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扩大首日 市场反应平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7 07:08 来源: 金融时报

  记者 牛娟娟

  央行日前发布公告,宣布自2012年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五扩大至百分之一。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则显示,2012年4月16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2960元,较前一交易日回落81个基点。数据显示,前一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2879元。

  来自外汇市场的分析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宣布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波动幅度后的首个交易日市场反应总体比较平稳。当日内询价系统报价一度走至6.3250,随后一度向中间价回归,全天市场反应较为平稳,美元兑人民币并未触及波幅上下限。“从近期人民币兑美元略有滞涨之势及波幅扩大首个交易日并没有出现市场担心的‘大幅波动’或‘升值压力明显’现象看,选择此时进一步推进汇改时机恰当。”该人士表示,“当然,这也仅仅是央行宣布扩大波幅后的首个交易日,后市表现还有待进一步观望。”

  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周文渊表示,尽管目前市场和学界对于“人民币汇率均衡水平”尚存争议,但首个交易日市场的反应说明,当前人民币汇率基本接近均衡水平。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分析师李建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进入2012年以后,与此前人民币单边升值的态势不同,人民币汇率双边波动的频率增加,“已趋于均衡水平”正成为一个新观点。这种观点并非突然有之,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欧美市场疲弱,我国外需受到冲击,贸易顺差不断收窄,人民币就开始出现双边波动的迹象,并于去年9月达到高点,人民币的“均衡汇率说”也正是在那时成为一种主流的观点。

  很显然,首个交易日市场的反应能从一定程度上表明扩大波幅的时机选择很恰当。有分析指出,从短期来看,人民币的升值前景似乎比较暗淡,主要由于中国贸易账户盈余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下降,人民币不具备继续大幅升值的条件。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贸易和经常项目盈余下降,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已有所缓和。此时,央行决定扩大人民币交易区间有助于寻找更加均衡的人民币汇率水平,也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出市场对人民币的供需关系。

  “尽管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波动幅度可能加剧人民币兑美元的双向波动,不过鉴于人民币兑美元已接近均衡水平,因而人民币继续升值空间显得相当有限。由此可以预见,更大幅度的双向波动及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将是此次政策实施后的主要效果。”值得肯定的是,即期汇率浮动区间的加大,将进一步增强我国外贸企业对汇率变化的风险防范意识,有助于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也有助于深化金融改革,对于继续推进汇改、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促进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以及助力经济结构转型都大有裨益。

  与此同时,“人民币未来汇率走势如何、该如何研判”的问题也引来人们更多关注。对此,李建军表示,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政府稳定汇率的政策意图;二是市场对汇率走势的预期。这两方面都与经常项目差额有重大关联。较大的经常项目顺差一直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对汇率升值的容忍度会高一些、让人民币升值的意愿也会更强一些。不过,2月份中国进出口数据公布后,温家宝总理强调人民币汇率有可能已经接近均衡水平,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大汇改力度,特别是较大幅度地实行汇率双向波动。在贸易顺差持续收窄的背景下,政府当局让人民币继续快速升值的意愿降低,未来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会增大。从市场的角度看,考虑到今年海内外经济形势仍很难有大起色,而且随着欧美各国未来可能向制造业回归、更依赖出口,我国出口难有起色。今年我国贸易顺差会继续收窄,占GDP的比重仍会维持在3%以下,这意味着投资者对人民升值的预期降低,因此,人民币不太可能继续大幅升值。

  李建军进一步说,如果人民币汇率不再持续升值,那么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考虑到我国的货币发行机制,基础货币的发行以被动对冲外汇占款为主,人民币汇率的高低将对货币政策产生直接影响。除此之外,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加剧,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已大幅减弱,资本外逃已经出现。根据央行提供的数据计算,过去5个月中,有4个月都有资本撤离我国,流出规模超过人民币2000亿元。如果此趋势有持续迹象,那么扩大人民币兑美元的波动区间将受到考验,在投机资本已开始撤离的情况下,这种政策可能使人民币承受更沉重的抛压。防止资本撤离将成为新形势下的一个新问题。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