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国家层面竞争 拷问税收政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3 14:04 来源: 《小康·财智》

  虽然有人说,黄仁宇先生的历史书给人以故作玄虚之感,但时至今日,他对中国社会的剖析仍让人印象深刻。

  他认为,自秦汉以来,中国形成了一个缺少中间阶层的、贵族统治阶层与农民阶层直接对立的,“潜水艇夹肉面包”(submarine sandwich)型社会:“上面是一块长面包,大而无当,此即是文官集团。下面也是一块长面包,大而无当,此即是成千上万的农民,其组织以淳朴雷同为主。中层机构简单……上下的联系,倚靠科举制度”。因此,中国人口基数虽大,却不是一个“可在数目上管理的国家”。

  不过,最近的两组数据似乎预示着中国正在告别这样的社会结构:

  一个是中国非农业人口在2011年首次超过了农业人口,达到了51.27%;

  另一个是,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14428人,进行了“两会专项调查”。其最主要的结论是,69.4%的公众认为青年将受益于本次两会,71.1%的青年认为自己将受益于本次两会。

  如果这两个数据经得起推敲,那么,前者表明中国至少有了一个可孕育强大中间阶层的土壤,而后者则在民意上对前者进行了验证——这意味着,中国正在变成一个“可在数目上管理的国家”。

  无独有偶,在最近一期的美国《外交》杂志上,也有人根据政府支出占GDP比例、政府政策与经济表现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展开论述,并暗示中、美、欧实质上都是“国家资本主义”,正在进行国家层面的竞争(虽然欧洲并不是一个国家,但作者似乎是将欧元区作为一个整体来论述的)。

  该文在最后总结道,“我们这个时代的竞争,不仅仅存在于国家资本主义的中国和市场资本主义的美国之间,欧洲也不仅仅是夹在两者之间。竞争在三者之间中都存在,因为我们都在为了实现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平衡而奋斗,前者创造财富,后者对前者进行管理并对财富进行重新分配。谁的政治体系能率先实现上述平衡,这便是谁的时代。”

  虽然,我们对其认为中国是“国家资本主义”的说法不能认同,但这段话揭示了当前世界竞争的本质——无论愿意与否,我们正在进入国家层面的经济竞争时代,而能否胜出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创造财富的能力,即一个国家的经济实体在全球产业链中所处的地位;而另一个则是政府的财富分配和平衡政策是否经得起竞争考验,其中财税和收入分配政策是重点。

  而且,这与我们休戚相关,因为我们正在变成“一个可在数目上管理的国家”,国家的财税政策正在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本期特别策划也正是着眼于此,并希望我们的一些讨论,能对读者有所裨益。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