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走转改”要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0 03:30 来源: 经济日报

  编者按 自去年8月以来,经济日报社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全社会引发了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上百名记者走向田间地头,来到学校厂矿,坐上农民工专列,远涉边防哨所,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思所盼,反映他们的所求所愿。一篇篇生动清新的文字稿件,一幅幅别开生面的新闻图片,记录着社会变迁,讴歌了群众创造,反映出时代风貌,回应了社会关切。经济日报“走转改”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我们约请有关专家和参与“走转改”活动的记者总结成绩、展望未来,以期推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持续深入开展,使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保持旺盛的活力和持久的动力。

  去年以来,各新闻媒体都在贯彻中央“走转改”的精神,大批记者深入基层采访,发表了大量来自基层的报道。经济日报“走转改”报道读过后有一种新鲜的感觉,其报道内容和形式既体现了经济日报作为全国指导性经济类报纸的特点,又显现了真正的基层生活。

  例如2011年10月16日从头版到5至8版的“走转改”特别报道,很有思想。这组报道不论从指导性还是从生动的报道形式看,都体现了经济日报的职能定位。其中5至7版的3个话题“种地开始不再看天吃饭”、“让农民卖粮心中有数”、“老期货请来老现货”,逻辑连接,都是现实农业经济中的大问题。再看每版的报道内容,不是空说大道理,每个话题下以4篇日记形式来报道,每则报道均通过一位农业生产一线或涉农人员的生活来讲述道理;同时,每版左侧纵列,分别提供4组确凿的数据,附上记者的一句话概括;每版右侧纵列4张照片配合每篇日记的主题,3个版便是12篇日记、12组数据、12句概括、12张照片及文字说明,还有每版右上方的3篇“记者感言”,总体设计甚是精心。而从报道内容看,文字不干瘪,很实在,能够吸引读者。

  今年春节期间,经济日报以“回家”作为主题连续报道,因为所有素材来自生活中的小人物,使得新闻与读者的心理距离拉近了。如1月11日头版的小通讯《“火车把我送回阿妈身边”》,讲述的是一位藏族小伙子旺堆回家看望母亲,选择的采访对象颇有典型意义。他的一家出了两个大学生,均在北京读书,然而他哥哥4年前来往一次北京至西藏要花3个星期,而现在有了火车,旺堆只用3天就到了家。一个小小的故事,却在西藏问题上做了一次极好的正面宣传。再如1月12日头版的小通讯《杨王安的“童话”年货》,完全不受写作套路的约束,第一句以主人公肩扛手提4个大包进站的话“借光!借光!”开头,自然吸引读者要接着看下去,讲述的这位农民工如何满足女儿读书的愿望,主题其实相当重要而严肃。

  走基层,最为艰苦的不是城里的“基层”,而是地理上偏僻的基层,看到今年3月24日经济日报头版头条的“蹲点日记”《坚守,为了多采一滴油》,我颇为感慨。这个地点在黄河口,从地图上看是一片平原,一些摄影家的风景照片也很美,但我知道,这个地方不具备生活的基本条件,所以我特别认真地看了这篇有些长的报道。若不是记者真的“蹲点”,很难写出这样详尽描述油田工人生活的文字。

  经济日报的“走转改”报道,创造了适合自身职责特色的内容和形式,基本摈弃了以往党报写作的惯用套路,一事一议的形式也做得到位,这些经验值得总结。

  鉴于“走转改”借用的是党建语言而非新闻职业话语,可能会让人把这一要求等同于干部下基层。其实,干部下基层与记者到基层采访,工作性质不同。一开始记者们深入基层,写出了大量报道,读者感觉一新,是因为我们长期不下去,乍写一些,读者会有兴趣,但若长久简单地把看到的写下来,一旦形成套路,就又会令读者厌烦了。保障“走转改”报道常报常新,就要注意遵循新闻价值规律。我们要学会选择具备新闻价值的发生在基层的事实加以报道,并非凡发生在基层的事实都是读者感兴趣的。第一回我们报道春运以“回家”作为主题可以,写一些小人物的活动也很好,若明年再这样选择事实和角度,恐怕就不行了。以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为圆点,展开报道,才可能使得深入基层采访不会变成看见什么写什么,而习惯于以新闻价值为依据来选择事实,这是未来“走转改”报道的持续发展条件。当然,像那组农民种地卖粮的“特别报道”,对于经济日报的读者群来说,仍然特别需要。但平日的“走转改”报道,需要再进一步,以事件而不要再以一般人平淡无奇的生活为主。新鲜劲过去了,我们就要想新的辙,不断创新报道的内容和形式。其中可以令报道常新的衡量、选择事实的尺度,便是新闻价值。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