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危机拖累市场 碳中介坚守还是转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8 01:31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张旭东

  全球碳交易的链条上环环相扣,买方、卖方、中介或咨询公司、金融机构互为关联,可以说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

  其中,站在碳交易最前沿的即是碳中介,成功的碳中介可对项目进行开发、包装成更高价格的金融产品进行交易以获得更高溢价。

  即使近期二级市场碳价的波动不会直接冲击到碳中介的运营情况,但是考虑到市场萧条,欧洲供应过剩,其他区域市场发展不完善的各种因素,碳中介们生存状况也受到影响,有些公司缩减开支过冬,有些公司则转型做起了培训业务。

  碳交易冬天

  全球最大碳市场欧洲的一点小变动,都会如蝴蝶效应般引起大波澜。欧洲碳市场被认为存在系统缺陷,叠加欧债危机影响,碳交易二级市场价格跌至谷底。

  欧洲一向是国际碳市场中的大买家,虽然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新的碳市场蓬勃发展,但一时之间暂时也难以有大承担。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2005年启动之初也曾经拥有过短暂的辉煌。2007年EUA(EU ETS下的欧盟减排单位)成交量达20亿,价值超过500亿美元,但如今交易量已经萎缩。

  CER是欧洲二级市场上推出的碳减排期货合约品种,其价格反映欧洲碳减排指标的预期和走势,也是碳价格的标杆。气候变化资本集团中国区副总裁何毅早前就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欧洲碳价下跌之下,作为买方代表,操作空间已非常有限。

  碳价在2008年7月曾接近每吨30欧元,而今年以来虽然碳价有所恢复,但截至记者发稿时,CER价格不过4欧元/吨左右。国内碳中介面对的即是这样的环境。

  碳排放指标在国内落地后,都以CDM(清洁发展机制)的形式运行。据本报记者了解,国内从事CDM业务的企业以中小型为主,在国际碳价格跌宕的背景下较为脆弱易受影响,它们将以什么形式应对市场不景气?本报记者采访了数家企业,各家企业都以各自的方式或开拓新业务,或上下求索,或坚守本业等待形势好转,各显神通以度过行业冬天。

  试水培训

  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包括中创碳投、天擎动力、一致人和、瑞丰华庭等在内的企业都是以咨询的形式介入碳交易。

  所谓咨询业务,是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分割造成的,一个碳减排项目需要在欧洲注册,在国内有关部门注册签发,经过联合国认证后生效,最后卖给买家。

  目前国内从事CDM项目的公司主要业务集中在欧洲市场,企业开始的时间多在2005年前后。这些公司熟谙国内外的交易规则,早期在国际贸易中获利颇丰。

  有些后进入的企业甚至具有深厚的背景,典型如中创碳投就有中信银行的背景。“即便如此,在碳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我们也在想办法转型,拓展一些新业务,”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战略总监钱国强表示。

  本报记者曾参加中创碳投新业务——人才培训第一期结业典礼,培训被认为是该公司当下的新业务。中创碳投联合人力与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共同开展,据钱国强介绍,正是为了填补碳交易各个领域人才不足的空白,顺便为公司积累未来的项目。

  参加培训的成员共40名左右,包含了地方官员、扶贫组织、环保组织和各种相关企业。钱国强认为,目前碳交易中缺乏人才。一是政府和企业的管理人员。二是技术人员,主要是能开发、运用衡量碳排放和减排的标准和方法体系的人员。三是执行和实施相关标准的人员,包括碳排放统计与报告、独立第三方核查、登记注册系统运行与维护、碳交易操盘等。

  一旦未来碳交易制度在国内建立起来,无论是企业、交易所还是各级地方政府都需要专业人才,而中创碳投以培训打开局面,曲折前行的方式,如钱国强所言“也是为了在将来碳市场复苏时占得先机”。

  目前碳中介最主要的是维持现金流,能挺住就是胜利。中创碳投做培训也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同时也可给公司带来现金流。

  上下游探索

  自然,不见得每家碳中介都有中创碳投的深厚背景,但没有一家公司愿意被淘汰出局,都希望能始终占据碳交易的舞台。

  这些规模不等的企业,都是在碳交易,尤其是CDM项目中摸爬滚打多年。了解其中利弊,有些公司从前几年就开始思索企业发展的方向。

  本报记者联系到在国内外CDM项目登记中排名靠前的一致人和国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一致人和”)。公司董事长杨智良表现得很坦诚,从表面感觉不到碳交易行业的冷清。

  她依然看好碳交易的长期前景,并一再强调欧洲碳市场发展多年,制度框架完善,会慢慢恢复。目前这种减排指标供应过剩的局面会有改观。谈及其公司当下的情况,她坦言确实不如从前。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碳价下跌,买家减少,新项目少了;二是已签订的项目合同违约的风险增大了,回款压力也提高了。

  不过,杨智良称其公司此前积累的项目较多,目前新项目多是老客户,资金上没有多大问题。公司前期项目集中完成,即使有违约风险,也会通过法律等途径坚决追款,维持公司有足够现金。

  同时,因为在行业浸淫多年,早前就已经在考虑开拓新业务。她强调,公司新业务遵循以下原则:不离开低碳;集中在咨询和资讯,做公司有优势的行业,向碳核算、低碳规划等领域扩展;

  至于这些方向的发展前景如何,杨智良对本报记者坦承:“会坚持不懈地做低碳项目,当时进来就是看好碳交易的发展前景。”

  不过即便在乐观的态度中,也能隐约感到当前行业的现状。杨智良设想的公司业务大方向,实行中的效果目前还没有显现出来。公司比起以前也调整了结构,开始节约出差等开支,“未来我们要更加深入碳交易领域,积极探索国际国内碳市场的中介市场,从咨询向中介买家的方向发展,避免过多的受制于业主与买家。”杨智良告诉本报记者。

  但是对碳市场几时能真正改观,杨智良也不确定。当然,行业内人士谁也不敢对未来掉以轻心,更不敢轻易预测。

  坚守碳交易

  目前国内碳中介的年项目额大多在几千万元人民币的规模。不过这个概念不能确切反映公司的营业情况,因为CDM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周期较长,尤其遇到当前市况不佳,回款周期拉得就更长了。

  同样从事碳交易的瑞丰华庭国际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贾辉判断,目前从其公司的情况看,CDM项目比去年多,总体运营没有受到影响。

  这家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CDM,对于转型,一直在做两手准备,但目前仍然没有找到替代CDM的方向。主要业务仍然集中在CDM。

  贾辉称,公司曾经推出过环境和减排领域技术合作的业务,但目前已经暂停。与前述两家公司的负责人相似,贾辉也对国际碳市场长期发展持乐观态度,认为公司未来主要还是围绕国际贸易一块开展业务。

  瑞丰华庭今后也将主要专注于国际市场。同时贾辉对国内碳交易市场发展提出一些看法,认为国内碳市场行政色彩浓厚、企业执行力欠佳。另外她认为未来碳盘查和碳交易将会发展迅猛——这正是中创碳投培训着力中的方向。

  不过,贾辉认为其公司短期还将坚守碳交易,尤其是欧洲市场。她说:“CER受市场价格低迷影响交易量减少,但还称不上惨淡。”

  他们的执著或许就是最大的资本,本报记者采访的企业和专家大都认为前景看好,挺过去就是春天。

  不过,届时这些企业将是何种发展境况,无人能做出预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