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大停电突袭,深圳表现合格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2 04:10 来源: 深圳商报

  人类发明了电,然后就一天天成了电的“奴隶”。已经没有人敢想像,如果突然没有了电,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10日晚8时30分左右,这件没有人敢想像的事情,真的让深圳人碰上了——在涉及罗湖、福田、南山、龙岗等四个行政区的广大范围,出现长达100分钟的大停电。

  于是,有人被困在突然停止运行的电梯里;不少汽车因为交通信号灯停电堵在路上;电影院里突然的黑暗让观众无所适从;守在家里的市民最纠结的是此时该做什么,是在家里等着供电恢复,还是到外面寻找更安全的地方?

  幸运的是,我们已经进入到了无线网络时代,大家能够通过手机获知这只是局部停电,同时没有发生更严重的事情,因此可以相信供电会很快恢复,而不致因信息不对称或谣言四起发生群体恐慌。

  或许正因为这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100分钟的大停电并没有造成太严重的次生事故。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圳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经受住了这次突如其来的严峻考验。但是,对这次事故的检讨,绝对不能因为后果不严重而简单对待。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公共服务越来越发达、人们对公共服务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的脆弱时代,除了电,还有供水、供气、供暖、通信、公交、地铁、环卫等等广泛领域,任何一样公共服务出问题,都可能酿成难以预料的后果甚至灾难,更何况是大停电这样系统性风险最大的公共服务。

  对这次大停电事故,目前最突出的声音,是希望供电部门迅速查明原因,并能够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这当然是十分正当的要求,供电部门也有义务迅速查明真相并将结果和整改措施告知市民,以取信于社会。可是,这样一来,真的就能避免同样的事故不再发生了吗?万一下一次的大停电是人力不可抗拒的原因造成,且范围更大,时间更长,我们又该怎么办?如果不幸真的发生,像深圳和深圳市民这次的表现,算合格吗?

  显然不能算完全合格,需要改进的地方不仅很多而且很迫切。

  首先,防止发生次生灾害的措施和反应都不足。

  无数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比灾害危害更大的是次生灾害。比如我们常常看到,楼下刚着火冒烟,楼上就有人试图跳楼逃生而发生伤亡。在这里,着火冒烟是灾害,而跳楼逃生导致的伤亡就属于处置不当造成的次生灾害。次生灾害的损失常常远远大于灾害本身。

  对大停电事故而言,最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就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或出现可怕谣传,造成人群密集聚集区群众的集体心理恐慌,从而出现踩踏等恶性事件。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黑暗带来的恐惧感又会使灾害不断放大。

  因此,当大停电发生后,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比抢修更重要的是,要让全体市民第一时间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仅要让处在停电区的市民知道为什么停电,也要让没有停电的市民知道有地方停电了。全社会的信息对称,会让全社会的基本秩序稳定有了坚实的基础,也为面对更大灾难时进行社会动员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

  谢天谢地,我们有了手机,我们可以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懂得去做。如果大家明白发生了什么,晚恢复一会供电没有什么关系。如果大家不明白怎么回事,每一分钟都是危险时刻。

  其次,这次事故中暴露出许多看似技术性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比如,既然手机是大停电中最有效的信息发布平台,那么如何保障手机信息不受大停电影响,就变成了最紧要的问题。我们做到了吗?

  又比如,此次事故表明,如何保障交通信号灯不受大停电影响,是保持城市秩序的关键所在,这个问题我们能解决吗?就算电保证不了,我们能不能在每个信号灯附近配备几个交通疏导义工,哪怕永远都用不上?

  再比如,乘客被困电梯,原因是电梯没有按规定配备应急电源,不配应急电源又因为要节约成本。如何解决省小钱酿大祸的问题,我们有治本的办法吗?

  还有,医院、银行、商场、学校等等,还有多少问题没有被发现?

  第三,如何利用这次事故,强化对市民的应急知识和能力素质教育,是一次难得的机会,绝不可轻易放过。当事故甚至灾难来临,最有效的自救是秩序,但我们对这一理念的认同还远远不够。

  有两幅画面让我久久难以忘怀:

  一幅是2008年南方发生罕见冰雪灾害,上万辆汽车滞留在高速公路上。可惜,高速公路上的紧急救援通道完全被违章行驶的车辆堵死,使得救助行动变得非常困难,只能派摩托车在其中穿行,运送救灾物资。

  另一幅画面是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核电站周边的居民被要求全部撤离疏散。在一张新闻照片中,一条只有两车道、中间不设隔离栏的公路上,出城的车道上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撤离车龙,另一边进城的车道上,一辆车都没有,也没有一辆出城“逃命”的车辆借道行驶。

  面对突发事件,深圳和深圳人,都应该也必须比今天更合格。

  □ 本报评论员米鹏民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