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广西柳州:10万农村娃不再带冷饭上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1 20:16 来源: 中国财经报

  10万农村娃不再带冷饭上学

  ——广西柳州在全国率先实施“免费午餐”工程纪实

  □ 本报记者 解希民

  “吃饱饭、上好学”是广西柳州市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孩子们梦寐以求的向往。而如今,得益于该市实施的“免费午餐”工程,这份热切的向往已成为温暖的现实。

  “送饭村”不再送饭了

  在国家级贫困县——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苗族乡,方圆30公里内只有一所乡中学,岑旁、高岩、岑牙、仁里、纯德等5个村的孩子要走一两个小时的山路去上学,午饭只能在学校里吃。为让孩子们“吃饱饭,上好学”,在2008年秋季学期之前,家长们分成几个组,轮流“值日”把各家的饭菜用竹篓挑到学校。一年四季,风雨无阻,一送就是20多年。而“送饭村”以外的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大多数自带午餐,要么用咸菜下饭,要么只用生水泡饭。长期的营养不足,导致许多孩子普遍矮小,有的还因此患上胃病。

  这一情况,引起柳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经过反复研究论证,该市决定从2008年秋季学期起,在三江、融水和融安3县实施贫困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午餐”工程,所需资金由市财政承担85%,县财政承担15%。

  当年,三江等3县县城所在地以外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属于农业户口的学生,都可享受“免费午餐”。“免费午餐”的伙食标准为每个学生每餐2元,不包括人工、水电费用。

  2010年春季学期起,柳州市将“免费午餐”工程范围扩大至柳城县古砦仫佬族自治乡,实现了对全市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午餐”全覆盖。从2011年4月1日起,柳州又提高“免费午餐”的标准,小学生、初中生分别提高到每餐2.5元和3元,使这一惠民工程免受物价上涨的影响。

  融安县浮石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王健人,家住浮石镇起西村李子坳屯,走路上学往返需要三个半小时,以前总是带午饭来学校吃,配菜经常是酸菜辣椒,半个月吃不到一顿肉。现在每天午餐都有不同的菜谱,既有时令蔬菜,又有鸡、鱼、肉。“再也不会像以前常常胃痛了。”讲到这里,王健人的眼睛湿润了,他赶紧低下头,用勺子把粘在饭盒边的饭粒送进嘴里,舍不得浪费一点点。

  目前,柳州市实施“免费午餐”工程的学校已有700多所,受益学生达10.3万人。为此柳州市、县财政每年投入4000多万元,3年来共投入财政资金1亿多元。

  让每一分钱都花在餐盒里

  “免费午餐”工程每天涉及10万学生就餐、20万元资金管理,柳州市各相关部门通过细致的工作把这项“民心工程”做到了实处,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学生餐盒里。

  据柳州市财政局局长谭淑坚介绍,为了将好事办好,柳州成立专门机构,由财政、教育、卫生等单位统一部署,确保“免费午餐”工程落实到位。每学期开学前,柳州市财政就将本级专项资金预拨到各县财政,确保学生开学第一天就能吃上“免费午餐”。为确保相关资金安全有效运行,各县均设有专户,专款专用,学校每天都要开列明细账。财政、审计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地“免费午餐”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教育部门要求各学校将“免费午餐“管理纳入校务公开,定期公开账目、采购人员名单以及采购细则。学校添置食堂用品、聘请工友、进行食堂维修改造等,不得从“免费午餐”专项资金中列支。

  融水县“免费午餐”的资金量最大,每年约有近2000万元的流动资金。“‘免费午餐’有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实行‘专人管理、专门储存、专账核算、专款专用’,资金必须全部用于农村学生‘免费午餐’的开支。”融安县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3年来,融安县改建了规模较大的村小食堂38个,新建了4个乡镇中心小学食堂和7个村级小学食堂。县里还拟定了《“免费午餐”管理办法》。县财政按月核拨经费给每所学校,财政、教育等部门与教学点教师、学生形成联动机制,共同参与对资金专用情况的监督。

  据了解,对50人以上的学校和教学点,各县安排专项经费,通过改建、新建或扩建食堂实行集中开饭,为学生提供“免费午餐”;对于50人以下的学校和教学点,学校购买面包、牛奶等发给学生,或者将经费发给老师,由学生到老师家中就餐。

  “免费午餐” 工程实施3年来,柳州市通过严把资金专款专用关、进货质量关、食堂监控关、菜谱营养关,没发生过一起资金截留、挤占和食品安全事件,“免费午餐”成为了不折不扣的“放心工程”。

  “免费午餐”产生多重效应

  融水县和睦乡中心小学学生叶家珍,父亲患有残疾,母亲在家务农,家庭经济的拮据,让她曾一度面临辍学。正是“免费午餐”政策,解决了她的生活问题,让她得以回校继续学业。

  “‘免费午餐’最直接的效应,就是减轻了贫困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对‘控辍保学’、稳固‘两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柳州市教育局局长撒忠民说。以融水县为例,实施“免费午餐”工程前,小学辍学率为0.24%、初中辍学率2.48%;实施“免费午餐”工程后,小学辍学率仅为0.04%、初中辍学率2.04%,大大降低了农村失学率。许多打工子女也纷纷返回原籍就读,“两基”成果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提高。统计显示,2008年至2010年,三江、融安、融水3县共回流学生3671人。

  “免费午餐”工程大大改善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营养状况。柳州市教育局做了一项关于学生身体状况的调查,调查显示:自2008年秋季学期实施“免费午餐”工程以来,柳州山区农村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提升了2.34%,一至九年级男生身高平均增长1.48厘米,女生平均增长1.80厘米。

  “实施‘免费午餐’工程以来,学生肠道炎、胃病少了,特别是以前学生多患的败血症也已基本上消除。”融水县四荣乡四合希望小学校长罗燕花说。

  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上富小学四年级学生梁柳媚家,距学校有近一个半小时的路程。以前上学,她每天只吃早晚两顿饭。2010年3月1日起,‘免费午餐’工程范围扩大到柳城县古砦乡,梁柳媚和班上20多个住得较远的同学,都能吃上热乎乎香喷喷的午饭了。

  “‘免费午餐’暖人心,‘免费午餐’惠农民;中午不挨吃冷饭,热饭热菜放心吃。上学不用包午饭,不用停工送饭行;党的政策这样好,娃崽读书更应勤……”这首流传在融水县一带的新民谣,正是对柳州“免费午餐”工程产生多重效应的生动诠释。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