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审批权的黑利益链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30 17:17 来源: 中国经营网

  中国的事儿往往不是知道不知道的问题,而是要不要去做的问题。为什么没人去做?

  审批权的黑利益链条“绿A”“汤臣倍健”“清华紫光(金奥力)”等螺旋藻“蓝帽”产品大概在很多保健品商店以及药店里都有销售,听说吃螺旋藻还是不错的,只是最近怕是没什么人敢吃了,因为在记者的调查当中发现,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定的多家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均显示,在8个送检样品中,有6个样品的铅含量严重超标。其中“尤维斯”超标20%;“绿A”和“清华紫光(金奥力)”均超标80%;“汤臣倍健”超标100%;“圣奥利安”超标200%;“康特力斯”超标820%。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3月27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已责令相关部门召回问题产品,将依法严厉查处涉事企业。

  按说这些保健品上市的时候都有相关部门的审批,然后还有其他部门不定期的检查,结果竟然是这么一个结果,未免让人觉得不太能相信了。与此同时,这篇记者的调查报道还显示出一个现象,即各种审批手续已经形成整套的利益链条,其中包括三个环节,分别是厂商、中介机构、审批的政府部门。

  在不做生意的人眼中,可能生产一个什么产品都是厂商拿着说明书、成分表、检测报告去相关的机构报备,然后由相关机构审核通过之后发给可以销售的凭据。实际上很多时候就少了中介机构这个环节,某些产品要是没有中介机构的斡旋,很难顺利得到产品的生产、销售许可。比如说这些厂商就是利用中介机构与审批机关的勾结,花钱之后就顺利拿到了生产销售许可。

  一个正常的中介机构存在是没有问题的。我们知道,打官司还需要有熟悉法律的律师,厂家有时候并不了解政府部门的各种手续、流程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个时候要是有个中介机构帮助他们完善整体的报告,用以节约来回改动的时间,并不算有什么错处。这种机构在国外也是普遍存在的。

  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介机构并非是赚这种钱的地方,而是某种行政权力的延伸。如果您不太明白的话,我这么跟您解释一下:按照一般的收费标准,审批机构只能收取相应的费用,这个是公开透明、明码标价的事,没有特殊利益在其中。但您也要知道,一个掌握着审批大权而又没人监督的机构,要是不把权力换成钱未免有点儿浪费了,所以就有了中介机构,专门为达不到标准或者故意刁难之下的厂商把事情摆平。收取的中介费用自然也不会全是中介公司的利润,准会有一部分跑到了审批机构某些人的腰包里。就我所知,有些中介机构的股东就是相应管理机构的人员或者亲属。

  中国的事儿往往不是知道不知道的问题,而是要不要去做的问题。为什么没人去做?

  想必您也看出来了,问题出在审批权力过大与监管不足上。要说这种状况哪里都可能出现,但只要一招就可以杜绝,比如说事后负责追究的制度严格执行,谁放水、谁负责,而且是所有环节都要负责,弄几次典型事件,这个利益链条就能打破。毕竟谁都不想因为某个事情直接丢了饭碗嘛。

  就连我这种不太熟悉社会管理的人都能提出的想法,想必作为管理者不会不知道。中国的事儿往往不是知道不知道的问题,而是要不要去做的问题。为什么没人去做?这是因为看上去这是一个独立的利益链条,实际上这个利益链条是整个大利益链的一部分,断了这链条的机制,必然导致所有利益链条的崩解,这个景象大概不是某些人或者机构乐意看到的。

  作者为资深时政评论人士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