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志愿服务送春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7 05:54 来源: 经济日报

  “残疾是不幸的,但生活在中原油田的我们是幸运和幸福的。”在中国石化中原油田下属的残疾人企业华苑公司的手套生产车间里,卢学兵坐在轮椅上熟练地用剪刀给初制的手套开口子。

  像卢学兵一样受益于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志愿服务的人还有很多。多年来,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坚持弘扬雷锋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发展,无数志愿者用无私奉献把春风般的温暖送给需要帮助的人。

  华苑公司现有残疾员工490多人。在华苑公司手套生产车间,公司党委书记邵均克正耐心地指导员工加工手套。

  2001年,在中原油田社区系统机构改革中,邵均克到第一社区任居委会主任。当时,就业机会少压力大,残疾人员就业更难。邵均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面对社区经费紧张、无钱购置设备等实际困难,邵均克选择从最简单的工种开始,创办劳动强度不大、技术要求简单的拖把厂。

  2002年9月,拖把厂正式投产,社区的32名残疾人和5名特困家庭待业子女成为第一批员工。2003年6月,邵均克又办起了防滑棉手套加工厂,安置失待业人员137人。2008年,她又开办了手套分车间,办起了羊绒羊毛编织分厂。在邵均克的厂子里,残疾人员占了员工总数的90%。邵均克用慈母般的关爱和呵护,为残疾员工营造和谐、温馨的氛围。

  在中原油田,没有人不认识宋丽萍。宋丽萍是中原油田第十社区管理中心职工,也是中国重症儿童救助网濮阳站志愿者、无偿献血服务志愿者、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红十字会爱心联盟服务队队长。

  2010年4月,当得知自己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时,宋丽萍毫不犹豫地决定捐献造血干细胞。当年7月,她成为我国第1734个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在濮阳市濮城镇、渠村乡等地的养老院里,也能看到宋丽萍的身影。她给那里的老人洗衣服、做被子,为手脚不便的老人洗头、洗脚。这些年来,宋丽萍陆续资助过8名贫困失学儿童,有记录可查的捐款就有2万多元,而她一个月只有900多元的工资,身上的衣服都是身边的姐妹们送的。

  “奉献自己一份力量、做一点力所能及事情的时候,我收获到了快乐,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宋丽萍说。

  24年来,采油四厂安全环保监督科副科长杨明锋细心照顾非亲非故的孤寡老人舒老太,让老人享受幸福晚年。1988年,舒老太的儿子意外去世。老人孤苦无依的哭泣声让杨明锋彻夜难眠。作为老人儿子的同事,杨明锋说:“舒妈,您放心,今后只要有我吃的,就有您吃的!”那一年,杨明锋27岁。从那一天起,他的心里就多了一份牵挂,天天把舒老太接到家里吃饭。

  面对记者,87岁的舒老太说:“我没想到失去儿子后,会又‘添’了一个儿子。”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