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保荐人制度改革谁喜谁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3 01:19 来源: 国际金融报

  

  ■ 本报记者 宋璇

  保荐人制度改革谁喜谁忧

  CFP 图

  一群站在金融界塔尖的人群感受到了风雨欲来的沉重压力。

  小孙是一家总部位于江苏的大型券商投行部项目经理,已经工作3年的他本来打算参加保荐代表人考试,不过,最近证监会的一则公告让他内心纠结了起来。“证监会出了新规,以后保代价值肯定要缩水。如果去考,保代价值每况愈下,性价比不高;如果不考,以前的功课都白做了。”昨日,小孙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说。

  3月16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荐业务监管有关问题的意见》(简称《意见》),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内容是,调整了保荐代表人具体负责保荐项目家数,同时,还要求除保荐代表人之外,其他项目人员也要在《发行保荐工作报告》上签字,并根据自己所从事的具体工作承担相应的责任。

  业界普遍认为,经历过去几年新股快速扩容、“三高”、业绩变脸等诸多问题之后,在证监会“换帅”的格局下,实行了8年的保荐制度将迎来一次重大改革。

  价值

  面临重估

  一方面是由上而下来自监管部门的改革,一方面是由下而上来自行业内部的变革,今年证券公司投行业务的格局将出现较大变动

  《意见》表示,两名保荐代表人可在主板(含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同时各负责一家在审企业(俗称1+1)的同时,再各负责两家在审企业。由“1+1”变成“2+2”,这就意味着保代资格价值肯定会缩水50%。

  小孙说,“过去大量的企业排队等着上市,但有签字权的保代和他们能签企业的数量是定量的,因此,从供需角度来说,签字权成了稀缺资源。但变成‘2+2’之后,一个人能够签4家,意味着保荐代表人供给数量直接提升一倍,现在全国有2000多名保代,还有1000多名准保代,很明显,不可能有那么多的Pre-IPO(拟上市企业)来供保代‘消费’,薪酬肯定要降。”

  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正式注册的保荐代表人数量为2106人,分布在74家有保荐业务资格的券商中,此外,还有1000余人的准保代(指通过保荐代表人考试,但还未在中国证监会注册的投行工作人员)。

  证监会2011年12月公布的资料显示,国信证券以155名保代名列第一,排行末尾的券商只拥有5名保代。不过,在这轮降薪预期中,一些中小券商大手笔的“挖角”动作,则有可能搅乱行业格局。

  近期,偏安一隅的华林证券以税后150万元的签字费,14%的净佣金分成率招安了去年IPO承销冠军——平安证券包括保代在内的投行员工。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券商开始从人力资源丰富的大型券商投行部门高薪“挖角”。

  北京一家大型券商分管投行业务的高管对记者表示,一方面是由上而下来自监管部门的改革,一方面是由下而上来自行业内部的变革,今年证券公司投行业务的格局将出现较大变动。

  责任

  迎接挑战

  不少投资者认为,监管部门的处罚太轻,需引入刑事责任。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保荐制度改革不能“大跃进”,而要循序渐进

  实际上,保荐制度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

  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要求,作为保荐机构的券商,要对发行人进行全面调查,充分了解发行人的经营状况及其面临的风险和问题。而作为保荐机构委派的项目主保荐代表人则需要全程参与项目,参加项目重大协调会和问题讨论会,参与项目涉及解决方案的讨论制定。然而,规定的执行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很多的尽职调查都只是走过场。最终的结果就是由二级市场投资者买单。

  去年4月和6月,由知名券商瑞银证券保荐的庞大集团和比亚迪纷纷上市,但不久之后两家公司公布的半年报却显示,净利润同比下降36.19%和88.62%。在两家公司上市之前,瑞银证券曾发布报告预计,两家公司的业绩会有20%以上的增幅。

  针对业绩变脸的问题,《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规定,发行人在持续督导期间出现“公开发行证券并在主板上市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滑50%以上”的情形,证监会可根据情节轻重,自确认之日起3个月到12个月内不受理相关保荐人具体负责的推荐;情节特别严重的,撤销相关人员的保荐人资格。

  对此,不少投资者认为,监管部门的处罚太轻,需引入刑事责任。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保荐制度改革不能“大跃进”,而要循序渐进。

  制度

  亟待变革

  在中国应试教育体制下会考试的保代太多,项目经验丰富的有时却不能成为保代,这对公司来说是很大的损失

  记者在采访时中发现,投行员工们大都认为现行保荐人考试制度和注册许可制度才是急需改革的对象。

  按照中国证券业协会的要求,要参加保荐代表人考试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在证券公司从事证券发行承销、收购兼并、固定收益等投资银行相关业务的正式工作人员;二是从事证券发行承销、收购兼并、固定收益等投资银行相关业务两年以上(包括在证券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从事证券发行承销、收购兼并、固定收益等投资银行相关业务的经历),以上时间的认定,以被正式聘用时间为准;三是已取得证券从业资格。

  “保荐人考试问题很多。比如,证监会每年定期举行保荐人培训,这些内容不会对外公开,但却成为保代考试的出题依据。”小孙说。上述北京券商高管则指出,在中国应试教育体制下会考试的保代太多,项目经验丰富的有时却不能成为保代,这对公司来说是很大的损失。

  小孙认为,改革首先要取消的是考试,然后是提升项目承做经验的考核。“如果保代考试变成从业资格考试,增加保代的项目经验,就能实现充分竞争,这样就能确保项目质量,减少投资者对保荐人的指责。”

  “很多准保代考完试已经好几年了,但是因为排队签项目主办人的时间太长,很多人到现在还没注册。”小孙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同事几乎都在做项目,累积了不少经验,可以说是已经具备主办资格,但是什么时候能签项目主办人却完全不能自主。因此,希望监管部门能结合实际情况考虑适度调整现行规定。”

  3月20日,中国证监会创业板部主任张思宁就表示,今年要修订完善保荐制度,淡化保荐代表人的注册许可。就解决保荐机构在尽职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证监会将进一步弱化行政审批,加强市场约束。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