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险占比过大 险企产品结构畸形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4 08:07 来源: 华夏时报本报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国内四大上市险企在3月底纷纷披露2011年业绩,分析年报后不难发现,在各家公司去年占保费比重最高的五大寿险产品中,分红型保险占据了绝对的主流。
记者在采访业内人士后了解到,寿险公司销售的产品结构不合理,监管层2010年底开始实行银保新政,本意是希望能够借助新规来促使保险公司转变产品结构,从储蓄型保险转向更注重保障型产品,不过在各家公司追求规模保费的刺激下,新政对保险产品结构调整并没有产生多大影响。
分红险绝对主力
记者查阅四大上市险企的年报发现,在中国平安2011年寿险经营的所有产品中,保费占前五位的分别是富贵人生、金裕人生、财富一生、鸿利两全以及鑫利两全,均为分红险,这五个产品的总保费达到450亿元,占所有寿险产品的38%。
中国人寿的年报披露,去年销售的前五大产品中,排名第一的是新鸿泰两全保险,保费规模为584.32亿元,在银保渠道销售,其它四款产品分别是鸿盈两全保险、康宁终身寿险、美满一生年金保险和福禄双喜两全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560亿元、276.96亿元、239.32亿元和169.04亿元,其中除了康宁和美满一生是终身寿险和年金保险之外,其它三款都是分红保险,占比近七成。
在中国太保的年报中,并未具体列举销售前五位的寿险产品,不过其公布的分红型保险保费达到728.73亿元,传统型保险保费为156.36亿元,分红型保险占比达到八成。
新华人寿年报公布的前五大产品,销售份额最高的是红双喜新C款两全保险,保费达到244.68亿元,红双喜盈宝利两全保险的保费为88.15亿元,尊享人生和红双喜金钱柜年金保险分别为83.74亿元和57.63亿元,红双喜A款两全保险的保费为52.82亿元,分红险占比达到七成。
“在热销产品中,分红险占据了主流。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是分红险井喷的原因之一,在新会计准则下,保费收入并不能全部计入,要进行分拆以及重大风险测试,这对投资型险种的影响很大,而分红险能计入保费。在保费为王的情况下,各保险公司自然力争扩大分红险的销售份额。”上海一家中型寿险公司银保部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
该负责人分析,一般情况下,小保险公司销售的产品类型会紧跟大公司,国寿、平安、太保在去年全面向分红险倾斜,中小公司也是如此,因为这样才能缩短渠道和客户的接受周期,尽快达成公司的预期保费收入。
规避损失有四招
比较上述三家上市险企各自销售最好的分红险产品后,记者发现,平安在个险渠道销售的分红险保费缴纳最高,在分红方式上更注重快速返还,同时也可以搭配重疾险,保障功能很齐备。而中国人寿和新华人寿,产品在银保渠道销售,设计相对简单,更注重储蓄功能,保障功能并不特别高。
对于投保人而言,投保一份缴费高的保险产品,即使觉得不适合退保也会慎重考量损失,而通过银保渠道购买的保险产品,由于保费不是很高,投保人在认为自己买错了后,会更倾向退保。这也是为什么在四家上市险企公布的退保金额中,平安退保是最少的。
“分红型保险其实对于保险公司和投保人来说,内含价值都不高,尤其是银保渠道销售的,都以理财分红型产品为主,满期一般在10年以上,缴费期3-6年,3年内支取肯定亏损本金。”资深保险分析师刘明亮告诉本报记者。
由此看来,投保人中途退保并不明智,尤其是购买了中长期寿险产品后。
“购买了长期寿险产品的投保人,在寿险合同订立后,如果中途退保,需支付退保费用,而保险公司只退还投保人保单的现金价值,并不划算,因此投保人可以采取四种方式来避免遭受更多的损失。”上海一家保险经纪公司业务总监陈萍告诉本报记者。
对于资金出现短暂困难,急需用钱的投资人,她给出了四点建议。
首先,可以利用60日宽限期迟交费,如果60天内仍无法交费,投保人还可以利用两年的宽限期,但在两年之内,保单处于失效状态,投保人可在有交费能力时申请恢复保单;其次,可以利用自动垫交保险费条款,有些长期寿险产品设计有自动垫交保险费条款,如果保单的现金价值大于应缴纳的当期保险费和利息,投保人事先又有此约定,保险公司会自动垫交应交的续期保险费;第三则是缩短保险期限,投保人仍可以享有原来的保单上规定的各项保障;第四是通过保单转换调整保险计划。投保人可将购买的比较昂贵的储蓄型保险转换为保障型保险。
TIPS
五年内退保不划算
陈萍给买了长期寿险产品的投保人算了这样一笔账,第一年度保单现金价值极少甚至为零,如果退保,投保人可能一分钱也拿不到;第二年度的保单现金价值为所交保险费的20%左右,如果退保,保险公司将扣除投保人所交保费的80%作为退保手续费;从第二个保单年度到第五个保单年度,手续费比例递减;在第五个保单年度之后,维持在一个较低的固定水平。因此,在前五年选择退保绝对损失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