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顶级私募的投资探索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1 01:49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黄婷

  [ 目前,中国市场已形成价值派、趋势派、交易派三足鼎立的局面 ]

  阳光私募爆发式发展的这几年,恰恰也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多事之秋,在市场一次次洗礼中,价值派、趋势派和交易派已成鼎立之势

  阳光私募近年来的迅速崛起堪称中国资本市场上活生生的一部对冲基金风云录。与国际上的对冲基金大鳄相比,或许他们资历仍然尚浅,但他们同样是一群奇特、危险而迷人的家伙。

  阳光私募爆发式发展的这几年,恰恰也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多事之秋,史上最波澜壮阔的牛市、最惨烈的熊市、最让人措手不及的2011年。

  在市场一次次洗礼中,阳光私募各种投资风格日益成熟,价值派、趋势派和交易派已成鼎立之势。

  

  三大投资风格鼎立

  根据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的统计,截至2011年底,阳光私募总规模已经突破1600亿元,全国阳光私募管理机构超过600家。

  经历了市场大浪淘沙式的历练之后,阳光私募各自的投资风格也日渐明确。

  根据当前各家阳光私募影响力和业绩情况,第一财经日报《财商》筛选出三大主要投资风格派系,分别是以但斌、李驰和郑晓军等为首的纯粹价值投资派,以罗伟广、石波、田荣等为代表的庞大的趋势投资派,以及刘睿、廖黎辉、徐翔等以“快”制胜的交易派。

  以这9位代表人物表现最好的产品作为分析样本,成立时间最早的是但斌管理的东方港湾马拉松,于2007年2月28日开始运作。成立最晚的是徐翔的泽熙瑞金1号,2010年3月5日成立,运作不满三年。

  从成立以来的总回报情况看,回报率最高的是交易派的代表刘睿旗下的鑫兰瑞1期,这只在2008年8月成立的产品总回报率为131.65%。交易派的另一代表人物徐翔管理的泽熙瑞金1号也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虽成立时间最短,但回报率已经达到98.91%,在9只产品中排名第三。

  价值派代表之一郑晓军管理的长金1号成立以来的回报率则达到110.82%,排名第二。而该派另一代表人物李驰在2008年8月份成立的同威1期(深国投)至今则仍然处于亏损状态,亏损幅度达到13.56%。

  从三年期的回报率上看,除了徐翔的产品不满三年以外,其余7只产品中,交易派的刘睿以47.31%的收益率排名第一,价值派的但斌和郑晓军则分别位列第二、第三名。趋势派代表人物中三年期回报率为高的则是罗伟广,达到31.83%。

  

  价值派的大牛市

  在2005年到2007年的大牛市期间,国内价值投资兴起,巴菲特的门徒遍地开花。在当时刚刚起步的阳光私募领域当中,价值派投资者成了中流砥柱。

  Wind数据统计显示,在2007年以及此前发行的阳光私募信托产品中,2007年回报率最高的为云南国际信托旗下的中国龙和中国龙稳健两只产品,分别达到184.71%和162.89%。而云南信托的赵凯正是早期国内价值投资的追随者。

  价值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斌也在2007年大放光彩,在当年2月份成立东方港湾马拉松之后,随着市场的上涨,该产品净值也大幅上涨近80%。

  除此以外,明达资产的刘明达、上海景林投资等一大批价值派私募也均以高收益排名居前。

  但就在价值派如日中天之际,A股很快在2008年急转直下,而这也让以长期投资为信条的价值派私募遭遇“滑铁卢”。

  但斌在2008年仍然重仓银行、地产,单位净值从高峰时的202.66元最低跌至61.36元,饱受市场质疑。而李驰更是一直坚称“抱着金融股睡觉”,其在2008年8月份成立的同威1期(深国投)也因此屡屡受创,至今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2009年趋势派崛起

  “如果巴菲特投资A股,他的方法也能成功吗?”

  经历了2008年大熊市的打击之后,对价值投资的质疑也在不断升级。

  2009年,大熊市过后,A股迎来一波大幅反弹,当年上证指数一改颓势,大涨近80%。而在牛熊逆转的行情当中,趋势派私募一举称王。

  罗伟广管理的新价值2期在2009年就以192.57%的收益率成为阳光私募排行榜上的第一名,他的“拐点暴利法”和波段操作方式一时之间备受追捧。

  除此以外,当年前十的名单当中,龙腾资产的吴险峰、尚雅的石波、混沌投资的葛卫东等,都是趋势投资派中的佼佼者。

  2010年接踵而至的震荡市中,趋势派的王者地位仍然难以撼动,黑马迭出。世通资产的常士杉以96.16%的收益率笑傲群雄。与此同时,聚益投资的汤小生、瑞天投资的李鹏、和聚投资的李泽刚、展博投资的陈锋等排名居前的私募也均是趋势派成员。

  总之,2009年、2010年这两年,趋势派风生水起,业绩与规模双丰收。

  但市场变幻莫测,2011年,创业板、中小板遭遇估值洗礼,措手不及的“黑天鹅”事件也让这一年的盈利变得很奢侈。

  而趋势派私募在过去两年的成功之后,规模迅速膨胀,在市场出现转向的时候,他们中很多人应变不足,损失惨重。罗伟广、常士杉两位黑马冠军双双落水,重仓拐点行业的石波也难逃业绩大幅下跌的命运。

  

  2011年交易派独步私募天下

  趋势派在2011年没落了,但市场不乏宠儿。

  2011年,上证指数全年累计下跌了21.68%,公募基金全军覆没,但阳光私募中却仍有绝对收益的王者,交易派私募异军突起。

  景良投资的廖黎辉以15.34%的收益率入主阳光私募前十的坐席。总结这一年下跌之中取得盈利的原因,廖黎辉表示,通过能量趋势量化投资模型对市场趋势的判断,加以快进快出的操作手法,让他在市场下跌中得以保存战果。

  以快制胜,也是这一年取得绝对收益的大部分私募的特点之一。

  上海呈瑞投资的芮崑在这一年取得了31.32%的收益率,成为交易派私募中的首位年度冠军,他则将投资形容为“打拳击”,像豹子一样看准猎物,获取30%~50%的收益就快速离场,等待下一次机会。

  泽熙投资的徐翔从2010年成立第一只产品之后,其狙击牛股的方式也让其业绩迅速提升,连续两年,徐翔管理的产品均进入阳光私募产品业绩前十名的榜单当中。

  交易派风格在A股市场中又能够存活多久?

  对此,中睿合银董事长刘睿认为,以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高溢价市场属性来判断,能够长期存续的高成长上市公司是小概率事件,而大概率事件无非两类,一类是市场的短期大幅波动,另一类则是不断变换的、频出的热点。getty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