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专家认为消除恐怖主义 欧美须反思内外政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4 08:3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法国三起枪击案全部针对少数族裔群体,欧洲移民问题严峻

  本期嘉宾

  李伟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安全与军控研究所所长

  崔洪建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盟研究部主任

  主持人

  南方日报记者赖竞超

  3月19日上午,名为穆罕默德·梅拉赫的男子在法国图卢兹市一所犹太学校外向人群开枪,导致包括学生在内的4人死亡。11日和15日,4名军人分别在图卢兹和蒙托邦市遭到枪击,其中3人死亡、1人重伤。23岁的梅拉赫声称自己是“基地”组织成员,曾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地区受训,并承认自己制造了上述3起枪击事件。

  该事件震惊整个法国社会,然而它缘何会发生?其对将要举行的法国大选有何影响?以及和恐怖主义有何关联?就此话题,本报记者邀请专家进行了探讨。

  【移民和种族问题】欧洲需要劳动力,但对移民包容度不够

  

  南方日报:三起枪击案全部针对少数族裔群体,在凶手梅拉赫未被抓获前,有人猜测他是极右翼的宗教种族主义分子,但凶手是阿尔及利亚裔法国人,自己就是少数族裔的一员,如何解释?

  李伟:梅拉赫与去年的挪威枪击案凶手布雷维克不同,布雷维克是地地道道的挪威白人,他反对欧洲的穆斯林移民,害怕欧洲逐渐伊斯兰化。而梅拉赫和他枪杀的受害人一样,同属于少数族裔群体,这看起来有很大的矛盾。不过我认为,一旦确认三起案件均为梅拉赫所为,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是:梅拉赫不是一代移民,而是二代或三代移民,受法国排外的思想和极端种族主义思想影响较大,导致他仇恨外来移民。

  崔洪建:我觉得上述说法站不住脚。根据梅拉赫后来的自我陈述,他行凶时带有一定盲目性,并不知道受害人和他一样是少数族裔群体。我感觉他应该是对法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如对外军事干预)表示不满,有一定反社会倾向。

  南方日报:这个事件折射出法国乃至整个欧洲都面临严峻的移民和种族问题,为何?

  崔洪建:移民问题在欧洲很难解决,一方面,欧洲需要劳动力,需要移民;但另一方面,欧洲传统社会文化的包容度又不够,不能接纳外来移民的不同宗教文化、风俗和习惯。

  李伟:欧洲的极右势力有“市场”,主要是移民多。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柏林墙倒下后,东欧人大量涌向西欧,欧洲极右势力开始泛起。如今整个欧洲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国家经济出现大幅下滑、走向衰退,法国也不能幸免,右翼势力更是屡屡抬头。

  南方日报:为什么此类问题在法国最为严重?

  崔洪建:法国是欧洲接受犹太和穆斯林移民最多的国家,移民问题和种族问题一直是困扰法国社会的最大难题。

  李伟:我补充一点。由于历史原因,法国在海外众多的殖民地中信仰穆斯林的占很大一部分,这导致法国本土穆斯林移民比较多,而且法国还有大约70万犹太人。此外,法国不同于德国,法国境内极右势力可以正常活动,而德国则坚决严厉打击极右势力。

  【影响法国大选】枪击事件帮助萨科齐争取选民

  

  南方日报:这起事件对法国大选会造成影响吗?

  李伟:我认为,凶手对外声称自己是“基地”组织成员后,该事件对法国大选的影响应该会有所减弱。此前,少数族裔群体被射杀,让外界纷纷猜测,它与法国极右翼势力有很大关联,对思想激进的极右政治势力构成了较大的冲击。

  崔洪建:事件发生后,议题的重心发生了变化,非法移民问题超过经济问题成了重心。左派政党向来对外来移民的态度比较宽容,更倾向于肯定移民为法国做出的贡献。而议题重心的转变将不利于来自左派政党的候选人。

  南方日报:会不会导致民意在更大程度上倒向在移民问题上立场强硬的候选人,比如萨科齐,为什么?

  崔洪建:会的。首先,事情足够吸引眼球。嫌疑人梅拉赫行凶后没有被立刻击毙反而逃离了,恐惧持续了好几天。这个时候,总统萨科齐立刻站出来表态,还亲赴现场督战。可以说这个事情为萨科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政治舞台。要知道,萨科齐的选票此前一直落后,这个事件的发生也许有助于他“扳回一城”。其次,非法移民问题正好是萨科齐的强项。这就让他占据了有利位置,如果处理得好,他的竞选优势应该可以一直持续到投票时刻。

  李伟:其实特别赶巧,就在此前不久,萨科齐就有了明显的“右转”倾向。从竞选纲领和政策主张看,他主张严厉打击非法移民,建议修改《申根协定》。他表示,竞选连任成功后,这些建议如果不能在12个月内取得进展,法国将独自行动,甚至考虑退出申根区。而这个事件为他争取选民可谓“锦上添花”。

  另一方面,虽然移民问题被“炒热”,但像国民阵线这样的极右翼政党成为法国主流政治势力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从大环境上看,欧洲不会允许出现由极右势力领导的国家。

  【恐怖主义新形式?】技术手段无法消灭恐怖主义,欧美应反思内外政策

  

  南方日报: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个叫“‘耐克’恐怖分子”的新名词,意思是这些人行凶的时候座右铭像“耐克”品牌那句广告词“想做就做”。人们担心,恐怖分子可能采取新战术,以手头任何手段发动袭击。如果梅拉赫真的来自“基地”,那么这3起枪击案预示着恐怖组织大规模袭击的方式已经改变?

  李伟:我认为没有。只能说,不同环境下,“基地”等恐怖组织采取的恐怖袭击方式会有所不同。像在欧美发达国家,反恐措施相对更严密,大规模袭击的难度高,恐怖组织更多考虑采用单个作战。而在伊拉克、也门等中东以及北非地区国家,大规模袭击还是很普遍的。

  崔洪建:本·拉登被击毙,就好像一面“旗”倒下了。过去,恐怖组织在暗处,其能够调动的资源和造成的恐怖效果、范围更大。如今在全世界积极反恐的努力下,恐怖组织渐渐浮出水面。然而,更严峻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今后恐怖主义会变得更加隐蔽,更加分散。打击和防范恐怖袭击的难度更高。仅靠技术和军事手段是无法消灭恐怖主义的。我认为欧美等西方国家应当反思其内外政策,那才是产生恐怖主义的主要原因。推进民族融合、化解文明冲突才是消除恐怖主义的根本途径。

  (责任编辑:邵希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