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预见未来的科研创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9 08:57 来源: PRNEWS.cn中国商业电讯
    北京 2012-04-19(中国商业电讯)--在2035年,人工智能机器人已经深度参与到我们的生活中,机器工人、机器助理无处不在,甚至它们还肩负起照顾和护理的角色。人类真正从繁琐的劳动中被解放出来,并可以更多地进行精神上修行。这是好莱坞卖座电影《我,机器人》对未来的描绘。

    同样是构想未来,在1970年的日本方兴未艾。在这一年,日本自动化事业领跑企业欧姆龙的创立者立石一真先生在“国际未来学会”上发表了“SINIC理论”。这套理论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高度概括,诠释着欧姆龙对社会及其需求的预见。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欧姆龙在世界现代化的浪潮中,超前预测着人类需求的发展,不断为社会提供先进的提案。


    “SINIC”,就是“Seed-Innovation to Need-Impetus Cyclic Evolution”各取其第一个字母所组成的简称。它向人们展示了科学、技术、社会三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冲击的关系。就正如新科技诞生后,改变了人类的思维与行为模式,给社会带来冲击,促进其变革;而同时社会发展、人类观念的进化又催生各种需求,反向促进新科技的开发。在三者的互相作用下,人类社会逐步向更高层次迈进。

预见未来的科研创新


    “SINIC理论”作为一套哲学,成为了欧姆龙日常运作和决策的依归。一贯以社会公器自居的欧姆龙,谦卑地把自己融入到社会的大环境中,密切地关注着人类的需求。在不断研发中产出具有划时代意义、能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技术与产品。而这一切则来源于欧姆龙优秀的科研创新实力。


    早在1960年,欧姆龙就以相当于当时四倍的资产投资在京都的“中央研究发展实验室”,专注传感与控制技术领域,为其后的开创性贡献打下技术基础。进入21世纪,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欧姆龙在2003年成立了京阪奈研发中心,并以之作为其业务扩展的研究基地之一。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欧姆龙明白闭门研发已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对多功能和多样化的呼唤。因此,欧姆龙积极推进“协同创新”战略,在京阪奈研发中心与关西科技城的其他大公司和科研机构合力创新。

    对于欧姆龙最为重要的海外市场——中国,欧姆龙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在其研发与创新当中。2007年欧姆龙在上海紫竹科学园建立研究开发协创中心,使得欧姆龙在华具备包含基础研发、设计、生产等的完整型业务职能。而这也是欧姆龙仅次于日本京阪奈研发中心的研发单位,肩负着欧姆龙全球研发的使命。该中心同样也以“协同创新”为经营模式,“传感与控制”核心技术为基础,建立与中国伙伴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目前已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缔结了共同研究开发协议。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