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环保组织称污染大户集中的省区不愿信息公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9 13:57 来源: 一财网

  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今天(19日)发布的年度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2)》(下称《报告》)指出,虽然我国113个城市污染源信息公开水平总体上持续提升,但有些省份甚至不进反退。

  “一些污染大户集中的省区,比如山东、内蒙古、四川、河南、湖南等,依然少有进展。”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胡静说。

  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今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要求推进推进建设项目环评等信息的主动公开,加大超标污染物监测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公布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处理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已正式实施3年多。胡静介表示,中国的环境信息公开作为一个创新制度已经得到初步确立,虽然整体水平依然处于初步状态。

  2009年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与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合作开发了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PITI指数,并连续3年对113个城市的环境信息公开状况进行评价。2011年度的评价结果显示,中国113个城市污染源信息公开水平总体上持续提升。

  2011年度PITI指数评价结果还显示,中国环境信息公开东高西低的整体状态未改变,且差距继续扩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东部的广东、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呈现整体突破态势,它们的突出特点是,污染源日常监管信息公开有明显提高。而一些污染大户集中的省区,比如山东、内蒙古、四川、河南、湖南等,则依然少有进展,有些省份甚至不进反退。

  据胡静介绍,总体而言,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信息公开程度要好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而在各类信息中,企业环境违法信息的公开做得最差。据中国政法大学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等机构的评价结果显示,作为最重要的一项指标,企业日常超标、违规、事故记录的公示依然是信息公开的一个薄弱环节。

  《报告》举例称,平顶山、锦州等城市的环保部门网站如行政处罚公示、《环境执法公报》等栏目中没有本市行政机关制作的企业日常超标和违规记录的信息,其中因无法找到任何省市级公布的信息,锦州此项得分为零。

  《报告》分析,中国政府环境信息的主动公开水平有了总体提升,但区域和信息类别上不够平衡。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则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民间环保组织推动和环境保护部门互动并组织培训,但申请信息不积极,部分组织采用柔性方式来推动企业信息公开的做法令人耳目一新。

  《报告》指出,我国环境信息公开未来发展可能呈现以下趋势:环保部门的信息公开工作将从重形式深入到重内容,民间环保组织将从以侧重单纯追求信息公开为主发展到以使用信息为主,企业强制信息公开应该有较大突破。

  国际经验表明,环境信息公开可以压力企业自主减排。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共有548家企业回应其环境监管记录,与环保组织进行沟通。其中仅在2011一年中,就有218家企业对其污染问题及整改情况做出了说明。这一进展,显示中国的环境信息公开已经开始推动企业重新认识自己的环境责任,也昭示继续扩大环境信息公开,将有力地促进节能减排甚至是经济转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