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乳业标准内外有别 雅培奶粉风波无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7 09:37 来源: 中国经营网

  目前各方争论的“质量门”不再是简单的“好”与“差”的概念,争论的焦点最终落在了销售市场和市场标准上。

  3月下旬,香港一家名为“CER research”(以下简称CER)的研究机构发布报告称雅培婴儿配方奶粉在德国的检测“表现非常差”,“6个样品无一符合中国国家标准”,引发公众关注,随后雅培公司予以反驳,并将此次事件定位为“阴谋”。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各方争论的“质量门”不再是简单的“好”与“差”的概念,争论的焦点最终落在了销售市场和市场标准上,雅培奶粉在不同市场所采取的质量标准存在差异,而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类商品中,食品质量的差异常常挑动人们的神经,也给卷入其中的企业造成了各种“尴尬”。

  “为了证明雅培奶粉没有问题,我们已经将产品送去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再次检验。”3月29日,雅培公关部相关人员对本报记者通报了事态的进展。但截止到记者发稿,雅培公司并未提供第三方检测的结果。

  纠结乳清蛋白

  3月22日,CER在其网站发布了一篇题为《雅培心美乐1段,营养不良的第一步》的调查报告,称公司从上海和香港购买6个品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送至德国一家专业监测食品安全的实验室进行成分检测和分析,结果发现6个样品无一符合中国国家标准,而“原拟作为标杆的雅培奶粉表现最差”。

  CER报告称,雅培香港出售的喜康宝1段乳清蛋白与酪蛋白比例为41%:59%,营养成分不达标。根据我国国标规定,以乳或乳蛋白制品为主要原料的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所占总蛋白质的比例应大于等于60%。

  雅培公司随即予以了反驳,并不承认该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表示由于产地标准不同,检测出现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GER报告中提到的雅培产品并不是为中国内地市场而生产的,也不在中国内地销售。由于中国内地市场标准的独特性,该被检测产品和中国国家标准有不同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根据该报告中的发现和结论极具误导性,其目的是故意损害雅培的声誉。为此,雅培将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维护公司合法权益。”3月26日,雅培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在其官网发表回应。

  目前各方争论的“质量门”不再是简单的“好”与“差”的概念,争论的焦点最终落在了销售市场和市场标准上。

  据了解,雅培金装系列产品产地有4个,分别为新加坡、新西兰、丹麦和西班牙,全部由上海口岸进口。雅培公司同时表示,每批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均获得出入境检验检疫《卫生证书》。雅培公司不仅按照公开、且获得认证的检测方法来确定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含量,并已将产品送交获得国际认可的第三方实验室进行再次检验,以确保产品符合监管标准。

  双重标准

  尽管目前没有更多证据表明,雅培奶粉是“有问题”的,不过它依然要面临这样一个尴尬境地:如何面对不同市场的不同标准。

  在乳品行业,有这样一个潜规则:乳品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针对不同市场,采取了不同的质量标准。而一般情况下,乳品企业的质量标准取决于当地市场的标准。

  “雅培奶粉事件其实是双重标准问题。一般情况下,我们国家标准比国际低一些。有些标准提高一点,成本可能就上升很多,甚至是翻倍,所以跨国公司会选择按照国内的标准。”上海铭泰铭观乳业咨询公司总经理劳兵对本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乳品双重标准在业内早已不是新鲜话题。日本明治奶粉曾被质疑中国、日本双重标准。明治广州分公司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日本明治奶粉供日本本土和中国市场的产品是不一样的,本土销售的是日本原装的奶粉,而新供中国市场的是珍爱系列。日本原装的奶粉原则上不供应中国市场,只供日本本国使用,但现在中国消费者能通过网络渠道购买到日本原装的产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