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金融租赁孔林山:中国公务机消费尚处初级阶段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8 01:53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柏亮 聂伟柱 魏文婷
消费理念尚不成熟 客观制约因素众多
2008年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公务机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短短三年,公务机在中国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强劲势头。中国的公务机数量从三年前的20多架迅速发展到目前超过100架,未来10年,中国公务机市场将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公务航空市场之一,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这是今年3月27~29日在上海举行的“2012亚洲公务航空展”(ABACE2012)的基调。
本次航展上还发生了一件在业界看来具有行业标志性的事件——《2012中国公务机上海宣言》公开发布。该宣言由“中国公务机联盟”发布,联盟由参加本次航展的唯一的国内最大的通航金融服务机构——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民生租赁”)发起,共有包括美国湾流宇航、法国达索、巴西航空、加拿大庞巴迪、空客、波音、豪客比奇、塞斯纳等,以及众多国内公务机服务商等17家国内外知名公务机企业加盟。
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举办的最大的公务航空展,全球最知名的公务机制造品牌,悉数派出公司高层参展,中国民航局亦有高层与会。
为何在短短三年之内,中国公务机市场会出现爆炸式增长?当前国内公务机市场现状如何?在此时间节点上,推出《上海宣言》的诉求与目的何在?近日,带着这些问题,《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了民生租赁董事长孔林山。
“宣言最主要的目的,在于正确引导国内公务机的市场消费,避免出现恶性竞争,有序地开发市场。同时,积极呼吁制约行业发展的客观不利因素的改善,为行业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在宣言的发起者之一孔林山看来,如果市场制约性因素能够妥善解决,未来十年,中国公务机市场规模可达800至1000架;如果没能妥善解决,行业发展将会受制,规模可能500架也有困难。
“中国内地在2007年前仅有二三十架公务机,目前已经发展到超过100多架。”
第一财经日报:请简要介绍一下公务机市场出现爆炸性增长的原因,及当前中国公务机市场的大致形势。
孔林山:中国的经济总量很大,而且还在持续高速发展;中国人口众多,国土面积广大,地貌地势复杂。修公路建铁道,不仅周期长成本高,对大部分中西部地区而言,出行极为不便,效率也很低。这些基本要素决定了中国通用航空业的市场需求非常巨大。
这两年特别是今年,全球各大公务机厂商把中国市场看得非常重,公认中国是未来公务机最主要的市场。与中国市场快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公务机保有量已经很大,且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直接导致这些国家的需求水平下降。
根据行业信息公司Jetnet的数据,中国内地在2007年仅有几十架公务机,而目前已经发展近200架。此外,香港地区的公务机市场也受到内地因素带动,数量在五年时间内从17架上升至52架。
2009年,我们刚开始做公务机业务时就提出,三年时间内,力争达到10~20架公务机的业务量。但目前公司拥有的公务机已突破了一百架,还有大批潜在客户正在洽谈,有些现有的客户还提出要买第二甚至第三架,市场的发展远远超出当时的预期,外媒也曾报道“中国是世界公务机的大买家”,国内对公务机的需求量非常巨大。
日报:《2012中国公务机上海宣言》的发布,这在国内公务机历史上尚属首次。作为宣言的发起人之一,在你看来,此次宣言的出发点和诉求何在?
孔林山:中国公务机市场形势虽然很好,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整个行业还存在许多问题,不利因素还很多。行业要健康快速发展和正常高效运营,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中国公务机市场和用户的消费理念还很不成熟,远未形成正确良好和高效的消费观念;公务机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远远无法满足市场快速增长的需要;行业的专业人才也极度匮乏,尤其是公务机飞行员资源严重短缺;对行业发展的客观制约因素众多,诸如空域管制过严、高空尚未开放、关税负担沉重、维修力量不足、航材配件短缺等等,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中国公务机市场的发展。
中国公务机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因此,我们有义务共同前瞻性地正确引导市场健康发展。
我们联合全球公务机大厂商、国内运营商和金融服务商一起组建“中国公务机联盟”,在中国民航局的领导和支持下,定期召开会议,协调关联各方,共享信息,自律和规范行业行为,引导中国公务机市场的正确消费理念,避免无序竞争,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并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在对行业和市场的发展、监督及引导方面,起到积极和有益的作用。
“公务机消费处于初级阶段有两个标志: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只买新的,不买二手”
日报:你刚才提到,中国公务机市场还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对于这个初级阶段你是如何理解的?市场上是否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
孔林山:从市场消费的角度看,中国的公务机消费还仅仅处于初级阶段,有两个明显标志:一是客户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对于同一个品牌,客户往往倾向于买远程豪华机,而更实用更具性价比的中程机、短程机则少人问津。一个成熟的公务机市场,应该有多层次多方位的不同需求,通常按正常的市场占有率看,中短程机应占主流,而在中国恰恰相反,豪华型的远程机占据主流。二是客户要买就买全新机,很少甚至根本不考虑买二手机。作为一种交通工具,二手机的性能和安全性并不差,性价比还很高,欧美市场的二手机交易就非常发达,而在中国这个市场极不发育,甚至是空白。事实上,二手机市场是否成熟和发达,是一个国家公务机市场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
从公务机提供者的角度看,当前公务机市场还有一个现象,就是许多公司“一窝蜂”地跟风做公务机业务。其实,公务机的使用有两个层次:一种是自用,这在中国的潜力很大;另一种是对外出租,但公务机的管理、维护、运营成本很高,如果没有规模效应,很难生存。目前,国内做这类业务的公司,绝大部分都在亏损。在公务机市场爆炸式增长的刺激下,大家都“一哄而上”,缺乏对市场的正确认识,各买各的,甚至有恶性竞争的迹象。
长远来看,将来中国公务机客户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不管对制造商来说还是执管商来说,企业之间有竞争,但合作的需求也很大。基于此,宣言的发布也是试图避免中国市场出现恶性竞争和混乱,有序健康地开发市场。
日报:从定量的角度衡量,请给出一个中国公务机市场的大致空间?
孔林山:发展公务机市场要克服一个错误观念,即公务机是“奢侈品”。事实上,在当下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企业家最缺的是时间,而公务机被称为高效的“时间机器”,有了公务机就能有效节省时间,为出行提供便利,也提供了相对舒适的环境,让客户得到充分休息的同时,极大地提高效率。观念解决好之后,市场将会更大。
我们预测,如果市场的客观制约性因素能够妥善解决,未来十年内,中国公务机市场规模可达到800至1000架;如果没有解决,也可能500架都难以达到。
民生租赁最骄傲的一件事是自主开发出国内公务机市场,并占有这个市场90%的份额。
日报:从规模看,民生租赁已经是亚洲最大的公务机租赁公司,拥有的公务机数量也占到国内现有公务机数量的一大半。你认为民生租赁的优势何在?
孔林山:民生金融租赁发展不到四年,做了很多产品,但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是我们的公务机产品,因为在中国,可以说这个市场是由我们自主开发出来的。
民生租赁给客户提供的是以金融服务为主的全流程式服务。所谓金融服务,实际上是为客户提供融资,例如,购买一架飞机,客户出资20%,租赁公司出资80%,客户可以一直使用飞机,但每月要按约定缴纳一定的租金,租金支付完之后,飞机所有权归客户。
在公务机发展初期,实际上民生租赁承担了全流程式综合服务商的角色,这也是“真租赁”业务特色和专业化的体现,也是区别于银行服务的根本特点。在购机方面,我们可提供购机咨询,安排体验飞行;在价格方面,我们以批发采购的方式,让客户享受价格优惠;在税收方面,由于目前公务机关税很高,小吨位飞机的关税税负达到了22.5%,租赁公司可以通过设立SPV公司,为客户缓税以减轻客户的财务负担。另外,租赁公司也可以在为客户协调维修、质保等方面提供帮助。
日报:对于民生租赁而言,在公务机市场领域是不是鲜有对手?
孔林山:中国的市场大得很,客户资源众多,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全部做完。这项业务看似简单,但需要积累大量的专业人才和行业经验。目前我们虽然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但最终还是要靠服务、靠人才、靠经验来保持领先地位。
我们不想局限于作为单纯的金融服务商,而是希望与生产商、运营商及行业主管部门一起,培育和发展这个潜在的巨大市场。在此基础上,民生租赁的业务领域才能进一步扩大,才能成为一个强大的主业。
中国租赁业有两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产品定位和资金支撑。
日报:金融危机后,欧美的一些金融集团有意卖掉飞机租赁业务,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国内租赁公司正在积极谋求国际化,是否考虑并购国外租赁公司?
孔林山:金融服务业的繁荣和发展取决于实体经济,中国实体经济还会持续繁荣较长一段时期,将来中国金融服务业的提高和扩大是必然的。
目前来看,中国金融机构怎样从为国内客户提供服务,发展到向全球客户提供服务,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金融管制较多;二是人才储备和技术水平不够。
最近,我们公司在内部进行大讨论:怎样提升民生金融租赁的核心价值?其中得出的结论之一,就要逐步培养民生租赁非常规的发展能力,利用中国的市场和资源,利用全球暂时性的经济困难,通过并购等方式实现快速发展。
但是,并购的前提是自身实力要强,不能出现管理水平跟不上、消化不了的局面。将来,民生租赁的实力足够强大,特别是规模和盈利模式有把握之后,一定会通过并购手段进入大航空租赁领域。现在,我们只专做航空业中的细分行业,专心做大做强,其余一个不碰,真正把专业化做出来。
日报:短短几年时间,中国租赁业资产规模增长很快,是否需要在速度上缓一缓,进行整固和调整?
孔林山:当前中国租赁业有两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产品定位和资金支撑。这几年租赁公司的业务发展很快,但存在一个通病,就是大部分租赁公司还在按银行的套路做业务,没有租赁特点。银行有什么客户和产品,租赁公司就有什么客户和产品。长远来看,这是非常危险的,租赁公司就应该做“真租赁”,而不做“假银行”。
在资金问题上,租赁公司还有一个共同的“瓶颈”,就是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依赖银行授信,发债融资的规模尚小,将来急需在政策上有所突破,通过资产证券化、境外融资等多种方式来解决资金问题。
日报:民生租赁近期完成了首轮增资扩股。对于民生租赁而言,是否有上市计划,股东多元化是不是民生金融租赁上市的一个步骤?
孔林山:民生租赁上市是既定的战略目标,但目前没有时间表。现在最关键是要做出特色做出品牌,找出特有的盈利模式来。我们有三个“五年规划”,简称“三步十五年”。第一个五年,即到2013年,成为中国最好的租赁公司,利润、规模、品牌居于前列,最重要的是拥有难以复制的盈利模式和特色产品,资产规模突破一千亿,利润突破十五亿;第二个五年,即到2018年,资产规模突破三千亿,盈利突破五十亿,在亚洲成为最好的租赁公司之一;第三个五年,到2023年,资产规模要突破五千亿,利润突破一百亿,成为在国际上有影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的金融租赁公司,全面实现国际化战略。(本报记者刘铮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