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增长孕育新机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0 05:46 来源: 经济日报绿色增长不仅能大大缓解资源能源压力、有效改善供给结构,而且能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经济支撑力量。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在给许多国家带来较大冲击的同时,也悄然催生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世界正进入创新集聚爆发和新兴产业加速成长时期,“绿色增长”已成为一大趋势。对于我国而言,这既是重大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新技术意味着新突破,绿色增长则代表着新机遇,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力量。
从国际产业变革看,依托新技术的绿色增长正在成为各国应对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当前,为了摆脱危机的困扰,发达国家正纷纷谋划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加速发展新能源与绿色低碳技术等。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加大科技投入,以催生具有比较优势的绿色产业和技术,谋求实现跨越式发展。可以说,不论是经济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绿色增长都是其未来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方向。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有优势的巨大压力,面对发展中国家快速追赶的严峻挑战,我们既要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又要及时顺应世界经济格局深刻变化,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努力实现绿色增长。
从国内经济发展看,绿色产业是引导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注重经济绿色增长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绿色增长不仅能大大缓解资源能源的压力、有效改善供给结构,而且能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经济支撑力量。有数据显示,目前,仅节能环保与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一项,规模就超过2万亿元,给经济带来强大拉动。进一步看,我国在绿色产业发展上也具备许多有利条件。在很多技术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在某些领域还是超前的。比如在太阳能、风能和清洁能源方面,中国在产能、市场规模以及技术领先性方面都处在世界前沿。
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对绿色增长的追求将会影响几乎每一个经济部门,“绿色增长”将给各国带来技术、产业方面的新机遇。对于我国而言,推动绿色增长,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走绿色发展的道路,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一手抓创新,发展低碳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另外一手抓政策,用经济手段和社会管理来鼓励节能减排,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生态保护共赢。具体而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要加大对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要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核心引领作用,结合实施产业发展规划,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建设产业创新支撑体系,加快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绿色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坚定不移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二要建立健全有利于绿色增长的体制机制。要抓紧制定与我国基本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健全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完善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体系、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要进一步深化环评制度、严格执法监督,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持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要注重运用市场手段,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环保收费改革,全面改革资源税,开征环境保护税,健全绿色税收、绿色证券、绿色采购、绿色贸易等环境保护科技和经济政策。要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建立多元环保投融资体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要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实行严格的环保准入,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强化产业转移承接的环境监管。要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强化总量控制指标考核,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环保社会监督机制。
三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加快推行清洁生产,在农业、工业、建筑、商贸服务等重点领域推进清洁生产示范,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降低资源消耗。要加强共伴生矿产及尾矿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要推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和建筑、道路废弃物以及农林废物资源化利用。要按照循环经济要求规划、建设和改造各类产业园区,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要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快建设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回收网络,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要加快完善再制造旧件回收体系,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要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完善分类回收、密闭运输、集中处理体系,推进餐厨废弃物等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要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推动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要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
(作者单位分别为四川成都新津工业园区、甘肃平凉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