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险资试水股指期货静待发令枪 急寻避险渠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4 08:20 来源: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胡金华 常银玲 上海报道

   动荡不安的资本市场让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保险资金一直苦苦寻找合适的避险渠道。

   4月10日,有市场消息称,保监会已经初步拟定保险资金参与股指期货的管理办法,各家保险公司正在积极筹备,只待办法获准正式出台,而预计出台的时间为今年下半年。

   对此,《华夏时报》记者4月11日向总部设在上海的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以及中国太平三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进行求证,上述三家公司向记者表示,公司目前尚未收到监管层的任何正式文件,不过都在等待参与股指期货的发令枪声。

   “对于保险资金而言,股指期货最重要的功能是提供一种避险工具、配置工具。保险资金权益头寸绝对规模很大。自2007年至2011年,从三家公司历史数据分析,其平均权益仓位在13%左右,2011年末的平均权益仓位在11%左右,按此计算,仅三家公司的权益投资规模就超过三千亿。”4月11日,上述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华夏时报》记者从三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独家获悉,平安资产已经在股指期货的团队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准备,在对冲工具、利率的对冲、外汇风险的对冲和股票市场的对冲等方面展开了相关研究,还参与了仿真交易。

  险资苦寻避险渠道

   尽管作为市场上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但是受制于过去两年股市单边下挫的幅度太大,保险资金也难逃投资收益普降的尴尬局面,根据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保险资产总额首次突破6万亿元,但全年全行业投资收益率仅为3.6%。

   4月12日,本报也从三大保险集团的年报中发现,中国人寿在2011年的总投资收益率仅为3.51%,净投资收益率只有4.28%;中国平安去年的总投资收益率和净投资收益率也只有4.0%和4.5%;中国太保则为3.7%和4.7%,相比2010年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

   “A股市场是一个高风险市场,过去5年间股市经历了牛市、熊市,出现过暴涨暴跌。在股票市场波动剧烈的情况下,由于缺乏合理的避险工具、配置工具,保险公司权益配置比例往往呈现巨幅变动,如以往数据就有从牛市最高24.3%的持仓到熊市最低4.7%的配置比例。大规模的资金出入A股市场,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剧市场波动。而如果有了股指期货这一工具,保险资金可以利用期货合理管理自己的权益头寸,有助于减缓巨额交易对现货市场的冲击。”4月11日,平安资产一位负责人接受本报采访时也如是称。

   这位负责人进一步分析指出,在没有做空机制的市场环境下,保险公司在熊市中只能将权益仓位一降再降,但仍难避免市场下跌造成的损失,从而造成各财务年度间投资收益的大幅波动,如果能运用股指期货开展套期保值,则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损失、平滑收益。

  各方期待险资参与

   在业界各方看来,保险资金参与股指期货,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据本报了解,在国际上,保险公司利用金融衍生品进行金融创新和资产管理已成为一种趋势,2009年美国25个最大的寿险企业均参与了金融衍生品交易,25个最大的非寿险保险企业有13个参与了金融衍生品交易。

   4月10日,中投证券金融衍生品部总经理张晓东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国内保险公司应该尽早参与股指期货,如果不参与对险资自身不利,由于保险公司资金量庞大,在股市中的投资风险可以运用股指期货进行规避。除此之外,保险资金参与进来也可以提高股指期货成交量,促进市场流动性。

   而在险资参与股指期货从事的具体业务上,中期研究院金融研究部负责人宋楚平也在当日告诉本报记者,保险资金参与股指期货应该只会放开套期保值业务,套利和投机这两块业务放开的可能性不大,具体的相关规定应会参照基金、信托的相关条例,例如持有的买入合约价值不得超过保险资产净值的10%,持有的卖出合约不得超过20%。

   台湾股指期货专家方世圣受访时指出,险资参与股指期货的程度不会太深,因为保险公司是中长期投资者,不会看重短期的利益,就保险公司而言,股票的配股配息制度意义可能更大于股指期货,现金的分红,对保险公司突发资金短缺更大。

   不过,对于外界盛传的险资将在下半年可以参与股指期货,4月12日,中金所内部人士也告诉本报记者,该事情由保监会决定。

   德林投资董事长李德林则预测,股指期货在一两年之内或将对所有的机构投资者全方位放开,如果未来股市有一波行情,股指期货应该会很受关注,其存在的杠杆效应在行情好的时候可以扩大收益。

   相比于外界对险资参与股指期货的看好,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则要理性得多,一家中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风控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参与股指期货给保险系资产管理公司提出了更高的风控要求,期货业务是保证金交易,与普通证券投资相比,风险程度更高,需要有适当的风险预算、专业岗位分离、不同层级的授权、全流程监控等多种措施才能把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事先预期的范围内。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