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北大国际(BiMBA)院长杨壮:价值观是选择的排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0 04:32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陈晓平
1998年,林毅夫、周其仁等教授领导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与美国26所高校合作创立北大国际(BiMBA),成为北京首个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起初,由于MBA为舶来品,课程设立、课时安排、主辅修课程区分等等无先例可循,教授们只好将合作伙伴的做法引入中国,早期不少制度设计带有鲜明的“欧风美雨”色彩,比如学员申请需提供GMAT成绩。
时至今日,北大国际(BiMBA)院长杨壮教授依然将“国际化”视为最大特色,坦言古色古香的朗润园特别强调“拿来主义”,其全职MBA项目30%-40%的学员来自海外,80%以上的教职员工拥有欧美教育背景,采用全英文教学。但是,14载探路,BiMBA品牌的关键词已不止“国际”二字:其强调“专业化”,将学员能力的提升而非人脉网络的构建视作办学宗旨;坚持“小而精”,限制学员规模扩编,全职MBA的招生数量稳定在45-50人,EMBA的规模保持100人;重视“人文”教育,学员在北大的人文环境中做到自我反思;关注“领导力”,可以洞悉未来世界的走向。
《21世纪》:据了解,就读BiMBA的学员里,有30%-40%的比例来自海外,他们为什么会选择北大国际?毕业以后,有多少人愿意留在中国,是否对本土学员构成竞争?
杨壮:早期国际学生的比例不过5%-10%,海外生源数量一直逐年上升,这种现象首先与中国开放的程度密切相关。国家的发展展现了一种旺盛的生命力,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大量国际人士在认真思考中国模式的利弊,并重新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当然,与中国商学院影响力增强也有很大的关系
全职MBA的海外学员,80%左右希望毕业之后在中国找到工作,实际难不难呢?我个人感觉很难,国外学生如果不懂中文、不通晓中国文化和风俗习惯,适应过程要花大段时间,但是,他们一样有可能找到工作,核心问题在“定位”,如果跟中国学生去找一样的工作,其实不太现实,现在,多数海外学员明白,中国大中型企业的海外扩张正在创造大量的职业机会,他们能够发挥所长。之前,一直有人说海外学生和中国学生存在竞争,(但我认为)本质是“蓝海竞争”,两个群体没有直接冲突。
《21世纪》:相当部分商学院日益重视创业者教育,北大国际如何看待学员创业?
杨壮:创业家群体充分利用了改革开放给予大家的机会,成了自己的主人,用自己最大的潜力和潜能挖到了第一桶金、第二桶金……这类人群,我们当然鼓励,同时更鼓励他们分享经验。
不论创业家还是职业经理人,北大国际特别重视理念和价值观的熏陶,强调商业和人文兼修,财富不完全代表价值。学员做任何选择,都应该考虑自身条件的匹配性,经理人与创业者没有孰优孰劣,商学院首先应提供一种独立思考的思辨能力,在思辨中形成判断,在判断中做出选择,选择就一定要有所放弃,有了放弃才真正理解什么叫“舍得”。
我个人认为,价值观本质是选择的排序,一个人的职业规划实际反映了其社会化过程中的哲学选择。一旦价值观形成,他就大概知道怎么选择,做出选择之后,也不会纠结,哪怕身上背负无穷的压力。
《21世纪》:你提到了“排序”。我们曾对EMBA学员做过求学动机的调研,结果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知识、眼界跟人际,“学位”没有进入前三甲,当时就引发了“EDP(高层管理培训课程)是否可能取代EMBA”的讨论,你对此怎么看?
杨壮:EDP教育针对的是企业出现的问题量身定制的培训课程,以培训为主,以教育为辅,学员把钱交上来,培训课上完马上走掉,在中国,EDP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可能会取代部分EMBA,但取代不了MBA。
为什么不能取代MBA?MBA的时间成本非常高,全职的MBA,大家聚在一起两年,其实是种缘分,不仅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和同学、北大人文环境的交互过程中,个人能对自身优缺点有比较客观的认知,捕捉到其他人的长处,明确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举止应该是怎样的。MBA教育是一个“社会过程”(social process),学员在其中反思、反省、再定位,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提升,这是EDP无法取代的。
EDP可能会部分取代EMBA,关键要看能取代谁。EMBA的学员多是高管,拥有10-30年的工作经验,几乎都带着问题和困惑过来学习的,如果EMBA学位与职位晋升无关,而且商学院又没有品牌效应,那么只要EDP项目做好了,很多学校EMBA学位教育的功能完全是可替代的,但在北大国际、北大光华、清华经管、中欧和长江商学院这类品牌商学院,EMBA学位的价值依然很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