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医改求解世界性难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7 07:0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短短3年间,一张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络在中国大地上铺开,13亿人“病有所医”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
2009年至2011年,面对“看病难、看病贵”难题,中国以空前力度推行改革开放以来最深刻的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没有任何成功的模式可以复制。3年来,中国立足国情,逐步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医改道路,思路越来越清晰,步伐越来越坚定。
“病有所医”
编织世界最大医保网
2012年初春,在青海省湟中县上五庄镇72岁的回族农民马俊寿气管炎发作,生平第一次住进卫生院。
马老汉患了10年气管炎。过去犯病,他常强忍着不去医院。
“去一次小诊所就得花掉80多元钱。”他说,“气管炎一犯,一只羊就没啦!”
2011年,马老汉一家八口人都入了新农合。住院两天下来,费用总共150元。作为低保户,他交15元就行了。
马老汉说“我大儿子6岁时脑膜炎发高烧,没钱治病结果成了聋哑人。如今,新医改让娃娃遇上了,让咱老汉们等上了。”
———经过3年改革,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为兜底,商业健康保险及其他多种形式医疗保险为补充的中国特色医保制度体系初步形成,为城乡居民“病有所医”提供了制度保障。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截至2011年底,中国基本医保覆盖率超过95%,城乡居民参加三项基本医保人数超过13亿,比改革前增加了1.72亿。其中,像马俊寿一样的新农合参保农民超过8.32亿人,增加了1700万人。城居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逐年提高,从2008年的每人每年80元提高到2012年的240元,保障范围由住院延伸到门诊。
———针对老百姓最担心的“因病致贫”问题,新医改逐步建立起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其中,农村儿童白血病、先心病纳入保障范围以来,困难家庭患儿看病费用实际补偿比例从2008年的40%提高到70%至90%。2011年,终末期肾病等6类重大疾病纳入试点范围,超过20万患者获得补偿。
———随着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实现全覆盖,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三成,大幅减轻了基层群众用药负担。在落实基本药物制度的同时,基层医卫机构综合改革同步推进,公益性管理体制、竞争性用人机制、激励性分配机制、规范性药品采购机制以及长效性补偿机制逐步建立。
问道医改
努力破解世界性难题
医改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如何破解重重困难,推动建立符合国情、惠及全民的医药卫生体制?经过多年探索和努力,中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攥紧拳头才能形成合力。
医改涉及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是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综合改革,只有建立强有力的组织实施机制,才能保证改革系统性地向前推进。改革伊始,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建立组织实施机制就已成为推进医改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包括医改在内的民生工程。2008年12月,国务院成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20个部门共同参加,统筹组织和协调全国医改工作。
五指握紧,攥成拳头,才能形成合力、强势推进。医改的组织机构建设避免了部门为利益而推诿扯皮、相互掣肘,形成无缝隙责任链条,把更多的不可能变为现实。
“卫生管理权限分割过大,是制约我国卫生工作的一个重大问题。由同一个部门统筹管理卫生投入、医疗保险、医疗服务和医药行业管理,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认为,强化医改领导小组职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卫生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部门交叉、职能分散等问题,在医改工作中形成了强大的合力。
———看准方向才能少走弯路。
中国医改方向明确,让群众尽快得到实惠,是深化医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实现改善人民群众享有医疗卫生服务条件这一根本目的,中国医改突出强调维护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的要求,发挥现代国家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
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公布,明确医改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国务院随后公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明确医改五项重点任务。
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努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多渠道筹措资金,力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文章说,中国新医改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尤其是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促进公平性的提升,与这个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相一致,也标志着过去20多年市场化路径的转变。
———削足适履不如量体裁衣。
医改是世界性难题,但在中国要破解这一世界性难题,必须坚持立足国情,用中国式的办法深化医改。
广西金秀县长垌乡滴水村地处大山深处,交通闭塞,缺医少药。为找到适合农村、适合山区的路子,2010年金秀县在推动医改时,结合瑶医传统文化,为村卫生室添置了瑶药柜、治疗床等瑶医药诊疗设备,并聘任世代相传的瑶医为村医,全村和附近村的乡亲们有了大山里自己的健康卫士。
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中国式医改三年间思路日益清晰: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
“三年改革,我们从百姓基本需求出发,从基层做起,结束了基层以药补医的历史,取得了‘四提高一降低’的明显成果,让老百姓从新机制中得到真实惠。可以说,制度创新是此次医改的最大亮点。”日前,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在医改座谈会上说。
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一份对中国医改的分析报告指出,中国政府对农村和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建设的投入是前所未有的,医改投入的一半用于加强公共卫生服务,更新农村和城市的基层卫生设施,并培训全科医生。
“勇趟深水”
探索医改突围之路
如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体制性、结构性等深层次矛盾集中暴露,改革的难度明显加大。医改已经进入“深水区”。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下定决心:再深的水也要趟。”卫生部部长陈竺如是说。
面对各种绕不过、躲不开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可谓迎难而上,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为医改这一世界性民生难题交出“中国式”答卷。
医改最大的难点是公立医院改革。对这块难啃的“硬骨头”下手,将不可避免地触及药品生产流通、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患者等不同领域和群体的切身利益。
3年来,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在2000多家公立医院开展。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全面推行便民惠民措施,改革试点取得了积极进展。
工作日早上7点50分。就职于中关村一家公司的晓佳姑娘,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挂上了当晚口腔科夜门诊的号。
“现在坐地铁到公司上班还来得及,晚上6点下班后再过来拔牙,今天我就不用请假了。”晓佳高兴地说。
2011年8月22日起,中日友好医院将全科门诊和检查服务时间后延,每周一至周四开诊时间延后3小时至晚8点。
院长许树强说“以前人们下班后只能去急诊看病。现在,夜门诊和夜检查服务通过医院合理的工作制度设计和激励机制得以实现,缓解了看病难。”
公立医院改革正稳步推进———党中央、国务院已确定,下一步的医改将重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在3年试点的基础上,医改方案提出,深化补偿机制改革,破除“以药养医”机制,推进医药分开、管办分开。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规范诊疗行为,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恩说,公立医院改革涉及了整个医疗服务提供体系的变革。如果没有公立医院改革的成功,很难想象高端医院和社区卫生能够扮演各自本来应该扮演的角色。
刘国恩说,新医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既要解决医疗卫生服务“供不应求”的矛盾,提高居民对医疗服务的“购买能力”;又要增强医疗卫生服务的“供应能力”。
展望未来,“十二五”医改规划已明确:在全民医保建设、基本药物制度巩固和公立医院改革三方面取得突破。中国正朝着在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宏伟目标坚实迈进。
(责任编辑:袁志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