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证监会披露创业板IPO被否四主因八股连发 新股扩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6 12:40 来源: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王惠康 供图东方IC

  新股发行再度驶入快车道。主板、中小板及创业板合计8只新股都将于本周启动网上发行,这对刚止跌企稳的大盘而言可谓一大考验。据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2011年创业板发审委共召开发审委会议85次,审核创业板首发企业134家,其中审核通过企业112家,通过率为83.58%;审核未通过企业22家,未通过率为16.42%。

  本周发行的8只新股分别是宜通世纪 (300310)、任子行 (300311)、东江环保、天山生物 (300313)、龙泉股份 (002671)、奥康国际 (603001)、人 民 网 (603000)及 翠 微 股 份(603123)。 8只新股拟发行数量总计3.38亿股,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为35.77亿元。本周新股市场大扩容,而在此前一周及上周,两市分别仅有2家、 1家新股供市场资金申购。

  申银万国新股分析师林瑾表示,8股齐发并不意味着未来IPO的再提速。今年以来新股发行节奏本不稳定,监管层还在近期发布了 《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近期新股发行放缓有给市场预留时间消化的意味,只是短期发行节奏微调,长期看仍有待观察未来新规如何深化推进。上海证券资深投资顾问认为,未来新股发行节奏肯定是朝市场化发展并长期利好股市。郭主席上任后对拟上市公司资质从严要求,质地优良的公司上市实际上是为A股市场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中国证监会13日就2011年创业板发审委会议未通过企业的有关情况进行通报。同时,证监会还就未通过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主要涉及独立性、持续盈利能力、规范运作和财务会计等四方面的原因。

  在发新股过程中,创业板IPO被否主要有四主因: 具体看,因为独立性不足未获得通过的企业共3家,占比为13.64%。主要体现为申请人业务体系不完整,缺乏直接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的能力或者存在影响独立性或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等。

  因持续盈利能力方面存在问题而未获得通过的企业共18家,占比为81.82%。主要体现为申请人经营模式、产品或服务的品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所处行业的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营业收入对关联方或有重大不确定性的客户存在重大依赖或者存在其他可能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情形等。因存在运作不规范事项未获通过的企业共3家,占比为13.64%。主要体现为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等。因报告期内存在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等事项未获通过的企业2家,占比为9.09%。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从创业板发审委成立近三年来的整体情况来看,创业板发审委会议未通过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出两方面的的明显特点或趋势。

  一是集中度明显提高。 2009年,15家未通过企业共涉及独立性、持续盈利能力、主体资格、募集资金运用、信息披露、规范运作和财务会计等 7大类 16个方面的事项。2010年, 25家未通过企业共涉及独立性、持续盈利能力、主体资格、募集资金运用、信息披露、规范运作、财务会计和中介机构执业质量等8大类12个方面的事项。而2011年的22家未通过企业仅涉及独立性、持续盈利能力、规范运作、财务会计等4大类8个方面的事项,体现出明显的集中趋势。二是复杂程度有所降低,规范程度有所加强。2009年, 15家未通过企业中,存在两类及以上事项的共11家,占比为73.33%。 2010年, 25家未通过企业中,存在两类及以上事项的共9家,占比下降到36%。而2011年的22家未通过企业中,有18家企业仅存在一类事项,存在两类及以上事项的仅有 4家,占比进一步下降至18.18%。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