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相互对照的时代记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8 00:04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张光茫

  《对照记@1963》,由分别来自台湾、香港、大陆的三位“1963年生人”,用他们自己的亲身经历,在同样的题目下各自成文,让我看到了他们相互对照的时代记忆。

  此书由台湾的杨照、香港的马家辉、内地的胡洪侠共同创作,既是个人的回忆,亦是集体的历史。三人都生于1963年,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却大不相同。在书中,他们精选了华人社会50年来30个关键词,大至谈台湾、香港、大陆;或是影响华人社会深远的人物,如孔子、耶稣、琼瑶;或是寻常生活一定会接触的火车、电车、男厕所、报纸;或谈及少年时代的初恋、女老师、女同学。三人连袂完成一个通过记忆互相对照的写作,道出自己生命中种种的喜悦、疑惑或不堪,私密的、民族的、社会的……我们将看到他们于互相对照中,折射出两岸三地的沧桑变化。

  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异,在关键词的选择上确实很困难。譬如“孔子”,在杨照这里是他的第一个电影剧本:“写到一半时,我就注意到这剧本的致命弱点——没有女主角、没有恋爱故事,却有好多雄伟的大场面,哪有人会愿意出钱拍这种电影?”马家辉的“孔子”则是一段少年时光,在“东院道”拐角处,“我生平首回知道孔仲尼先生到底长个什么模样”。而胡洪侠的孔子是这样的:“时值1975年,到处都在批林批孔,小学生也得参加。”三个人的差异那么鲜明。

  相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生。胡洪侠的政治痕迹最重,杨照的政治性次之,马家辉的则多的是一种社会性。比如写“收音机”,杨照会谈到他在“地下电台”广播的往事,胡洪侠谈到每天播送《东方红》旋律的小喇叭,马家辉讲的则是“收音机杀人事件”。写“单车”,杨照写他服兵役时骑单车的幸福感,马家辉描述的是一个“湾仔旧区史上骑单车最慢的一位少年人”,胡洪侠写的是“洋鬼子的旧车”。他们的文字,均被打上了鲜明的烙印,掺杂着社会性的沉重。

  三人隔海较劲,但各自的文字风格又很不相同。胡洪侠有此一比:杨照是浑厚、正气的钢琴,马家辉是优美、炫技的华彩小提琴,而他自己则是节奏慢、感慨哀怨的二胡。三人都是媒体人,都有文人自我解嘲的幽默感,却又有着各自很不一样的记忆。杨照说:“知道胡洪侠的农村背景后,我更加能够体会到他身上的淳朴、草莽,而马家辉家庭特有的氛围让他很敏感,家庭很多压力会转化成敏感流露在他身上。”由此看来,三人的经历不能说有普遍的代表性,但有各自一定的代表性,有时会在他们身上找到那时的你我。

  读此书,时而陶醉,时而伤怀,时而惊奇,时而捧腹大笑,时而为三人的创意叫好。有时我想,如果他们整理出一张半个世纪以来两岸三地的“禁忌词汇表”,是否更能直截了当地反映时代的衍变?如果他们各自能够真诚地面对自我,写出大时代下个人生活中的种种不堪甚至忏悔,又是否对读者更有触动呢?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