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民间金融改革期待更大突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5 01:52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嵇晨

   也许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金融市场的关键词离不开“改革”二字。

  继国务院正式把温州设为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之后,清明小长假期间,温家宝总理再次公开表示,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就要打破垄断,温州试点的成功经验要向全国推广。此举被解读为中央有意打破银行垄断,民间金融改革尝试开放箭在弦上,在刚刚结束的2012博鳌亚洲论坛上,民间金融改革破冰亦当仁不让成为热议话题。

  遗憾和探索

  “此前,我们在金融市场化方面的改革工作有些滞后,应该更早更积极稳妥地推进。”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曹文炼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由于没有在这次“温州方案”中看到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举措,他感到“有些遗憾”。

  “如果说我们的金融业是高度垄断的行业,没有市场化利率,就无法引入充分竞争,真正的民营资本进入和金融开放都可能遥遥无期。”曹文炼认为,利率改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但牵涉到决策者的决心问题,以及各部门的配合协调。

  除此之外,中国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保育钧在博鳌期间的“民间金融和银行业开放”分论坛亦称,“温州综合改革试验方案有所突破,但也留下许多悬念,需要进一步探索”。

  “首先改革方案中允许兴办村镇银行,依法允许民间资本组建和发起村镇银行,但根据1998年通过的《商业银行法》,民间资本是不能办银行的,所以要修改和制定法律;其次,对于符合条件的贷款公司可以改制为村镇银行。如何界定‘条件’,还需要出台更多细则。”保育钧认为,此次温州试点改革没有提出利率市场化,将会成为一个遗留问题。

  此外他意识到,改革中也没有提出在地方上要对村镇银行这些小型金融机构存款进行保险,存款保险制度不建立,没有最后一道防火墙,谁敢存钱到小银行去?导致他们作为民间金融改革破局先锋,反而可能难以续办。

  突破和勇气

  尽管有大量问题需要深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务院拿温州作为民间金融改革的试点,其突破意义和决心,获得了诸多肯定。

  在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看来,国务院选择温州作为金融改革试验区非常明智,大量民间资本的分配不合理,伤害到实体经济。“解决民间融资问题要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体系,不仅必须要有大小银行,还要有各种各样的民间金融机构,它们可以解决银行不能满足的有些金融需求,的确存在一定合理性。”

  中国入世10年以来,80多个国家的金融机构都已进入中国,除了银行之外,还有很多其他金融服务品种,金融体系对外开放发展较为顺利,所以温州试点也被广泛视为,决策层意识到我国金融系统对内开放存在的不足和空间。

  “问题首先在于金融机构设置不合理、融资形式过于单一。”保育钧对记者指出,由于结构不合理,管得太多太死,除向银行融资之外的其他融资渠道和手段都没有向民间开放,应该把金融向民间资本放开,并加强监管,而不是一味拖延改革。

  “解决问题的基本办法是打破现有金融机构垄断”,松绑村镇银行,允许大量存在的小额贷款公司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可以改制为村镇银行,保育钧对此予以肯定,并认为“中国的金融改革,首先就要开放民间资本,不仅是让民间资本买银行股票,参银行股,更重要是让民间资本组织建立微小型银行,在机构上满足需求”。

  此外,保育钧表示注意到在这次温州改革中对监管有一定突破,把“一行三会”的垂直监管和地方的监管结合起来,赋予地方金融机构更多权力,使责权相结合,鼓励放手地方政府去负责、试验和监管,“我们都寄希望温州地方监管机构能够大胆地闯”。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