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改革意见初出市场热议加减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5 01:49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李隽

  证券市场监管应该做“加法”还是“减法”?监管部门应当如何根据形势变化,对监管方式作出改革从而适应市场?就此问题,证监会近日已经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而在博鳌亚洲论坛期间,4月3日举行的“金融危机与全球资本市场的新挑战”分论坛当中,来自监管部门以及证券行业的领军人物也就此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多位与会人士认为,对于市场合理之处,监管部门更多应该“退一步”去做“减法”;另一方面,监管方式也要不断适应市场新的变化,不断重新“量体裁衣”,促进市场创新发展;此外,也要放开资金使用限制,进一步放开各种资金进入市场。

  而针对新股发行改革,专家认为,需要进一步推进市场化,考虑把审查新股权力转移到交易所,进一步加强信息披露,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进入市场,让更多好公司进入资本市场融资,使得新股的供应充足,也要加快退市制度建设。

  对市场运行合理之处做“减法”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庄心一表示,随着市场的发展进步,监管部门应当随时关注行业和市场成长,适当做“减法”,在市场运行合理的地方,要主动“退一步”。未来需要加大证券行业自主经营创新空间,加大监管改革力度,凡是市场有需求、公司有能力、客户权益有保障、风险控制有相应措施的,都应该放手交给市场。庄心一认为,内地证券市场是在经济转轨早期和中期建立起来的,而境外主要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成长,变化模式不一样。金融危机中,境外市场有失效之处,监管过于宽松,政府需要做“加法”加强监管,而内地则是政府较多替代了市场,未来的市场健全需要做“减法”。

  “房间内外的气压要基本一致,如果屋外风很大,一打开的话,屋里面就受不了。”台湾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薛琦就资本市场的开放和改革做出这样的比喻。他认为,资本市场开放不是那么安全,市场开放会带来很多内部制度改革的问题,也会带来冲击,这需要一步步走。他同时也表示,成功的改革一定是创造了很多的机会,把市场往前推,如果市场“停住不动”,改革就可能出了问题,制度就一定有所不足。监管需要把不合宜的改革“拿掉”,另一方面,监管要求和市场投资者需求未必一致,这也是监管的难点所在之一。

  加强信息披露

  薛琦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有必要进一步提高拟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使得潜在投资者获得更多更准确的信息,促进定价的合理性,防止恶意套现,尤其是如果允许股东通过IPO发行存量老股的话,更加需要信息对称。另一方面,让更多的好公司在本土上市也是关键,同时加快退市制度的建设。

  他同时建议将上市审查交给交易所负责,政府从中退出。他指出,在台湾上市公司的审查,是交易所负起主要责任,包括香港等地多数都是交易所负责,这样的话职责就容易划分,交易所担任了直接把关的角色。

  中金公司董事长李剑阁则称,近日征求意见稿内容主要涉及加强信息披露制度,让市场能够鉴别,并且淡化监管机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判断。但李剑阁认为,征求意见稿有一个缺陷,“总的是防止定价过高,但是如果给市场这样一个印象的话,将来投资者认为这个出来后,定价可能会偏低,于是炒新问题又出来了。”李剑阁认为,从目前市场状况来看,这方面还需要平衡。

  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则表示,要让中国更多的企业踊跃到市场发行股票,供应比较充足的话,就会使得发行价格相对比较合理。德太集团(TPG)合伙人Tim Dattels认为,在过去的国有企业和资本市场改革中,很多好企业到香港和纽约上市,A股市场参与者失去了投资这些高质量公司的机会。他建议,高质量公司资产更多应当用于发展内地资本市场,这也是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改革的做法。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