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金融的道与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9 01:29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向松祚

  货币金融方面的许多事情,我们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其果不知其因,知其一不知其二。

  以货币为例,它是与人类历史一般古老的基本制度安排。没有货币,就不可能有任何成规模的经济活动。历来有人幻想,没有货币的社会是最理想的经济制度,最著名者自然非马克思莫属。然而,完全没有货币的社会,历史上从来没出现过。近代诸如前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亦无法完全消灭货币。但尽管如此,人类至今对货币奥秘的认识还非常有限。

  古老的难题

  1999年蒙代尔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在获奖演说《20世纪回顾》里说:“国际货币体系的动荡不安触发了本世纪无数次政治上的风云变幻,我们至今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动荡还知之甚少。”笔者一次偶然翻阅国学大师南怀瑾的《易经杂说》,赫然发现一句话:“为什么货币有了以后,从贝壳到现在的钞票,每一出来,一直只有贬值,永远没有涨回去的时候,这是什么原因?”南怀瑾认为经济货币问题是人类数千年一直没有弄明白的几个最大难题。

  又譬如说利率,也是与人类同样古老的现象。自有人类以来,就有借贷和利率现象。然而,西方世界兴起基督教之后,始终强烈谴责甚至立法禁止借钱收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许多伊斯兰国家倡议建立伊斯兰金融中心,宗旨是要约束高利息和金融投机。

  为什么会有利息?为什么各国利率水平差距巨大?为什么我国民间借贷利率可以高达50%、100%乃至200%?利率水平究竟是哪些因素决定的?对这些问题,我们至今还是不大明白。

  当然,最重要、最有趣的现象还是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金融与富国强兵和富国富民的关系。邓小平有一句改变中国的名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没有人能够否认金融的极端重要性,因为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和金融打交道,投资股票、购买基金、存款贷款、信用付款、电子交易……金融渗透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我们开始认识到,不善于使用金融手段的国家,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强国和富国;金融原来不仅仅是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还是转移财富、控制价格体系、掌控全球经济制高点的主要手段;金融战略可能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战略。

  然而,经济学者直到很晚的时候(20世纪后期),才开始系统研究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极端重要性,才开始以严格理论逻辑来论证金融之道。

  如果你拜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你可以欣赏对货币的精彩叙述,可以品评有关金银货币和货币本位制的长篇大论,可以领略有关利率和通货膨胀的真知灼见,然而,金融如何可以促进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斯密只是一笔带过,他所重视的是劳动分工和价格机制。

  李嘉图很少讨论金融,尽管他是“货币中性原理”的首倡者。

  马克思《资本论》对机器大工业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血淋淋历史的控诉令人触目惊心,对经济周期和货币信用的精彩分析令人肃然起敬。马克思还讲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股份有限公司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但是,通观《资本论》,马克思几乎没有讨论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几乎没有涉及到为什么人类只有善用金融手段才能促进财富增长。事实上,马克思对货币金融的认识是相当偏颇和肤浅的,否则他不会建议完全取消货币和金融。

  马克思的崇拜者和追随者、奥国学派大师熊彼特也是如此。马克思和熊彼特都认识到,信用创造和信用周期是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最根本的推动力量。不过熊彼特主要是从负面角度来谈货币和金融,即从经济不稳定性、经济周期、经济危机的根源上来探讨金融和货币,侧重点是信用创造和信用周期。至于金融为什么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财富创造,熊彼特语焉不详。

  金融与财富创造

  真正开始深入探讨金融之道者,是二战之后的事情。数十年来,金融理论可谓是争奇斗艳,大放异彩。

  20世纪的金融学说至少从三个方面揭示了金融之道,以严格逻辑厘清了金融与财富创造的本质联系。

  其一,金融的本质功能是分散风险,降低不确定性。13世纪意大利金融数学家菲波拉契发明的现值计算公式,20世纪的金融资产定价模型和金钱公式,都是旨在对未来收益和风险做出准确估算,希望准确计算风险和不确定性,给人们以投资未来的信心。有了信心,人们才会去冒险尝试伟大的事业。

  其二,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关键是资产自由转让。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发明可转让股票,人类大梦初醒,认识到金融的主要好处是流动性和可转让性。金融史上绝大部分创新产品,都是为了提高资产流动性。可转让股票、期权期货、资产证券化和债务保险合约,概莫如是。

  其三,金融产品越丰富,交易越方便,风险就越小,成本就越低,资源配置就越有效。(作者为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