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平凡中的伟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8 04:43 来源: 经济日报

  王宗瑜是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货币金银处的一名干部,但他的工作地点却远离西安市数百公里。

  30年前,30岁的王宗瑜调到人民银行西安分行105重点库工作。库区位于一座不起眼的小山脚下,院子里除了库房还有两排简陋的平房,就是办公、食堂和休息的地方。30年来,身边的同事调走一批又一批,王宗瑜依然坚守在大山深处。

  王宗瑜曾多次有过调走的机会,但他从未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2007年,组织上从105库选调部分人员回分行机关工作,当领导问他是否愿意调离时,他说,“总要有人留下,我老了,家又在凤县,就让其他同志回去吧。”

  在成为105库副主任之前,王宗瑜是该库的一名司机。每当库顶需要做防水、库区需要修平房、周围需要修道路时,他总是既当司机又当搬运工,任劳任怨,尽职尽责。王宗瑜还兼着105库的后勤工作,常需到山外购买办公和生活用品,到分行报送材料、领取文件等,一个来回少则10小时,多则20小时,一个月得翻山越岭跑好几趟,他也毫无怨言。王宗瑜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专一行,多年工作下来,他不仅成为了库上的“勤杂工”,还是库上的“多面手”,从电路维修,到上下水管道、暖气管道、各种电器、燃油锅炉的故障排除,哪里出现了故障,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105库的一项日常工作是倒库、码垛。上下搬运60多斤重的箱子,纯粹是份力气活。最忙的时候,50多岁的王宗瑜一天要搬运100多箱,他的手脚经常被木箱上的铁丝、铁皮等包装物划伤。

  在105库工作的30年里,王宗瑜几乎没有休过假。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了库区重建和安全工作,王宗瑜近3个月没有回家。很多同事都劝他回去把家里的房屋加固一下,他却总是说,“库上的事比家里更重要。”

  在同事们眼中,王宗瑜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人,国家的钱哪怕是一分钱,他都看得很重。装存货的小木箱,上级行的预算价格为每只40元,他采购时硬是软磨硬泡砍价到30多元,一下子节省了几十万元。

  在王宗瑜眼里,制度高于一切,不管是什么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违反制度。他严格坚持进出库制度,保证库房管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使各项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无论谁要进入库房,都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的程序办理手续,即使总行领导进库也要按规定出示介绍信、身份证等证件并严格登记,按要求统一着装后才能进入,开锁时还要严格执行回避制度。多年来,105重点库历经无数次进出库,但库内数千万件存货分毫不差。

  根据上级行安排,105重点库的存货即将转走,王宗瑜也即将退休。“组织上把105库交给我管,我要善始善终,对得起组织的托付。把这些做到了,我心里就安然了,可以放心退休了。”王宗瑜说,他在秦岭大山中工作40年,到105库工作30年,看护好105库是他的责任。

  2011年6月,人民银行党委下发通知,要求全系统认真开展向王宗瑜同志学习的活动。“王宗瑜30年如一日,扎根秦岭腹地,在货币金银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勤俭节约、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为人民银行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树立了‘平凡中见伟大’的生动典范。”人民银行党委有关负责人评价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