沦为人身攻击,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以今索古,卢梭从戏剧里看到什么可怕的东西呢?戏剧里又有什么东西在腐蚀道德呢?他认为,当人们表面上聚集在一起,为剧中虚假的爱情和死亡而有所感动时,就会忘记它本来是对生活的一种变了形的模仿,戏剧只是暂时满足了人们的幻觉或想象,让人们以为这就是生活本身,这一点,无关是喜剧或悲剧,也无关艺术水准的高低。

  也许,这也是我们今天从影视剧中感受到的“威胁”吧。当我们在影视(戏剧)中越来越感受到戏如人生时,我们就会彻彻底底地人生如戏了。

  但是,卢梭式的批判有一个前提:生活真实而崇高。这虽是常识,却是卢梭对柏拉图以来的道德哲学最伟大的反动。卢梭本人主张宁可纯朴而拙劣地生活,也不要那种华丽而虚饰的情感。但是回归生活是一回事,将精神世界的享受和追求踩在脚底下又是另一回事。他主张的生活或许纯粹,但并不适合人类,包括他自己。在这样一个不近人情的前提下谋求道德理想国的可行性,很值得怀疑。

  以精神的玄想取代生活固然不妥,可让生活死死卡住咽喉无处可逃也不免是一场悲剧。伏尔泰与卢梭打成平手不无原因。伏尔泰要以戏剧教育和改造人,卢梭认为这总会弄巧成拙。

  在笔者看来,伏尔泰太过乐观,毕竟不管如何教育,总有蠢笨村夫或穷凶极恶之徒;卢梭太过悲观,既然文明的背面是堕落,那么堕落的背面也可以是文明,正是在与蒙昧的对抗中产生科学,在与邪恶的对抗中产生正义,在与无序的对抗中产生伦理。而这两人则太过精英,以启蒙哲人的姿态俯视众生,他们不让人睁眼来看自己。

  影视之于婚姻是巩固还是破坏,如同戏剧之于道德是教育还是教唆,都是不可证伪的。而那种由此在论证时偷奸耍滑的人,恰恰暴露出他们的深刻偏见:大多数人应该被圈养,在另一群高级的人指导下过有序的生活,否则必将堕落。不必以另一种偏见来反对它,我们只需顺着《报告》的思路作精神的玄想,假定维持婚姻为善、结束婚姻为恶,假设这些影视作品正滋生着邪恶,自然要把影视作品中“拜金主义”、“包二奶”、“绝对个人自由”、“无须对家庭成员负责”等邪恶成分删除,那么还剩下什么呢?是卢梭主张的纯朴生活吗?不是,剩下的只是虚伪。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