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亚洲购买力迅速扩张带来金融机构发展契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2 03:0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叶慧珏

   亚洲地区的消费能力日益受到金融机构的关注。最近几年,各大金融机构纷纷发布各自的地区财富报告,作为其未来拓展私人银行和企业客户的风向标。

   “实际上,亚洲地区的情况十分复杂,真正说到中产阶级的崛起,应该是针对中国市场而言的。”美银美林中国经济学家陆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指出,印尼、马来西亚等地还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日本、新加坡、香港地区,甚至韩国和台湾地区的中产阶级崛起,都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目前在亚洲地区,中国市场的消费能力上升是最显著的。

   亚洲消费市场崛起

   《21世纪》:在亚洲内部,谈到中产阶级,各国并不是均衡发展的,各个国家的情况差距很大。从消费市场的发展阶段来看,亚洲地区大致可以区分出哪几类不同的类型?

   陆挺:的确如此。大家都在谈亚洲,但具体在做经济研究的时候,亚洲的定义是什么,各家都有不同的说法。在银行领域的经济学研究中,狭义的亚洲研究仅仅包括东亚,有些包括东南亚,还有再扩展到中东和太平洋地区。

   2010年,在全球20个富裕人口发展最迅速的市场中,有八个为亚太区市场,包括香港、越南、斯里兰卡、印尼、新加坡及印度。预料日后亚太区仍会是多个全球富裕人口成长最迅速的来源地,但成长的步伐将大大取决于新兴市场宏观经济发展趋势以及成熟市场的需求动力。

   我认为,说到中产阶级迅速崛起,主要还是针对中国市场的。

   《21世纪》:亚洲崛起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亚洲整体的中产阶级人口在全球中产阶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如果我们看亚太地区整体的消费情况,最近几年消费者购买力是否有显著的增强?

   陆挺:是的,我们可以从一些数据入手来看这个问题。

   根据美林全球财富管理于2011年10月发布的亚太区财富报告, 2010年,亚太区富裕人士数目增加9.7%,至330万人,现时人数超越欧洲的310万人,直逼美国(也为330万人)。在报告中,富裕人士指持有金融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人士,其中不包括主要居所、收藏品、消费性产品和耐用消费品。

   现在,所有地区的富裕人士人数均已回升至危机前2007年的高位之上。其中,以亚太区富裕人口的成长自2007年来升幅最大,达18.3%,压倒众多新兴区域,如拉丁美洲(上升14.2%) 、中东( 上升11.3%)或非洲(上升15.3%)。反观北美和欧洲,富裕人士数量只较2007年稍微上升(分别上升2.6%及2.4%)。

   《21世纪》:亚洲消费力增强,目前主要对哪些消费品市场产生显著的影响?主要的消费偏好是什么?

   陆挺:2010年开始,不动产和股票配置仍占亚太区富裕人士投资中的最大比重。亚太区富裕人士持有的资产中,不动产占27%,远高于19%的全球平均水平。但股票占26%,仍低于33%的全球平均水平;固定收益金融工具的配置由20%增至22%,不过,也低于30%的全球平均水平。

   从消费方面看,亚太区富裕人士偏好奢侈收藏品及珠宝、宝石及钟表类资产。奢侈收藏品(如豪华汽车、游艇及飞机)为亚太区富裕人士嗜好投资中最主要的类别。 豪华汽车厂商在亚太区销量成绩突出,反映出富裕人士在这方面的花费增

   加。法拉利表示,包括香港和台湾在内的大中华区现在已经成为其五大国际市场之一。

   珠宝、宝石及钟表对于亚太区富裕人士仍具相当吸引力。虽然高级钻石的需求主要来自俄罗斯及中东,但中国及其他亚太区投资人的需求亦迅速成长。相对而言,亚太区富裕人士的投资嗜好中,艺术品的持有比例与全球水平相比明显较低(亚太18%,全球22%)。

   跨国金融机构的契机

   《21世纪》:亚洲这一消费力的改变,对于跨国金融机构来说,有什么意义?

   陆挺:对国际金融机构来说,亚太区无疑蕴藏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亚太区中产阶级和以上人士对理财服务的需求增加;同时,除了经济发展及人口趋势这两个成因,监管制度的改革也意味着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多个亚太区市场对外国金融机构及资金的态度日趋开放。此外,发展已上轨道的市场如新加坡及香港,都以国际金融中心为定位,吸引了其他地区及亚太区其他市场资本大举流入。

   《21世纪》:但机会和风险是并存的。

   陆挺:是的。要把握亚太区不断扩张的市场,国际金融机构会面临一些挑战。

   第一是竞争加剧。随着越来越多国际财富管理公司涉足亚太区市场,激烈的竞争可能会导致客户流失及利润率下降。

   第二是专业人才缺乏。对一些在成熟市场中经常应用的比较高深的技术和产品,亚太区以前接触到的机会较少──特别是由于针对较富裕人士的市场本身在近期才开始扩张。虽然可以从外国引入专才,但这些专家可能缺乏对地区市场的必要认识。

   第三是收入及利润压力。金融危机过后,投资人态度仍然很审慎,因此多个市场的交易额以至费用收入及利润可能仍低于危机前的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对区域金融治理而言,愈趋复杂的金融产品,以及资本流动的波动性及规模的上升,也对监管当局提出新的挑战。

   《21世纪》:金融机构应当有怎样的准备来迎接这一变化?

   陆挺:第一,是一致的服务。客户选择由同一机构提供的多种服务,各个部门和联系窗口所提供的服务更为一致;二是加倍便利。金融机构可担当富裕客户的多元服务综合供应商,使客户倍感便利──以单一联系窗口让客户全盘了解其整体业务;三是协助筹集资金。企业家尤其需要资金扩充业务,金融机构可协助客户获得一般不能以个人身份获取的投资银行融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