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国有化误伤中石化 国有化解能源危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8 01:19 来源: 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 黄烨
阿根廷和西班牙交锋的过程中,意外出现了中国企业的身影,虽是误伤,但次数多,也就成了“老伤”
4月17日凌晨,西班牙政府发表声明,强烈谴责阿根廷政府对西班牙石油公司雷普索尔控股的子公司雷普索尔—YPF国有化的“专横”决定。西班牙政府称,将采取“明确”且“有力”的措施保护雷普索尔公司及所有其他西班牙公司在海外的利益。
稍早前,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基什内尔宣布,“阿政府将强行控股该国第一大石油企业雷普索尔-YPF公司(下称“YPF”),实现国家对石油资源的控制,扭转该国油气产量不断下降趋势。”该消息甫一出台,YPF股价出现暴跌,被布宜诺斯艾利斯证券交易所停牌。
然而,在阿根廷和西班牙交锋的过程中,却意外出现了中国企业的身影——4月17日,有媒体报道称,从一位接近中石化的消息人士处获悉,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下称“中石化”)正与西班牙Repsol公司洽购YPF,据称,“双方已达成非约束性协议,协议收购价将在150亿美元以上”。
“我直到现在都没听说过收购YPF的消息。”对于上述消息,4月17日晚间,中石化新闻发言人黄文生对《国际金融报》回复称,“对于市场传言,中石化集团公司不予置评。”
国有化解能源危机?
与拉美大国不太相符的是,阿根廷国内的成品油供应近年来却一直很紧张。去年5月,阿根廷政府曾宣布“全面禁止成品油出口,直至国内市场供应恢复正常”。
这种局面,让阿根廷国内最大的石油公司YPF与阿根廷政府交恶。资料显示,YPF为西班牙油气生产商普雷索尔的子公司,是全球排名第八的油气化工一体化企业。1999年,使雷普索尔公司控制了YPF97.5%的资本权益,目前其有YPF53.47%的股份,阿根廷彼德森能源集团拥有25.46%。
从官方表述看,阿根廷政府一直认为该公司对上游投资不足,导致该国国内成品油供应紧张。为此,阿根廷多个产油省份甚至收回了该公司一些区块的开采执照,且市场屡次传出YPF或被国有化的消息。而YPF则将成品油供应短缺的原因归结为“政策失误”。
“一方面,面对巨大的石油资本,阿根廷政府很显然不想让这些资本或企业掌握该国的经济命脉——石油。”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另一方面,相较其他拉美国家,阿根廷政府是少数几个很少直接参与石油开发和下游销售的国家。更重要的是,该举措也符合拉美国家左派政府的风格。”
韩晓平还猜测,作为国有化企业的YPF,今后将更有理由对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附近的石油资源进行开采。早在2010年10月,阿根廷政府就发表声明,其对马岛海域的石油资源拥有不容置疑的绝对管理权。但阿根廷政府一直没有进行实质性开发。
伤及两家中国油企?
针对“国有化”YPF的举动,作为受损方的西班牙一直持反对态度。西班牙政府第一时间召见了阿根廷驻西班牙大使。欧盟贸易委员会发言人约翰·克兰西也称,阿根廷政府此举向投资者释放了一个负面信号,将会伤害阿根廷的投资环境。
但“国有化”风波却有可能让第三方受害,比如中国。新华社援引阿根廷莫斯科尼将军能源研究所专家赫拉尔多·拉比诺维奇的话称,政府控股YPF彻底改变了阿根廷石油工业的“游戏规则”。成为一家政府控股的石油企业后,YPF在阿根廷石油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将处于绝对优势,市场的公平竞争原则将被破坏。“这种不对称的竞争将对其他外资石油企业造成伤害。”拉比诺维奇说。记者发现,中海油早在2002年就曾与YPF在印尼合作过,目前还持有阿根廷第二大石油企业泛美能源20%的股份。另据新华社称,中石化也是在阿根廷经营的主要外资石油企业之一。新华社分析称,“阿根廷石油政策的剧烈变动将对中国石油企业在阿根廷的投资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
不过,中石化受损的可能不光是在阿根廷的已有业务。有媒体称,中石化正与雷普索尔洽购YPF,对该公司57.4%股权的协议收购价高达150亿美元以上。
但分析人士担心,在YPF仅剩下6%左右股权的普雷索尔到底对收购还有多大的影响力。对于这些报道和猜测,黄文生称,“我不知道消息源,也从没听说过这个消息。”黄文生表示,作为一家上市企业,一旦有新的、确凿的情况,会在第一时间对外公布。
保障中企投资安全
然而,在能源专家看来,姑且不论收购事件是否属实,阿根廷国有化YPF事件本身都再次提醒中国企业要及时注意在海外投资项目的风险。
无独有偶,蒙古矿产资源局4月16日在乌兰巴托宣布,暂停由南戈壁资源有限公司全资附属公司SouthGobi Sands LLC拥有的若干许可证的勘探及开采活动。这意味着,南戈壁旗下惟一一个已经运行的煤矿敖包特陶勒盖(Ovoot Tolgoi)也受到负面影响,其许可证也遭到暂停。
不光是中石化和中铝,中国企业近年来频频在海外经营的过程中遭遇各方面突发事件:既有相关国家审批环节的风险,也有地缘政治的风险,还有被收购的企业的违约风险。同时,部分企业也确实遭到了不小的损失。比如,因利比亚战争影响,有专家预言,中国近200亿美元的资产可能在该国的利益洗牌中“打了水漂”。
“从种种事件来看,中国企业不仅要知道如何投资,还要学会及时应对相关的突发事件。”业内人士认为,这不仅需要企业努力,同时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