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南海争端与中国的改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9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本报评论员王义伟

  最近一段时间,海里面出了不少事情。先是北边,中国渔民涉嫌杀死韩国水警,闹出了命案;接着是太平洋不知名的岛国帕劳,警察枪杀中国渔民,又出了命案;然后是南边,中国渔民在南海黄岩岛捕鱼,遭菲律宾海军骚扰,中国海监船前去处理,双方对峙,最后各自撤退;然后是钓鱼岛,日本东京地方政府要去购买,中国外交部严词抨击,认定此行为非法无效。

  海上出了这么多事,如何保护海洋权益就成了国人关注的焦点。

  关注的焦点有两个,一个是感性的、直白的,一个是理性的、更高层次的。

  感性的、直白的焦点,就是能不能干他一家伙。中菲双方对峙的时候,网民铺天盖地到处询问,海监船上有武器吗?回答也是五花八门,有说有的,有说没有的,也有说是轻武器,不足以对付菲律宾舰艇。尽管答案众多,笔者也大概猜得出来,如果黄岩岛双方打起来,中国的海监船,恐怕是要吃亏的。

  这就牵扯到另一个更为重要的焦点,既然海洋权益如此重要,中国该如何维护。难道就靠几艘没有牙齿的海监船?

  当然不行。

  不久前的两会,已经有人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人就是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委员罗援少将。

  罗援说,目前中国海上执法,除海军外,还有9股力量,号称“九龙治海”。他们分别是:“海警”部队隶属于公安部边防管理局;“海事”隶属于交通部,“海救”隶属于交通部港监局;“渔监”“渔政”隶属于农业部渔政渔港监督局;“海监”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海关缉私”隶属于海关总署缉私局;“边防派出所”和沿海县乡政府;还包括“搜救中心”和打捞部门。

  以上10股力量都在大海里执法维权,不是十全十美,而是乱成一团。罗援表示,海军之外的9种力量存在职责重复分散、设备(船艇飞机)重复购置以及人员队伍重复建设等诸多问题。为此,他建议组建一支国家海岸警备队,整合资源,形成拳头。罗援将国家海岸警备队的职责定义为:保卫国家的内海水域、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及其海洋生物资源,并对海洋生物资源保护领域的活动实施国家监督和保护。

  按照罗援的设想,海岸警卫队组建后,作为准军事部队,和海军力量结合,可以形成一大一小、一近一远两只拳头。前者主要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后者主要执行军事威慑和反侵略作战军事行动;前者活动区域主要在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后者活动区域可延伸至大陆架以外,担负维护海上战略通道安全和海外国家利益的任务。这样一来,国家的海洋权益就会得到更好的保护。

  如果海岸警卫队的计划得以实现,那么可以设想,黄岩岛再发生类似的事件,出现在菲律宾海军面前的,将不再是文质彬彬的中国海监船,而是携带相应武器装备的中国执法船,情况就会大不相同。

  这样的计划能实现吗?

  这就牵扯到了中国的改革。

  两会前后,改革成为主流话题,人民日报为此发表评论,宁愿要不完美的改革,也不能坐等危局的到来,可谓振聋发聩。在两会现场,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时清说,人民日报的社论就是给南科大写的。

  但是,改革何其难也!尤其是碰触到部门利益的时候,更是难上加难。这方面,笔者不须赘述,相信读者朋友也会理解。

  笔者想谈一谈的,是改革的出发点这个问题。以南海问题和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为例,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改革的出发点,这就是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南海问题涉及国家利益,这个无可争议;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争议最大的就是73条,因为很多法律界人士担心,这一条会被有关执法部门用来侵犯人权。

  因为涉及国家利益,所以南海成为焦点;因为涉及人权,涉及人民利益,所以刑诉法修改万众瞩目。这就是改革的出发点,任何改革,都应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绝对不能掺杂部门利益。

  有这样的共识,加上风云激荡的海上局势,中国的海岸警卫队或类似机构,也许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出现。其他的改革,也会更加顺畅。

  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