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清明时节话悼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5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古傲狂生

  "悼亡"这个词汇还真是奇妙。"哀祭"与"悼亡",就名目看,都是生者祭奠、悼念死者的文字。但从文体分类角度看,"哀祭"属文的范围,而"悼亡"则归于诗词。其实,"悼亡"比"哀祭"范围狭窄,专指丈夫悼念亡妻的诗词

  曾有人说,还是欧洲女人幸运,谈恋爱时就会得到最好的爱情诗,而中国女人往往在身后才能得到。

  这么说,是有缘由的。

  中国古代诗歌里,专有“悼亡”这么一个类别。

  “悼亡”这个词汇还真是奇妙。“哀祭”与“悼亡”,就名目看,都是生者祭奠、悼念死者的文字。但从文体分类角度看,“哀祭”属文的范围,而“悼亡”则归于诗词。其实,“悼亡”比“哀祭”范围狭窄,专指丈夫悼念亡妻的诗词。

  相传,此事西晋文学家潘岳乃始作俑者。潘岳字安仁,民间称之为潘安,旧小说里动辄说“才比子建,貌若潘安”,指的就这位。

  不要以为帅哥都是薄情之辈,潘帅哥就是一个很专情的男人,他对亡妻杨氏念念不忘,曾写了《悼亡诗三首》,从此开悼亡诗歌的先河。潘岳的诗写得的确不错,情真意切,辞藻艳丽,想象力也很丰富,譬如他写“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千古之下读之,犹让人动容。

  潘岳之后,悼亡诗风气渐开,南朝沈约、江淹,隋代薛德音,唐朝元稹、李商隐,宋代梅尧臣、陆游等人,都曾写过悼亡诗。

  元稹这位《莺莺传》的男主角,虽对莺莺用情不专,对亡妻却饱含深情,曾写过《遣悲怀》三首、《离思》五首、《六年春遣怀》八首,共十六首悼亡诗,算得上悼亡诗人之冠了。元稹这些诗清新哀婉,颇多佳句,像“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至今传诵。

  李商隐也是一大情圣,身为牛党人士弟子,却娶了李党王茂元的女儿,从此沉沦党争,抑郁终生。可他不怨恨妻子,妻子死后,他写了许多朦胧的无题诗,据考证很多都是悼念妻子的。如那首著名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妻泉下有知,读到这样缠绵悱恻的诗,大概可以瞑目了。

  宋词兴起后,也有许多词人开写悼亡词,苏轼、贺铸、纳兰性德算得上是这方面的大家。东坡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读来令人有柔肠寸断的感觉。那位执铜板铁琶高唱“大江东去”的豪放派盟主,也会写婉约若此的词作,词人之心性,岂是随便贴个标签就行的?

  无论身前身后,爱情也好爱情诗也罢,身处其中的人要的都是最简单也最浅白的一句话——最重要的是感情真挚,还是秦观说的好:“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