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有效整合农业科技资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1 20:16 来源: 中国财经报

  ——湖北财政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纪实(二)

  □本报记者 夏祖军

   通 讯 员 张均平 刘瑞 李进

  受传统农业科技体制影响,湖北省农业科研院所存在“小而全、全不专、专不精”的问题,造成有钱养兵、无钱打仗。如何以有限的资金有效整合科技资源、重新激发农业科研机构的活力?依托不断做大的财政“蛋糕”,湖北省探索了以机制解决体制的新办法,即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依托湖北省农科院建立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通过设置科技创新岗位,整合全省农业科技资源,形成“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创新机制。创新中心运行6年来,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方面显现了其独特的作用。

   设立创新资金,整合湖北农业科技资源

  作为全国农业科技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湖北省现有农业科研机构近70家,包括涉农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工程研究(技术)中心10个;农业科技人员5000多人,其中涉农院士12人。每年产生近1000项涉农科技成果,双低油菜、瘦肉猪、动植物育种等领域的研究和产业化水平处于全国前列。

  “针对农业科研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按照‘以钱养事、花钱购买服务’的理念,从有限的财政资金中每年拿出3000万元,设立创新专项资金。”湖北省财政厅王文童厅长介绍说,根据湖北省农业发展需要,确立湖北主产农作物育种及栽培、畜禽育种及养殖等32个研究领域,吸收省农科院、武汉大学、华中农大、中油所以及市州农科院等全省19个农业科研单位相关领域的农业专家,设立300个创新岗位,每年每个岗位安排资金10万元。以此为核心,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下设64个协作攻关创新团队,形成了一支由1000多名科研人员为主体的农业应用研究创新队伍,共同为湖北的“三农”服务。

  湖北省财政厅大力支持农业科技资源整合。为确保创新活力,省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确立了以引入竞争机制为核心,以推行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抓手,着力用机制的办法解决体制上的问题的系列管理办法。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推行竞争上岗办法。对32个学科领域的300个创新岗位,全部推行竞争上岗,并针对不同岗位的目标任务,制定不同的竞争上岗办法,建立起“自由申请、量化打分、公平竞争、优者上岗、劣者淘汰”的竞争上岗机制。二是实行目标合同管理。对创新中心的各创新团队和创新岗位,均实行目标合同管理,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每个创新团队和创新岗位都有自己的明确任务、总目标和年度目标,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具体、全程跟踪、科学管理。三是实施创新岗位考核办法。按照客观公正、注重实绩的原则,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考核为主,制定了创新中心创新岗位考核办法,对上岗人员实行滚动管理、优胜劣汰,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3年来,创新中心就对考核不合格的24个创新岗位进行了淘汰和调整。

  经过科技资源整合,湖北农业科技竞争能力大大提升。6年来,创新中心已获各类建设性项目28个,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5亿元,打造了一批功能完善的创新平台。目前已建设了8座功能齐全的科技实验大楼、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9个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野外观测台站,还建设了一批综合服务平台。到目前,已基本形成设施较完善、功能较齐全农业科技城研发平台。

  为了改变研究与应用脱节的局面,创新中心将工作重点由过去以科研为主转变到为现代农业提供科技支撑上来,把成果转化应用作为创新工作的落脚点。省财政每年从创新资金中专列100万元,用于创新中心熟化成果推广。通过设立转化岗位,建立农技服务室和新成果示范基地,拉长了创新链条,形成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通道。先后与全省37家企业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与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建了“联合研发中心”,建立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研发体,实现了科技与产业的真正联姻。

  通过资源整合,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整合全省农业科技资源,联合开展农业科技重点项目攻关,进一步提升了湖北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步伐。科技资源整合取得明显成效:

  ——初步形成农科教企大联合的湖北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这个创新体系由3个子系统构成:一是科技创新系统。包括19个农业科研机构,其中有中油所为代表的国家队,华中农大、武大生命学院为代表的高校队,省农科院为主体的省级队,襄樊、荆州、黄冈、恩施农科院组成的地方队,聚集起1000多名农业科学技术应用领域的学术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形成30多个科研团队,涵盖了农业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主要领域。二是成果转化系统。以专家大院为中心,形成省(创新中心)市(试验站)县(转化岗位)三级推广网络,驻院专家近80人,推广人员近百人,涵盖了江汉平原、鄂北丘陵岗地、鄂东南和鄂西山区等不同地域和水稻、棉花、油菜、林果、生猪、水禽、茶叶、中药材等优势产品。三是产业孵化系统。主要是依托创新中心的科技优势,通过科技企业改制重组,重点开发建设湖北种子大市场、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园、兽用医药及疫苗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种子、畜牧兽药和生物农药三大主导产业,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产业支撑。

  ——推动了农业科学应用研究学科的整合与发展。作为农业科研的“种子基金”,创新岗位扶持资金在农业应用学科建设方面点石成金,发挥了两大效能。其一是聚合效能。创新岗位将分散的应用研究力量组织起来,“游击队变成正规军,救活了一支队伍”。其二是催化效能。创新岗位为产、学、研牵线搭桥,将“研究—试验—推广”三大领域连成一个整体,“集合起一队人马”。前一个效应在华中农大植物技术学院最有说服力。20个创新岗位在华中农大组建起3个研究团队,主要从事水稻、油菜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70万元专项经费不多,但吸纳了12位教师加盟,其中有9位教授。队伍拉起来后,团队在武穴、天门建起实验基地,形成了完整的学科框架。第二个例子是武汉大学的10个创新岗位,用于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朱英国的水稻育种团队,解决红莲型杂交稻基因克隆、良种选育和产业化问题,架起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之间的桥梁,让院士回归实验室,集中精力进行基础研究;栽培技术配套集成和试验示范由团队其他成员来完成,实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双赢。目前,由朱英国院士选育的水稻良种“珞优8号”在全国推广近200万亩,同时在越南、印尼、孟加拉等国试种。

  ——加快了湖北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步伐。由于有了稳定的经费支持,一些育种类的长线科研项目全面铺开。同时,科技成果转化也搭上了“直通车”,一批实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得到迅速推广。省农科院在9个“专家大院”的基础上,在当阳、长阳、监利、应城等10多个县市建起生猪、家禽、柑橘、砂梨、茶叶、中药材、高山蔬菜等一批综合性成果转化示范基地,重点推广了水稻超高产综合配套生产技术等20多项高效生产技术和模式。目前,创新中心选育的水稻品种在湖北省覆盖率上升到三分之一,优质水稻“培两优3076”种植面积在两年时间内由几百亩发展到180多万亩,“一年走了三年的路”;全省农作物主推新品种60%来自于创新中心,各类农作物新品种种植面积超过5000万亩,为农民增收25亿元以上。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