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不应忌讳年轻人出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6 03:52 来源: 深圳商报□信海光
3月20日,中南大学宣布,聘请该校年仅22岁的大四学生刘路为正教授级研究员,进入著名数学家侯振挺教授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刘路也因此成为我国最年轻的正教授,同时他还获得了学校100万元奖励。
“最年轻正教授”的诞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喝彩者,但引发出来的争议更多,不少舆论怀疑以刘路之年轻,是否能hold住正教授这个职位,称新纪录的诞生有奖励过滥、拔苗助长、捧杀过度的嫌疑,等等。
刘路被聘为正教授级研究员,是因为他破解了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从能力上来说没什么可质疑的,而他之所以引起争议,还是因为他太年轻了,这样的正教授在中国太稀有了。
说实话,在这件事情上,其实我最先想到的并不是刘路是否够格,或者中国的高校建设之类话题,而是其他几个因为“主角”太年轻而同样引起争议的社会热点,比如最年轻的县长、最年轻的厅级干部、最年轻的女市长等。把这些事例整合在一起看,就很容易得出一种看法:在中国的某些领域,太年轻本身,似乎就已经构成对公众的一种冒犯,中国正在走向一个忌讳“年轻”的社会,我们所在已不是一个“少年中国”,而更像一个“老年中国”。
多少年前,“青春万岁”不正是我们举国上下最推崇的一种状态吗?“干部年轻化”不曾经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期待吗?为什么现在“年轻有为”反而成了一种招惹嫌疑的忌讳?在很多人眼里,年轻而当正教授,多半hold不住学问,年轻而居高官位,多半有背景,年轻而有财,多半是富二代……
年轻虽然跟能力不一定成正比,但肯定也不成反比,无论做学问还是做官都是如此。以做学问为例,1917年的北大有这样一群教授,梁漱溟,25岁;胡适,27岁;刘半农,27岁;刘文典,27岁;周作人,33岁;陈独秀,39岁;谁能说他们不够资格?再以做官为例,中国第一届政府,首批任命正副总理11人平均年龄51.1岁,最高57岁(邓子恢、贺龙),最低44岁(李先念),谁能说他们资格不够?但现在,一名29岁的代县长就足够把公众的神经刺激起来。
年轻几成原罪,这并非没有原因,它至少反映出三种社会现状:其一,社会上确实存在着干部任命不够透明,官位私相授受的弊端,以至民间信任关系超过信任能力;其二,社会上论资排辈现象日趋严重,人们对露头的年轻人不免更多地联想其“特殊性”;其三,普通人上升的通道逐渐变窄,除非个别领域,年轻人通过个人奋斗获得成功的难度越来越大。种种原因相加,造成的后果就是,在当前的中国社会中,大多数人视年老者掌握社会为应然,年轻者冒头为异类,而这却绝非一种正常现象。无论如何,中国也都不应该成为一个忌讳年轻人的社会。
最后再一起重温一段邓小平南巡时候的谈话吧。1992年春天,邓公曾充满深情地说:“21世纪是年轻人的。干部要年轻化,用人也要解放思想,胆子要大一点。人无完人,年轻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老同志就没缺点?老同志也是这样走过来的。要提拔一批年轻人,这样才能后继有人!”
1984年,邓公还说过:“哪一天中国出现一大批三四十岁的优秀的政治家、经济管理家、军事家、外交家就好了,我也希望中国出现一大批三四十岁的优秀的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和其他各种专家。要制订一系列制度包括干部制度和教育制度,鼓励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