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马里"短命政变"被迫收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9 13:4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本报达累斯萨拉姆4月8日专电(驻达累斯萨拉姆记者张晓春)当地时间7日下午,马里国民议会议长迪翁昆达·特拉奥雷从布基纳法索返回马里首都巴马科,准备接管国家权力。此前一天晚上,马里政变军人与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西共体)签署框架协议,同意将国家权力交马里国民议会。至此,始于3月21日的这场短命的军事政变戏剧性收场。

  17天不到被迫交权

  政变的最初起因是部分军人要求政府强军平叛,提高抚恤金。4月马里原定举行总统大选,根据马里宪法,已连任两届的总统杜尔拟届时让位,但他不肯涉及这类棘手的诉求。杜尔对这一事件的处理显然不够谨慎,未进行必要的疏导,致使矛盾急剧激化。怒不可遏的军人一不做二不休,提出让总统提前下台。

  3月21日晚,哗变军人攻占总统府,杜尔总统去向不明。哗变军人次日凌晨宣布成立“民主复兴和国家重建全国委员会”取代杜尔政府。政变轻易得手,使得“委员会”主席阿马杜·萨诺戈的胃口变大,拒绝明确向民选政府移交权力的时间表,甚至扬言要追捕内阁部长和其他政府高官。非洲靠政变上台的总统并不鲜见,现总统杜尔当年就是通过政变上台,并以此为跳板,连续成功竞选两届总统。萨诺戈恐怕当时亦在做总统梦。

  但是,政变从一开始便遭到国际社会多方的谴责、抵制和反对。本月2日,西共体宣布对马里实施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制裁措施。白宫视马里为西非“民主样板”,阻止“基地”组织北非分支——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向撒哈拉以南地区扩张的重要屏障,因此维持马里稳定是西方的重要利益所在。美国、法国和欧盟就马里政变在第一时间表明坚决反对的强硬立场,宣布立即切断对马里的所有援助。

  最糟糕的是,受到政府军压制的马里北部图阿雷格武装组织借军人政变之机,从3月底开始便发动一系列猛烈攻势,势如破竹,先后攻占基达尔、加奥、通布图三个大区首府。随即宣布阿扎瓦德地区独立,统一的马里面临事实上分裂的危险。国内诸多党派团体纷纷抵制政变军人旨在巩固政权实施的举措,民众关于萨诺戈必须交权的呼声不绝于耳。

  于是,发动军事政变的马里军人很快便陷入内外交困、四面楚歌的境地,最终被迫交权。

  和平面临诸多障碍

  分析人士认为,马里目前局势虽有所好转,但要回归宪法秩序仍需较长时间,因为北部危机尚未解决,国家管理依旧混乱,大选何时举行还是疑问。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虽然政变军人承诺交权给国民议会议长,但其提出了诸多条件,而且没有提出具体的交权时间表。这表明政变军人还是希望能说服西共体和国内政治力量支持他们解决危机的战略,以达到继续掌握一定权力的目的。

  如何解决北部叛军问题对于马里恢复和平也是一大挑战。马里各界现在普遍寄希望于西共体以军事干预为施压手段,促使“阿扎瓦德民族解放运动”放弃独立,回归政治谈判。但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北方叛军处于强势地位,而政府军缺乏战略和装备支持,再加上恐怖势力的介入,西共体的干预也不会一帆风顺,因此马里政府要收回失地并非易事。

  (责任编辑:彭金美)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