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经济动力的释放需倚重合规监管和秩序重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0 02:44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通胀再拾升势,CPI同比上涨3.6%,环比上涨0.2%,其中食品类和非食品类CPI同环比都再度拾级而上。同时3月PPI则延续疲弱走势,出现同比下降0.3%,为28个月以来首次负增长。

   最近数月来,CPI与PPI在统计意义上日益凸显的“背离”,既发人深思又容易引发分歧。如部分人士把CPI与PPI的“背离”,诠释为通胀已是强弩之末,甚至认为流通环节的涨价是当前通胀回升的主因。不过,当前物价变动趋势显示,这些判断并不太符合现实。

   坦率地说,如果说CPI与PPI的持续“背离”成立,那么这恰说明经济滞胀风险的可能性。具体而言,当前CPI商品篮子,不论是食品类与非食品类,还是同比与环比,都出现了明显的普涨特征,价格同环比下降的零星商品,要么是前期涨幅过高下的稍息,如鲜果和鸡蛋等,要么是受制价格管制,监管者为控制通胀而暂时遏制其价格的上涨动能,如西药和文教类等。而衣着类等商品都呈现出同环比上涨态势,恰反映目前通胀存在加速之势。事实上,当前通胀是近年来过度宽松货币政策与经济减速等的集中反映。即依据巴萨效应,随着贫富差距加大,国内主要购买力相对较为集中,而关键领域的垄断和管制令私人部门投融资渠道逼仄,从而致使房市成了吸附过剩流动性的主要领域,然而当前房价泡沫使楼市进入低潮,无法继续吸收过剩货币流动性,近年来货币政策过度宽松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从而使过剩流动性趋向渗入CPI商品篮子,持续推高CPI。

   当前PPI商品篮子价格变动情况则预示了比较突出的滞胀风险。一方面,PPI的同比下降反映经济增速呈持续回落态势;毕竟,PPI的价格走势反映主导国内经济增长的投资和出口出现萎靡。另一方面,PPI商品篮子存在明显结构性风险。即上游要素资源价格上涨,如能源等价格上涨;而产成品或半成品价格走弱,如耐用消费品批零价格下降等。这意味着国内竞争性领域面临资源垄断租金与产能过剩的双重风险,这将导致国内投资的边际收益率趋降,而国内投资边际收益率下降佐证了内外资外流风险,如国内私人资本外流和欧美制造业回流等。

   与此同时,当前在要素资源价格上涨下, PPI商品篮子之所以出现生活资源价格上涨而生产资料价格下降,根源就在于目前生活资料的价格信号传导相对畅通,而生产资料的价格信号传导不畅。鉴于此,目前并不存在CPI与PPI背离问题,而把CPI与PPI的背离归责于流通环节的助涨,更是不合理。当然,中国能源等对外依存度高企,要素资源领域的国企寡头垄断,以及国企内部治理难以遮蔽的激励不相容,这些意味着今后要素资源价格或将长期高于国际均衡水平,而在生产资料领域产能过剩未有效改观下,未来更多的压力将集中在CPI商品篮子,从而导致通胀常态化。

   由此可见,CPI与PPI的持续“背离”透射出的是经济滞胀化。这将突出地反映为上游要素资源价格上涨与产能过剩,既会加剧中国经济增速回落,又将致使更多资产不良化,从而增加金融的系统性风险。同时,为有效降低资产不良化率,提高部分基础设施的运营能力,要素资源将面临垄断高价长期化格局,从而对CPI商品篮子产生持续的价格上行压力。毕竟,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倚重投资与出口,如高铁、高速公路等基建,而这些基础设施要还本付息需要提高交运和公共服务费用,从而反过来推高CPI,如当前能源等价格的上涨。

   因此,当前要想有效缓解可能存在的经济滞胀压力,亟须的是以市场化改革释放经济内生性能动力,以合规监管和市场秩序重构作为政府治理经济的行权边界。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