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祭祖 超越功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9 01:31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徐佳

  香港史上最大规模的祭祖活动在清明节举行,此前一日举行的文化论坛亦研讨了祭祖的当代意义。与会学者彭林认为,通过祭祀历代先祖,人们得以了解家族的发展历史,进而明白自己对于家族、民族的责任,积极意义不可小觑

  [ 彭林认为,现在清明扫墓之风依然盛行,但普遍带有很强的功利性,缺乏真正的恭敬心,更缺乏对先祖功德的纪念与传颂,仅仅保留了形式 ]

  4月4日是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来自两岸四地的一万两千多名华人聚首香江,参加“清明中华民族万姓先祖祭祀大典”。这是香港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祭祀祖先的活动。祭祖活动主旨是“全球华人、万姓同源、祭祀先祖、共创和谐”,大典由台湾桃园孔庙的祭祖团体负责祭祀典礼。典礼依次按鸣炮、奏乐、击鼓、祭酒等程序进行,无一不是严格按照儒家古礼进行。

  此前一日,“祭祖对和谐社会的意义”文化高峰论坛在香港亚洲博览馆举行。多位中华儒释道文化代表聚会一堂,深度研讨了祭祖的当代意义。

  与会者之一、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自近代以来,人们把祭祀等同于巫术、迷信,弃之如敝屣,对中华文化的评价由此深受影响。即使现在清明扫墓之风依然盛行,但普遍带有很强的功利性,缺乏真正的恭敬心,更缺乏对先祖功德的纪念与传颂,仅仅保留了形式,无法真正传承发扬中华传统的精神价值与文化内涵。

  家族与责任

  第一财经日报:大部分中国人仍然延续了扫墓等传统,那么重新弘扬万姓祭祖的仪式,其现实意义是什么?

  彭林: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虽然社会被划分成许多行政区域,但人总是在血缘关系的背景下生活。中国历史悠久,族群迁徙频繁,“本支百世”,人都希望了解自己家族的渊源。家庙与宗族,既是姓氏存在的物质形态,也是家族血脉流变的载体,通过祭祀历代先祖,人们得以了解家族的发展历史,进而明白自己对于家族、民族的责任,其积极意义不可小觑。

  香港有一个一品官祠堂,始于南宋,一直保存到今天,后人因而能通过祭祖了解自己家族的奋斗历史,而它的历史将会激励每一个人为家族创造新的荣誉。去年钱伟长去世,很多人发现这个家族出了很多名人,为什么呢?因为它长期以来形成了非常好的家风、门风,使得人人都来爱惜它。事实上,百家姓中每一姓都出了很有名的人,如果每一个人都能珍爱各自家族好的传统,自然是一件好事。

  因此,在儒家看来,祭祖的核心是教育,它教导后人不要做有辱先祖的事情。《礼记》说,“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祭祖蕴含的孝道,不管对于社会和谐,还是个人发展,都是意义重大的。

  日报:祭祖的核心是孝道。百善孝为先,是中国人挂在嘴边的名言。你认为如今的中国应当如何践行孝之道?

  彭林:孝道有最低标准和最高标准,最低标准就是奉养。中国社会正在步入老龄化,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不能仅仅依靠国家来解决,最不坏的办法就是,谁家的父母谁管起来。子女不仅要管,而且必须怀着尊敬、回报的心情去奉养父母,这样社会就会少很多问题。

  也有人提议,应当学西方,建立养老院体系。事实上,中国和西方关于家庭的文化根基相去甚远。在西方宗教文化看来,人人都是上帝的儿子。他们没有叔叔、伯伯的概念,没有辈分。西方人成熟的表现是脱离家庭。

  我认为比较好的践行孝道的范式是新加坡创立的。新加坡提倡三代同堂,不大提倡二人世界。比如,如果三代一起居住,购房就会便宜。反观我们,现在的舆论导向则是二人世界。有一句成语叫做含饴弄孙,中国的老人不仅仅希望金钱上的奉养,他们更希望得到来自家庭的精神慰藉。

  复兴孝道

  日报:我们提议复兴孝道,那么复兴的背后是不是意味着礼崩乐坏的现实?如果是,孝道的断裂之处在哪里?

  彭林:五四以来,我们的思想界出现偏差,主张全盘西化,鼓励个人独立,家庭反叛。而背叛家庭的例子被社会放大,好像每一个家庭都是不幸的。大家对于家庭和个人生命的意义都被误导了。实际上,需要背叛的家庭和父母,即使有,也是极少数。东西文化是不同的文化,非要把它搅成同一个东西,那是因为我们对本位文化不敢、不想坚持。

  日报:孝道在家国同构的传统社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把它作为政治资源的伦理体系已经瓦解。在当下的语境中,回归祭祖是不是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彭林:中国文化,因为不是宗教文化,讲求最起码的自然亲情。人要懂得尊重,懂得报恩,如果不从父母开始,怎么培养爱呢?孔子说要天下大同,人必须要有爱心,从爱父母来培养,则是最容易的。推己及人,这不就是博爱吗?所以,全世界讲爱的书,没有一部讲得过《孝经》。

  文革的时候,“地主家的孝子先生”是一条罪名。因此,那时候,大家不敢讲孝,但现在,人们恢复到本性和善端,有利于把自己培养成有爱心的人。如果人人这么做,那么有爱心的社会即将建成。如果人人都不爱父母,又怎么爱天下人呢?孔子的厉害之处在于,他不仅提出了天下大同的目标,还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因此,汉代举孝廉、传统社会的政府都要嘉奖五世同堂、四世同堂为表率者。

  古代的移风易俗都有一整套规范。推孝道从天子到庶民。汉朝的皇帝,庙号都加孝,司马光、范仲淹都是孝道的身体力行者。所谓一人有庆,兆民赖之。现在,我们对道德建设没有规划和部署,大多数人也没有祭祖文化的体验和认知,这都需要有人带头表率的。

  日报:提倡孝道,是否可以看做回应西方价值观的一种途径?它是否具有普世性?

  彭林:这涉及到一个更大的问题,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最早认识到世界文化是一元的,只有一个坐标,西方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他们。梁启超最开始提倡君主立宪,变法失败后跑到欧洲考察,适逢一战,才发现帝国主义乱七八糟,而我们居然把它作为楷模。他觉得中国不能变成这样一个国家,所以又开始鼓吹本位文化。

  东西方文化是两个并行不悖的体系,各有优长。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知识界的主流是将西方作为镜子,越接近西方越好,实际上则是对自己的文化不自信。钱穆被认为是文化保守主义者,他很早看到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和优越性。他提出守先待后,要把中国文化的独特个性保存起来,待到国家强大后再慢慢找回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

  西方没有孝的概念,因为人人都是上帝的儿子。孝道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这是非常好的价值观,不需要跟西方价值兼容。它教导人们推己及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都是最美好的普世价值。

  日报:推行孝道需要类似祭祖等仪式来强化其精神内核。但传统仪式的程序太过繁琐,在现代如此高效率、快节奏的社会,是否有简化的必要性?

  彭林:孔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也就是说,祭祖的时候,要真的犹如父母亲人在旁。饭祭的时候,不能一分钟草草了事,至少20分钟恭恭敬敬侍奉他们吃饭,就像他们真的在吃这顿饭一样。祭祀,贵乎心。觉得是负担,干脆就别做了。你觉得一年到头,祭日和清明都挤不出时间吗?摸摸良心,真忙到这种程度吗?

  伦理重建

  日报:在我们的教育中,祭祀似乎和鬼神说联系在一起,不为现代文明所容?

  彭林:近代以来,人们将祭祀等同于巫术、迷信或其流亚,弃之如敝屣。祭祀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的重要体现,其人文内涵极为丰富,需要深入了解。祭祖的前提是灵魂的存在。儒家认为,生命由魄与魂两者构成,魄是肉体,是生命的物质存在与灵魂的寄寓之所;魂是人的精神意识,是生命的无形部分。魂与魄结为一体,则生命鲜活;两者分离,则生命死亡。

  儒家学说没有彼岸世界与轮回之说,不是宗教。“儒教”一词,乃是以儒为教。儒家学说中的灵魂不入天堂、不下地狱,而是回到家中,继续与子女在一起,依然关注着家庭的幸福,只是身体不再可触及。武王克商之后,民本主义思潮兴起,国家之存亡,个人之祸福,取决于为政之道的正确与否、修身进德的成果如何,祸福由己,非由鬼神,已成为知识精英的主流意识。“自求多福”,乃是周人文化自觉意识的最佳表述。所以,祭祖重在教育,教人反省向善,并非讲求功利的鬼神之说。

  日报:回归祭祖,提倡孝道是否可以看做重建社会伦理的一个必经之路?

  彭林:伦理有五伦,引申开来,即先有夫妇之道,再有父子之道、君臣之道、兄弟之道、朋友之道。重建伦理即重建关于家庭的理念。中国的家庭观被西方冲击得名存实亡,非中国传统之家庭。现在闪婚,离婚率居高不下,居然被认作改革新气象,这是奇怪的逻辑,好像五四之前,婚姻都是父母以各种目的包办而成,所有的孩子都是不幸福的。现在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什么很多人还离婚呢?

  重建伦理是个系统工程,不应该条条框框地切割开来。国家想要长治久安,必须从家庭做起。个人回归善良的本性;而政府层面则要加以引导,比如给予丧礼假,让人们天经地义地处理感情上的痛苦等。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