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面临突出问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6 08:17 来源: 金融时报

  娜仁

  <正文>=  小额贷款公司作为一种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以其灵活、便捷的贷款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市场空白。随着小额贷款公司的逐步壮大,其发展前景和发展路径也日益引起关注。为深入了解小额贷款公司的运行经营情况以及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笔者对阿拉善盟已开业的12家小额贷款公司进行了专题调查。

  截至2011年9月末,阿拉善盟运行的小额贷款公司有12家。注册资本达5.7亿元;目前又有9家新筹建的小额贷款公司通过审批,新增公司注册资本达4亿元。2010年至2011年9月间新增19家。截至2011年6月末,贷款余额为4.39亿元。从贷款投向来看:农牧户贷款占31.94%;农村个体户贷款占0.46%;农村企业贷款占0.21%;农村其他组织贷款占0.05%;非农贷款占67.34%。从贷款对象看:个人贷款占67.55%;个体户贷款占5.7%;小企业贷款占25.57%;其他组织贷款占1.18%。

  调查中发现,当前小额贷款公司运营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第一,税赋重,盈利少。目前,贷款利息收入是小额贷款公司唯一盈利来源。受央行连续降息影响,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利息收入也逐步减少,仅靠贷款利息收益的小额贷款公司生存变得异常艰难。除此之外,目前小额贷款公司抱怨最大的原因是税赋不按金融机构利差来征收,而是按普通的工商企业来缴纳。目前,小额贷款公司的税项包括2.5%企业所得税和5.56%的营业税及附加。按照这个计算,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利息收入有超过3%需要交税。这样的税率,对于仅靠贷款利息收入盈利的小额贷款公司来说,造成非常重的税负。

  第二,潜在经营风险较大。小额贷款公司主要面向的是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采用的多为无抵押的信用贷款或较为宽松的抵押担保条件,尽管社会效应明显,办事效率高,但潜在的风险也较大。首先,小额贷款公司由于运作时间不长,风险意识还比较薄弱,容易因追求贷款规模的扩张和市场份额的增长而忽视资本占用和风险管控;其次,目前小额贷款公司还没有纳入央行的征信系统,对客户的信用调查仅凭信贷员的日常了解,无法从正规渠道对客户的信用状况和信贷风险进行有效甄别,因而难以有效控制风险;最后,由于不允许跨行政区域经营,导致小额贷款公司在风险控制上缺乏地域分散优势,难以应对可能的区域集中风险。因此,尽管目前小额贷款公司不良贷款率还较低,但随着贷款的陆续到期,其潜在信贷风险将陆续显现。

  第三,可持续性发展面临突出问题。一是融资能力差,后续资金短缺,制约扩大经营。小额贷款公司“只贷不存”,即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内外部集资和吸收公众存款,从银行业获得融资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资本金小,融资规模难以扩大,限制了信贷放大效应。二是优惠政策环境欠佳,影响持续发展。目前,关于小额贷款公司是否享受国家给予金融行业的支农、税收优惠政策等,均未有明确的规定,造成银行、税务等部门在对其放贷、征税过程中无法可依、无据可查。三是转制为村镇银行的积极性不高。村镇银行设立的发起人或出资人中应至少有一家银行机构,且持股在20%以上,单一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自然人及关联方持股不得超过10%。这意味着公司的主发起人将丧失对村镇银行的控制权,因此,这项政策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投资人将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为村镇银行的积极性。

  第四,监管机制有待完善。目前只有人民银行一个部门对小额贷款公司业务数据进行监测指导,人民银行除了日常监测及数据统计工作外,尚没有辅助手段来指导和约束这些公司,监管的缺失不利于其规范健康发展。

  如何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笔者有以下建议:

  增强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如对于稳健、合规经营的小额贷款公司,适时准许增资扩股;允许抵押贷款和低风险资产转让,增加小额贷款公司的银行融资比例。另外,可以加大业务创新步伐,扩展小额贷款公司金融服务能力;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明确监管角色;完善内控机制,确保稳健运行。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