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货币微调式宽松弊大于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7 04:31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乔家韦

   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即将公布,此前国家发改委人士透露,一季度GDP同比增速将放缓至8.4%,不过仍比政府的2012年GDP增长目标7.5%要高得多。据说3月份的CPI会轻微反弹,从2月份的3.2%上升到3.4%,很多经济学家预测,物价涨幅依然是总体趋落。

   一季度的数据非常有历史意义,首先,它告别了二位数高增长。其次,中国的外贸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贸易高顺差的时代似乎真的一去不复了,这导致外汇占款的快速下降。同时,外贸变化也导致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空间的减缩,它又影响资本账户的进出。再次,中国过去的高投资也有所减弱。

   中国经济的这种变化其实是很正常的,但很多人没适应。经济学家又编造了一些没有任何根据的判断,比如低于7%就是硬着陆,需要避免,现在需要快速微调。于是,很多经济学家最热衷的工作就是猜测什么时候调存准。

   我们认为,现在货币微调式宽松,不仅很难阻止经济下滑,反而会强化通胀预期,得不偿失,也就是说,现在进入了“托宾的魔咒”(这不同于“流动性陷阱”):货币是根绳子,可以拉不可以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要从货币运行的机理来讨论。它有点像股市。我们将2009年4万亿财政撬动数十亿信贷的“大救市”打比方为股市突然受到大的资金冲击,资金首先炒高有色能源,然后炒房地产,然后是农产品,最后人力密集型产业。这个“轮转原则”跟中国通胀所谓“结构性上涨”是相似的。当房地产炒高,农产品就是价值洼地,即后者有补涨行情。

   但是,假设政府不想让农产品股票上涨,在资金炒高房地产之后,正准备进军农产品,政府突然实施了货币收缩,意思是“这个目标你别碰,收手吧”。那么结果如何?结果不是农产品不涨,价格还是继续涨,但成交量会大幅度下降,即出现窄量上涨。

   这个比方“还原”到经济上是怎样的故事呢?当政府的经济大救市让矿产、能源和房地产到了很高的景气,他们发现农产品价格也开始飙升的时候,他们想控制局势,开始收缩——这就是2011年的情形,但是,农产品依然飙升,飙升了30个月,货币收缩让房地产价格停滞了,但是农产品并没有,因为农产品的上涨形态类似于股市的“窄量上涨”,即“萎缩生产式上涨”,农产品的生产是不断萎缩的,价格上涨是挽留它继续生产的必要条件。

   很多专家是无法解释“通胀会产生对某个产业的供应抑制”,他们说,“猪是有生长周期的,农作物也是一样,只要1年,供应立马跟上”,但是农产品作为通胀推手已经持续了近30个月,他们根本解释不了。农业部发布各种丰收数据也没人信。

   货币泛滥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价格波动和体系混乱,使得人们只知道补涨,不提供生产扩张。农民知道肥料要涨成本要涨,粮食当然会涨,但怕卖得不好,所以走一步看一步,降低生产;做保姆的阿姨知道物价要涨所以工资必须要经常涨,所以干几个月就要加薪,不满足宁可辞工……最后我们知道,这种没有生产扩张的“补涨行情”只有靠坚定的货币收缩,比如让房地产价格、租金价格、能源成本价格下跌到理性水平,这时候人们才形成正确的预期,使得正常的生产扩张能够形成。

   如果这时候实行货币放松,那么我们相信,这将强化过去的错误预期,即“不带来供应扩张的上涨”将会继续。不带来供应,首先就体现在信贷量的不振。我们会看到,货币放松最近几个月并没有带来信贷量的上升,融资的需求不见了。相反,信贷量反而不断下降,这意味着生产开始萎缩,货币宽松仅仅强化价格心理,而没有鼓励产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