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评论:汤臣倍健的“达标”声明完全不负责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5 23:17 来源: 投资快报

  本报评论员

  汤臣倍健最近的螺旋藻“含铅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尽管公司声称有关“含铅超标”的报道不属实,但是根据本报的最新独立检测(详见4月5日《投资快报》头版),公司的螺旋藻产品铅含量为0.54mg/kg,不仅比相关媒体报道的国外公司普遍采用的0.2mg/kg标准要高出足足一倍,而且比照严格的国家标准0.5mg/kg仍然高出8%。作为一个业内知名的健康消费品上市公司,不为自己的生产标准提高而进行反思,反而至今未公布螺旋藻产品的具体铅含量数字,并且片面指责媒体报道不实。此种行为无论是对广大消费者还是对投资者而言,都是一种完全不负责任的做法。

  不负责任一:汤臣倍健没有向消费者尽到产品说明的责任。

  身为消费者,在购买公司产品时,理应知晓产品的关键信息。特别是对于保健品这种事关人身安全的敏感产品,公司更加需要做到产品信息公开透明,才能够取信于广大消费者。然而我们看到的是,汤臣倍健至今为止,仍未向外界公布其螺旋藻产品的具体铅含量水平,只是含糊其辞地以“国家药监局通告未超标”作为挡箭牌,妄想就此一笔带过逃避责任。若论其可信度,甚至还不如投资快报为读者着想、自费检测的数字来得可靠。如此含糊的态度,公司岂能服众?广大消费者又岂能安心?

  不负责任二:汤臣倍健没有尽到完善产品的责任。

  身为一家业内知名的上市公司,汤臣倍健并没有把提高产品质量作为经营理念,而选择了片面追求盈利最大化。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汤臣倍健的螺旋藻片从原料到成品,其价格增值了足足有20倍之多。公司的年报也显示,其螺旋藻类产品的毛利率达到了64%。只不过,如此赚钱的一个螺旋藻产品,其生产却是建立在一个高出国外及国际同行执行标准超过1倍的水平之上!管理层固然赚得盘满钵满,但却从来没有考虑到要将如此高的利润分一部分到生产线进行投资改造,只懂得拿着过时的2mg/kg的标准在大呼“产品没问题”!当然监管部门的标准有待更新,但难道公司就可以不顾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利用这些过时的“国家标准”大赚特赚了吗?!公司的社会责任何在?管理层的正直诚信何在?

  不负责任三:汤臣倍健没有尽到对投资者权益保护的责任。

  纵观本次的螺旋藻“含铅门”事件,汤臣倍健在其中所发挥的主动作用可谓微乎其微。除了例行公事地发布公告和被动接受媒体访问以外,公司并没有实质性的安抚措施和产品改进计划。相对比当年的“双汇事件”,汤臣倍健在这次“含铅门”事件中的表现远远不如。固然,公司已经在年报中披露了相关的经营风险。但是这些风险,说到底还是可以通过管理层的经营手段来加以化解和缓解。否则,公司的管理层又如何对得起那些用真金白银购买股票的投资者呢?

  说到底,本次的汤臣倍健螺旋藻“含铅门”之争,其重点不在于国家标准的高低,也不在于国内的螺旋藻行业是否遭到了竞争对手有预谋、有组织的恶意攻击。作为汤臣倍健的一个消费者,我们需要知道所购买产品的关键信息,作为汤臣倍健的一个投资者,我们希望看到公司更加积极的解决方案,但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没有看到汤臣倍健有令人满意的回应。而仅凭一个“媒体报道不属实”的公告,就把这一切给打发了,对公司管理层来说,这显然是完全不负责任的表现。对于市场来说,用脚投票也成了必然的选择。这一点,我们只要看看公司的股价下跌就可以知道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