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新一轮私有化雷声大雨点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4 06:3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4月10日,在以“竞争和商业发展,创造良好投资环境”为主题的“开放政府”会议上,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明确要求,俄政府应在今年7月1日以前公布俄国有企业的全部清单,并逐一解释每家企业必须由国家持有份额的原因。此后3个月内,俄政府应对保留国家在上述企业中股份的理由进充分论证,并以此为依据于10月1日前重新出台一份清单,即“有必要保留的国企名录”。对于那些不是必须保留国有控股的企业,政府将出台具体私有化计划。
梅德韦杰夫强调,政府应该“拿出勇气”,根据先前通过的计划继续推动私有化进程。他直言不讳地说,俄去年制定的国有资产出售计划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是,此计划出台后,代表各方利益的院外活动集团成员蜂拥而至,向国家领导层施加影响,试图保全各自现有利益不受私有化进程削减。
早在去年6月17日,梅德韦杰夫在圣彼得堡经济论坛上就要求,政府应尽快拿出建议,切实推动私有化进程。根据梅德韦杰夫2011年8月正式批准的“有关扩大私有化计划的报告”,俄在最近数年内将逐渐减持国家在一些大型企业中的股份。到2017年,俄政府打算从下列企业中退出:俄罗斯石油公司、统一电力进出口公司、俄罗斯外贸银行、俄罗斯现代商船公司、谢列梅捷沃公司、俄罗斯农业银行和联合粮食公司。此后,俄政府仅对俄罗斯石油公司、俄罗斯水电公司、海外石油公司和联合谷物公司四家企业保留“金股”。据保守估算,此轮私有化如果完成,将为俄罗斯国库带来高达数万亿卢布的收入。
梅德韦杰夫的这一“复古举动”,被称为俄罗斯的“新一轮私有化”改革,他希望此举能够吸引更多外国投资,提高俄企业的经济效率,优化企业结构,增强企业活力。正因如此,梅德韦杰夫本人在大会小会上时常主动提起实施大规模私有化的必要性,强调此举不仅有助于提高国家财政收入,还能改善俄投资环境。而作为此事的具体主管官员,俄经济发展部部长纳比乌琳娜也强调,考虑到当前世界的经济危机局势,俄还在不断修正2012年私有化计划。虽然俄将继续推进私有化计划,但当前最主要的工作应是做好资产评估、寻找潜在投资者,国有资产的具体出售日期将取决于金融市场的行情,俄不会贱卖国有资产。
据纳比乌琳娜透露,按原计划,俄石油公司、俄统一电力系统和俄水电等大型能源企业的私有化,应于2012年正式启动。但俄经济发展部官员近日透露,普京在总理任内将搁置国企私有化方案,这一进程或许会在梅德韦杰夫接任总理后启动,或者也有被无限期搁置的可能。按原定工作日程,普京应在4月3日主持召开私有化进程协调会议,经济发展部为此已经提交了协调方案,但总理发言人佩斯科夫却对外称,在5月7日普京就职总统之前,他不准备商讨私有化问题。
由于“私有化”问题属俄总理的职权范围,因此佩斯科夫的这一表态立即引发了众人猜测。有人分析称,普京本人对私有化问题一向慎重,他就职总统后,会责成新组阁的梅德韦杰夫重审私有化方案,延缓甚至搁置私有化方案。还有人预测,俄目前的私有化方案存在争议,只有待梅德韦杰夫就任俄总理后,才能有效地协调这些争议,并确定最终方案后启动私有化进程。
细心人发现,虽然梅德韦杰夫本人对推动新一轮私有化信心十足,但俄此轮私有化进程却“举步维艰、一拖再拖”。比如说,主管能源的副总理谢钦和经济发展部部长纳比乌琳娜,在“是否要搞私有化和如何搞私有化”问题上就一直存在分歧。对于俄经济发展部去年7月提交的对十多家重量级国企进行私有化的计划,谢钦一直“保留个人意见”。据俄《生意人报》透露,2012年新年前,谢钦曾致信普京说,鉴于俄2011年联邦预算实现了3000亿卢布的盈余、国际市场行情不稳定、发生新一波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等诸多因素,俄政府相关部门应对私有化计划进行慎重研究,而不应操之过急。谢钦建议推迟出售俄水电、海外石油公司、联邦电网公司、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和俄石油公司的国有股份,认为俄新一轮私有化方案不仅应该保证经济效益,也要保留计划出售的国有公司的“战略性责任”。
今年3月2日,当时还是俄总统候选人的普京在会见西方记者时曾被问及有关私有化的问题,他当时表示,俄将继续推进私有化计划,但不会重复上世纪90年代的私有化做法,国家将按市场实际价值出售国有资产,因此政府将根据国际市场的行情调整私有化步骤。普京解释称,2011年拟进行的众多私有化计划未能按期执行,主要是因为金融市场形势复杂。他强调,私有化的目标不仅仅是增加预算收入,还有进行结构改革,提高企业效率。
此间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俄罗斯高层对国有大型企业进行私有化的政治意愿和兴趣似乎正在减弱。国际能源市场上的高油价为俄罗斯带来的石油美元收入,使俄财政预算赤字大幅缩减,因此通过私有化来填补财政赤字已不再是俄政府的首要任务,俄政府私有化动力明显不足。同时,俄政府内部对私有化至今还存在较大争议,俄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和经济发展部认为,应积极推进私有化进程;而副总理谢钦则主张暂停或推迟能源领域的私有化。还有分析指出,金融危机之后,目前许多欧美企业仍持有债务,财政状况不佳,一些公司正在出售海外资产,现在无力收购新资产,公司股东也不支持收购投资环境并不好的俄市场的股份。因此,当前欧美银行和能源公司对俄政府准备进行私有化的资产兴趣不大,或者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综合上述原因,俄罗斯新一轮私有化的进程,一时还难以走出雷声大、雨点小的处境。
本报莫斯科4月13日电
(责任编辑:邵希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