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礼来制药CEO李励达:“偏执”新药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6 01:01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王蔚佳

  在全球单个新药研发成本已经冲刺20亿美元的压力下,仍然高调表达坚持做新药,甚至拒绝大规模兼并的市场通行做法,不仅偏执,甚至疯狂的,美国礼来制药全球董事长、总裁兼CEO李励达(John Lechleiter),算是一个。

  参加中国发展论坛的他日前再次来到中国,和之前的每次一样,他要到处走走看看,除了检视中国市场不断飘红的市场曲线,他迫切地想知道更多关于这个神奇市场的方方面面。

  近几年来,太平洋之上的这条美国—中国航线,已经成为年近60岁的李励达最衷情的长途飞行之一,毕竟,持续10年保持20%年增速的“最好时代”,不是谁都能赶上的“大幸运”。

  第一财经日报:当发现一个全新化合物越来越艰难,研发成本已经接近20亿美元的时候,跨国制药巨头都开始在战略上有所调整,收缩或精简新药研发的比例,加大对价格相对较低的仿制药开发,这种大趋势下,礼来仍然加重对新药的研发,不做仿制药,会不会有些冒险和激进?

  李励达:除了直接的金钱投入,仅从时间上来看,一个新药从开发到临床试验,再到最终上市新药可能要花上10~15年的时间。

  我个人认为,现在可以说是药品研发方面投入最好同时也是最令人振奋的时机。一方面,相关的知识现在进入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对基础科学方面有更多的研发成果,对人的生理、人体生物学有了更多的知识。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运用的实验室工具越来越多,通过这些工具我们可以进一步整合对人体以及对人体生物学的知识并找到一些新的治疗方法。

  日报:今年2月,礼来启动了全球新的合作研究项目“创新始于此”,更多地吸引外部的科研力量,可以理解为是出于降低研发风险的考虑吗?

  李励达:“创新始于此”(Innovation Starts Here)其实是2月底推出的项目,这个项目是希望能够和外部的合作者有更多的、更紧密的合作,比如,我们会邀请一些科学家或者是访问学者来到我们礼来的实验室来做一些博士、博士后方面的研究;我们也会以现金拨款或者是其他的形式和非礼来的实验室共同在我们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合作和研发;此外,在我们的开放创新平台上,全球各地的研究者都可以把他们感兴趣的化合物呈交给我们礼来实验室,由我们帮助他们做一些筛选和实验室的检测,通过这些检测和筛选看一下他们提交上来的化合物是不是有相关的生物活性。

  我们提供的这样一种筛选的服务或者说化合物筛选服务完全是免费的,唯一的条件是我们对这个产品或者说这样一个化合物有保留第一或者说首次的谈判权。

  日报:在科学独创性上,礼来会一直坚持这样的“冒险”吗?

  李励达:礼来一直是一家科学推动的企业,我们尊重科学家,希望给他们自由的舞台,我希望我们未来仍然是一家科学技术推动型的企业。在我们企业的愿景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切从科学开始,一切从科学家开始。我们普通人是没有办法预测未来科学发展是什么样的,我们也不能强制性地要求科学家做这样或者是那样的产品。

  我可以举一个小小的例子,上世纪80年代我们推出抗抑郁药物“百优解”之前,我们生产的主要产品是抗生素,百优解推出之后的全球流行使我们成为了生产神经类药物的企业。那之后,我们有健择,之前我们是把它作为抗病毒的药物进行研究的,可是在这个方向的研究却失败了,但正是这个失败又发现了它在抗肿瘤方面的疗效,使之成为了全球知名的抗肿瘤药物。这就是科学给我们的惊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